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听了这个消息,之后来到内堂厢房之中,对吕范言,其可在长沙多待几日,好使自己想出一个两全齐美之法。既可以是吕范留在长沙帮助自己,又可以使袁术没有兴兵的借口。
吕范见孙策如此说,也不好拂了孙策美意,于是决定在长沙多待数日。
三日后,孙策手下军士来报与孙策,周瑜已至长沙地界。孙策大喜,立刻亲自率兵出城迎接。
孙策驻马于东门之外,凝望远方,心中不胜唏嘘:“自己前世死时,周瑜并未及时来到身旁。自己临死之时不能与公瑾道别,实为前世一大憾事。”
孙策正唏嘘间,就听身旁军士提醒自己有人来了。孙策急忙顺着军士所指方向凝目望去,顿时看见远方有一骑飞驰而来。只见那骑身披白袍,头戴纶巾,胯下驽驾一匹白色骏马,在长沙东门外丘陵起伏的地势之中颇为耀眼。
孙策急忙高声呼喊道:“来者莫非公瑾呼?”
只见那骑听闻孙策叫喊,吁的一声勒马而停,而后翻身下马,一边朝孙策跑来,一边高呼:“伯符兄长,正是周瑜。”
孙策听见对方如此叫,顿时大喜,一把将马鞭扔在地上,翻身下马。亦朝那人狂奔而去。
只见两人眨眼之间便越过了尽百丈的距离,来到彼此身前。
二人就这样在旷野之中,互相眼中含泪,看着对方,尽皆无言。首先打破二人沉默的乃是周瑜,只见周瑜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于胸,凝望着孙策泣道:“伯符兄长。”
孙策急忙将周瑜一把从地上拉起,然后紧紧抱住,口中亦泣声道:“公瑾吾弟,经年不见,可想煞为兄了。”
少顷二人分开,周瑜笑道:“我与兄长分别不过三百余日,以经年言之,岂不太过?”
孙策亦笑:“我与公瑾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用经年言之,非过也。”
言毕两人相视而笑,把臂一同往长沙城中走去。二人边走边各自叙说二人分别之后的种种,以叙相念之情。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长沙太守府邸,孙策先引周瑜进入内堂自己父亲孙坚灵位处,待周瑜拜祭过自己父亲灵位,给自己父亲孙坚上香之后。又引周瑜来到内庭,拜见自己二母。
待周瑜见礼之后,周瑜又代其母向孙策二母出言慰问。孙策二母亦问了些周瑜之母的近况,周瑜一一作答。众人相处甚欢。
孙策生母见周瑜仪表堂堂,于是笑谓周瑜道:“多日不见,公瑾越发俊朗了。”
周瑜闻言逊谢:“伯母谬赞,周瑜愧不敢当。”
“公瑾不必过谦。”孙策生母微笑道,“你自幼与伯符交厚,形同兄弟,今你兄初掌长沙,为难之处颇多。公瑾你自幼才智过人,当多为你兄长出出主意才是。”
周瑜闻言,看了一眼孙策开口道:“伯符兄长之才胜周瑜数倍,长沙在兄长的领导之下定能繁荣昌盛。伯母放心,兄长但有差遣,周瑜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这孩子,怎能如此说。”孙策生母详怒道:“若是伯符让你去赴汤蹈火,我这个做娘的第一个不放过他。要不然我那姐妹,你的母亲岂能饶得了我。”孙策生母说罢,不禁莞尔。
周瑜闻言嘿嘿笑着挠了挠头。孙策在一旁听见生母如此风趣,亦是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