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大家伙。”几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显示屏前。
“果然很有特色,用的不是传统的十字舵,是x形舵。”朱子亮仿佛看到了新大陆。
“水下部分看不到。y形舵也有可能。”李兵说。
“不会。据我所知,y形舵应该还停留在理论阶段,还没有投入到实际运用中。而且y形舵也不适用于这种吨位比较大的潜艇。”周涛不同意李兵的意见。
x形舵是美国海军首先提出的,它首次在“大青花鱼”号上进行试验以测试它的增强下潜控制能力。试验显示使用x形舵(3个方向)在转向时比普通十字舵(2个方向)提高25%的操控度。不过第一个正式使用x形舵的是瑞典海军。(瑞典的武器装备一向是独立自主,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比如无炮塔的s坦克;鸭翼的“鹰狮”战斗机;世界上第一艘正式装备的隐形水面舰艇“维斯比”级护卫舰等等)x形尾舵有许多优点,其一是当潜艇沉坐海底或以水面状态贴靠码头时,尾舵不易发生与海底或者岸壁碰撞受损的事故。其二是在保证尾舵不与海底和岸壁碰撞的前提下,尾舵的面积可以相应增加,从而提高尾舵的效能。其三是十字尾舵的舵面仅仅是做简单的上下和左右摆动,而x形尾舵的舵面转动状态更为复杂。当然相应的操纵控制比十字舵要复杂的多,因此必须安装一套计算机综合操控系统。
“行了,具体分析应该是情报技术部门的事情。但是无论怎么样,该级潜艇的操纵性能绝对不会差,它的计算机系统肯定很棒。”朱子亮说。
“计算机电脑一直都是美国的强项。编制程序创新精神我们不如他们。”周涛摇头。
“李兵,动力推进系统是你的擅长。你来瞧瞧他们的喷水泵。”朱子亮又把话题转移到了“北卡罗来纳”号的推进器上。
“喷水泵的尺寸比一般的偏大。根据之前的噪音,我估计里面可能安装了特别的增压系统。既减少了喷水的次数,还增加了喷水的推进力量。如果能把它拆开就好了。”李兵的分析充满遗憾。
“大家再来看看他的导弹舱。”周涛又发现了新东西。
“怎么了?”
“数一下它的发射口数量。”周涛提示。
“1,2,3……怎么只有18个发射口。它只能携带18枚弹道导弹?”朱子亮很诧异。
“奇怪吧!以前的俄亥俄级是24枚,每枚导弹携带8个分弹头,合计是192个弹头。这家伙怎么减少了带弹量?”周涛说。
“是有点奇怪。也许美国人发善心了,开始削减核弹头了。”李兵幽默地耸耸肩。
“美国人的战略思想受零和游戏的影响很深。我宁肯相信猪在天上飞也不会相信美国人会减少海基核力量。”周涛说。
“那么就很容易解释了。要么他的导弹可以携带更多的核弹头,比如每枚导弹携带12个,那么他的核力量反而增加了。要不就是他的导弹精度提高了,突防能力增强了。以前需要两个弹头解决的目标现在一发就可以确保命中。”朱子亮说道。
“不过从发射舱的尺寸来看,没有加大加宽的迹象。那就是说导弹的尺寸规格也没有大的变化。”李兵仍然有疑问。
“旧瓶装新酒,是改进型号。尺寸规格不变,内部的元器件变了,芯片变了,导弹性能提高了。”朱子亮说。
“有道理,应该是这样。”李兵点头。
“我还有觉得有点不对劲。但是具体是什么说不上来。”周涛依旧有怀疑。
“周涛,我知道你的知觉一向都比较准确,不过有的事情你也别太钻牛角尖。现在不用想太多,说不定过一会你就突然想通了。何况有些事情还是由情报部门来处理更合适。”是朱子亮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