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乱世避难_河道沉浮_奇书网
返回

河道沉浮

首页
二十五、乱世避难(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一九四八年三月,仍然春寒料峭,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已向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全面攻势,捷报频传,国民党各级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赵中子每天都能从古榆树镇边家店带回不同的令人震惊的消息,昨天说:解放军又围攻四平了!今天说:内蒙古解放了!每次马玉洁都听得心惊肉跳。

自从于成龙跟黄河走后,马玉洁便开始了对丈夫的真正放不下。她知道丈夫是参加了解放军,解放军是共产党的军队,是拯救普天下穷人的。这些都是于成龙那天晚上告诉他的。那天晚上,于成龙决定跟黄河去参军,马玉洁的心里难以割舍,一宿也没有入睡,就是紧紧地抱着于成龙,用身体传递着妻子深深的爱。马玉洁和于成龙结婚后,由于年龄小,很长时间没有真正体会到夫妻之间实质的那份感受。他们就像在履行一份对双方父母孝敬的义务,或是践行男女之间的一种必然关系。但是他们没有痛苦,只是心灵的钥匙一时找不到人生的幸福之门。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是用手抚摸着,以此产生和满足身体的快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感情的增进,那把钥匙终于打开了那扇紧闭的大门。小两口渐渐地如胶似漆,不经意地就怀孕了。成龙还是常常地抚摸着玉洁的身体,可再不是履行义务的形式,而是在体会夫妻之间的更深刻的含义。怀孕的马玉洁更美,身体都已发育成熟,优美的曲线更加迷人,每晚更是使于成龙流连不舍。激情过后,于成龙依然长久地抚摸着玉洁,此时玉洁无比温情地说:“成龙,你爱我吗?”

这时于成龙就会信誓旦旦地说:“玉洁,我永远地爱你。”

玉洁问:“那你以后还会把我扔在家里吗?”

成龙说:“不会的,我再也不离开你了。”

可是黄河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于成龙认为他等待的时机已经来了,为了实现他救国救民的理想,他毅然决定跟黄河走,去参军。那天晚上,于成龙一直给她讲着救国救民的道理,讲着共产党,讲着八路军,讲着解放军,讲解放全中国……她紧紧地抱着丈夫,她虽然不能完全听得明白,可是他明白丈夫的心,为了他崇高的理想一旦决定的事,是九头牛也拉不回的。马玉洁的心里便在设想着离别后的事情,她该怎样与家人一起生活?她要等丈夫多久才能回来?甚至孩子出生叫什么名字?她问丈夫:“你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于成龙抚摸着妻子的肚子,想了想说:“就叫志国吧,男儿长大要报效国家”

玉洁说:“要是女孩呢?”

成龙没有想到女孩,他说:“一定是男孩。”

玉洁说:“那就叫于志国了。”

过了半夜,成龙爹于得海就来敲门了。玉洁为成龙收拾行装,跟成龙到黄河和于得海的屋里,黄河说:“咱俩还是早点走吧,天亮了眼杂,不安全。”

于成龙看着他爹说:“爹,那我们就走了,家里就全靠你了。”

于得海说:“走吧,我们谁也不送出大门了,别惊动了院里的人,以后走了口风。”

马玉洁一下子扑到于成龙的怀了,哭了。她说:“你在外面打仗可要保重啊。”

于成龙给玉洁擦去眼泪,说:“放心吧,我一定会回来的,你也要保重好身体。”

马玉洁离开于成龙的怀里,泪眼望着丈夫说:“我等着你早日回来。”

于成龙跟着黄河离开了家门,悄悄地走进了夜色之中。

一个月后,于成龙给家里来了信,信上说:他和黄河离家后,第二天就找到了解放军部队,而且参加了攻打四平的战斗,他没有受伤,请家里人勿念。现在他们已经战略撤退了,等到新的地方再给家里写信。可马玉洁的心里一直悬念着,一听说哪里打仗了,哪里过部队了,她就想着是丈夫成龙他们,她没没为丈夫烧香祈祷,愿丈夫平安无事,早日回来。从那次于成龙给家里来信,到现在又已经三个月过去了,再也没有接到于成龙的来信,家里的人都惦念着,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马玉洁更是每天都为丈夫提心吊胆着。就在这时,马玉洁听到赵中子说解放军又围攻四平了,她的心里便成天地忧虑着。

这天,赵中子又从古榆树镇边家店带回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共产党实行土改,东大荒西面的西辽河那面,有个老包家,被划成了地主,土地给穷人分了,包老爷还在斗争大会上被打死了。

就在解放军土改工作队开进东大荒的前夕,东大荒上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到处都在传说: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

于家一时人心惶惶,开始怀疑共产党的土改政策。于得海召集家里人开会,商量对策。他说:“共产党就要进东大荒了,咱们家土地多,肯定被划成地主。我也同意把土地分给没有能力开荒种地的穷人,可听说还要开斗争大会。你们看怎么办?”

于德江说:“只是听说,没有见到,斗争大会没准是斗争那些不肯交出土地的人。”

得江媳妇金莲扶着坐在她身边腆着肚子的马玉洁,担心地说:“要是交出了土地还斗争怎么办?还是躲一躲好,看准了风头再回来。不然,玉洁都已经怀孕七个月了,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怎么办?”

马玉洁心里害怕,也不知道共产党到底是什么样子,她只听丈夫于成龙说共产党好,也看到过黄河和珠宝商人他们都是讲理的人。可国民党长期的反共宣传,还是给她造成了一定的恐怖心理,她无法完全相信共产党。她捧着越来越大的肚子,担心孩子的安生,只想到一个太平的地方去。她用企盼的眼神等着长辈们拿出好的注意来。

为了孩子,于得海同意到远处避一避,他说:“到哪里去安全呢?”

马先生说:“那就去八面城吧,我在那里教过书,地方熟,人也熟。”

于是,于得海和于德江偷偷地埋下地契、枪支。

金莲和马玉洁翻箱倒柜,挑选贵重的东西,打着包裹。趁着天黑的时候,于家四口人和长工赵老业父子,加上马先生,上下七口人,坐上两挂马车,连夜逃往八面城避难去了。

赵老业父子赶着车。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