实,一部作品的优劣,还不仅仅体现在它的结构上,而在更多的时候则体现在语言上。如果语言平淡,你的故事就是再婉转也没人会看下去。你看《红楼梦》,有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故事情节,如‘咏雪’、‘咏菊’等,但是它之所以让人百读不厌,就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文字魅力。读了你的小说,我总觉得有《红楼梦》的影子。比如,书的一开始就把雨描绘成……”她忽然觉得下面的话有点碍口,就换了个看点,“再比如,黄脸婆骂孩子的语言,勘称经典。”她本来想引用其中的几句话做些评判,但一想那些混账话也不应该出自一位女孩子之口,于是又换了个看点,“还有‘观云’那篇文字,那简直就是文字背后的文字,它直接暗示了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不可能。尽管这是一场悲剧,但是你总能让人们看出闪光的东西。更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卖羊’一场戏,那文字生动极了,说句不着边的话,就是让曹雪芹老前辈转世,也不过如此。”
如玉第一次听到崔苇说出这么多只有知音才能说出的话来,他不觉热泪盈眶起来,他不由自主地端起酒杯:“我再敬你一杯!”说完,仰头喝干。
他又想起了其中的一个情节:“小苇,你还记得第41、42两章的内容吗?”
“当然记得了。”翠苇爽快地回答,但接下来却变了一种神态,“我知道你想让我说什么。其实在我看来,第42章比第41章更精彩。一位衣冠楚楚的国家干部――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国家公务员――转眼之间变成了一个叫花子,而且做了许多平常人难以想象的傻事儿。你把有些贪官污吏讽刺到了极点。依我看,你比古今任何一位小说家都懂得什么叫讽刺艺术。我就纳闷,这些故事你又不是亲眼所见,甚至说是子虚乌有都未尝不可,可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如玉正要解释,服务员忽然在他们面前一站:“对不起二位,打扰一下,老板为你们加了个菜。”说着,将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大鲤鱼呈了上来。
“谢谢老板!”他们俩共同说了句。
如玉知道老家有种说法:“老板加菜,不过三块。”意思是说老板送人情的菜一般不超过三元钱。可这位老板怎么这么大器?这盘菜少说也得三十块钱哪!这究竟是自己的面子,还是翠苇的面子?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翠苇,却发现翠苇也正在用同样的目光看着他。他更加纳闷起来。
中间因为出现了这么个小插曲,他们说话的焦点开始转移。而转移后的焦点自然跟这里的饭菜有关,而且他们还对这么大器的老板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如玉最后说:“等埋完了单,咱们一定要见见这位老板。”
翠苇非常赞同。
可是,等埋单的时候,怪事儿又出现了。
服务员告诉他们:“老板特别交代过,因为你们是初次光临本店,今天的费用全免。”
他们俩历来不好占人家的便宜,遇到这类事儿,自然要问:“你们店是不是对所有的顾客都是这样?”
服务员微笑道:“对不起,这是老板的事儿,我们无可奉告!”
如玉说:“既然是老板的事儿,那我一定要见见老板。”
服务员又笑道:“对不起,我们老板说了,他有事儿先出去了,今晚回不来。”
“那请你告诉我他的电话总可以吧?”
“对不起,老板特别交代过,他的电话除了他本人,谁都无权告诉其他人。”
如玉知道,再问下去,无非让服务员多说几个“对不起”。
没辙,他只好说了声“多谢了”,就跟翠苇一块离开这里。
如玉因为手上带这么多的现金,所以他没有再跟翠苇在马路上逗留太长的时间,早早地把她送回家,就打的回自己的住处了。
他来到住宅楼,刚登上二层,就发现有个人影在他的门前晃动。他下意识地抓紧手里的钱,正要下楼,却听到那黑影跟他说话了:“我等了你都快两个小时了,难道你还要躲我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