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让灵魂跟上脚步_奇书网
返回

让灵魂跟上脚步

首页
第8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晚饭后,宾馆咖啡厅聊天。

聊到吉尔吉斯2005年的“郁金香革命”,唐老板:“我当时就在这里。比什凯克示威队伍游行,许多是组织者花钱雇的无业游民,游行者高呼口号冲进了总统府,事态失控。冲进商场店铺,见东西就抢,中国商人首当其冲。阿卡耶夫乘飞机跑到俄罗斯躲避去了。现在的总统和总理闹矛盾,经济没有任何起色,反对派又要闹事,30日,也就是后天,要在比什凯克发动大规模游行,要是再发生骚乱,你们怎么办?王老板,我真替你们担心。”

“我们待两天就离开了,吉国再发生动荡,你的生意怎么办呢?”

“嘿嘿,老板们放心,大得雇佣了当地的保安,允许持枪。再说了,两派争权,哪一派上台都需要发展经济,都需要生意人。大得除了开了商城,还投了一家制砖厂,并且联合国内的冶金企业购买了一块蕴含富铁矿矿区的开采权。中国越来越需要铁矿资源。”

“如何运往中国呢?”

(bsp;亲历郁金香革命(2)

“中国‘十一五规划’中将修建中吉乌铁路,全线近六百公里,起自中国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市,至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喀什将与南疆铁路连成一体,形成亚欧大陆桥的南部新通路。国家更多是从政治上考虑,加强对中亚国家的影响力,遏制新疆‘###’势力,对商人来说,却带来了新的商机……”

吉尔吉斯的李白(1)

10月28日,晴转多云,

比什凯克人文大学校园内大树参天,晨光和煦。

朗朗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300名中文系学生站成排,由曲向东领诵唐代大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律诗《登金陵凤凰台》。接着,集体吟诵《静夜思》、《早发白帝城》。

为了这次吟诗会,中文系的师生提前3个月做准备。

中文系主任在致词中介绍,李白在吉尔吉斯几乎家喻户晓,亦认为李白是碎叶人。

李白在哪里出生,也许永远是个谜,但这位伟大诗人却当之无愧成为中吉两国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就好比玄奘之于中印两国。

沧海桑田说列宁

下午参观国家历史博物馆。

展馆二层通道的天花板巨幅彩色壁画:蔓延烈火,站立一位手持利剑的女神,正气凛然,对峙的是魔鬼撒旦,撒旦一身德国纳粹士兵的装束。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是反法西斯战争纪念部分。

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战场之后,于1941年6月22日,闪电式进攻苏联。但是这场战争并没有像希特勒预料的那样闪电结束,面对苏军四年时间的顽强抵抗及后期反攻,德国法西斯节节败退,走向了灭亡。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死亡2700万人,其中阵亡将士866万人,1700多座城市被毁。

博物馆还有大量苏联时期的介绍,列宁、伏龙芝等领袖塑像、工农兵塑像,既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也表明苏联的影响至深。

有关中国的文物主要是古代丝绸,佛教文化陈列着莲花座残片、佛陀雕塑。三楼展厅陈列着中国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章节片断的影印件。《史记》中首次提到的“鬲昆国”即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据此,吉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200年。

公元6世纪,这里建立起了吉尔吉斯汗国。15世纪后半叶,吉尔吉斯民族基本形成,自叶尼塞河上游迁居至现居住地。1876年并入俄国,1936年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改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

吉尔吉斯的李白(2)

步出博物馆大厅,绕到博物馆建筑后面,意外发现耸立着约20米高的列宁全身塑像。猜想是从博物馆正门广场上迁移。青草地、黑色磨光大理石基座、一束花、合影的女学生。

从小是看《列宁在一九一八》、《列宁在十月》长大的,许多台词记忆犹新,是列宁的崇拜者。苏联解体,许多列宁雕塑被拆解,但记忆却无法拆解,只是记忆中的我不再单纯。

中国是姥姥家(1)

在大得公司安排下,驱车60公里来到郊外的坎布伦村。

这是个大村,8000居民,80%为东干人。

东干人祖先原本是生活在中国陕西、宁夏和甘肃东部的回民。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西北地区爆发回民起义。清廷委派左宗棠为钦差大臣、陕甘总督,率军12万,对陕甘回民义军进行清剿。义军残部5000余人携家眷在领袖白彦虎率领下,于1877年(光绪三年)隆冬时节踏上西迁的艰难旅程,翻过海拔6000余千米的多伦山。当时天寒地冻,仅有30%的人达到中亚,定居俄国境内秋河之畔。东干人在这一地区生息繁衍,不断壮大。其姓氏继承了回族传统姓氏,如马、严、杨,但随着与当地民族的部分融合,有一些姓氏也趋于本土化,如马耶夫、哈桑诺夫等等。

队员们被引进前任村长的家里。

农家院,种植花草、藤架。

土炕占了房间的一半。炕上一张长桌已经摆好饭菜。

炕对面靠着墙一溜柜子,墙上挂着镜框,其中有一张彩照合影。前村长介绍:“衙门安排,同皇上的合照。”东干人还保留着100多年前的语汇,称总统为“皇上”,政府为“衙门”。

炕上坐着两位老人,其中一位瘦弱者胸前挂满勋章。两位年长者显然属德高望重,被请来作陪家乡来的客人。

主人介绍其中一位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

询问老人的二战经历。

老人笑着解释:“还没有参加战斗,战争就结束了。这些奖章是历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周年颁发的。”

“参加过二战怎么没有当干部?”冯仑用陕西话问。

“当干部得是布尔什维克呢嘛。”

“咋不入嘛?”

“不是想入就入得嘛,得是衙门看得上的嘛。”

老人的头脑还很清晰。

“回过家乡吗?”

“你说的是中国?”另一位身体发胖的老人反问。

“寻过根?老家是陕西还是宁夏甘肃的?”

“老家在中东阿拉伯,中国是姥姥家。为什么中国的###叫回回呢?阿拉伯商人到中国做生意,娶了中国女子成家留了下来,但一直思念着‘回’去,这些信###教的混血后代就被称为‘回回’。”老人的解释很有意思。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国是姥姥家(2)

两位老人提早告退。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