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_水下游戏_奇书网
返回

水下游戏

首页
第五十三章(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411号潜艇在哪里?就在距离“乔治华盛顿”号不到10公里的地方。周涛等人通过光电桅杆欣赏了“飞豹”突袭航空母舰这一精彩的场面。

舰队通报了航空母舰的大致活动区域,而潜艇的水听器也在将近八十公里的距离上发现了对手。根据对水文环境条件的长期观测,在南海的部分地区有一个良好的水声通道。在一次实验中,甚至可以通过这个通道监测到600公里外的水下爆炸声。不过,这个通道并不稳定,很容易被其他的因素所干扰,比如天气等。

经过一天的漫长时间,411号才小心翼翼地突破了驱逐舰、反潜机和攻击潜艇的严密封锁,机动到了离航空母舰如此近的距离。当然,这也要拜对手的错误所赐。从黄昏开始,声呐就发现一艘美国潜艇急匆匆地赶往北方,而天上的压力也陡然减轻了许多,周涛自然不会放弃利用如此好的机会。

“海军航空兵干得太漂亮了!”李兵兴奋不已。

“给美国海军一个教训,不要以为有了航空母舰就可以为所欲为。虽然作战威力巨大,但是以前他的对手是谁?伊拉克、利比亚、还有恐怖组织,谁也没有能力去威胁到他的航母作战编队。现在面对多方向多波次组织良好的协同攻击,航空母舰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周涛嘴角带着微笑。

“他们还没有想到,我们潜艇已经潜入到了他的身边,这是一个致命的位置。”朱子亮也笑容满面。

“美国海军曾经和埃及海军举行过联合演习,演习中埃及一艘老旧的w级潜艇就成功地突防到了航母的边上而没有被发觉。这就足以说明航母编队的防御体系实际上是有漏洞可以钻的。”李兵强调说。

“机会只会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李兵,现在假设我们对‘华盛顿’号进行攻击,你会怎么行动?”周涛又出考题了。

“如果不考虑我们现有的武器和之后的隐蔽,在这个距离上我会使用‘暴风’火箭鱼雷。它可以以200节的速度高速扑向目标,由于操纵的惯性,对方即使发现也来不及规避。但是命中目标后我艇也会暴露,马上会招致对方直升飞机和护航舰艇的围攻,安全脱身的可能性实在太低。要知道,潜艇并不是敢死队,一换一的事情只有白痴才去做。”李兵沉着回答。

“考虑到现有的状况,我会先观察情况。航空母舰起降飞机时必须高速行驶,在这种条件下它的护航舰艇也要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它们的噪音就是我们的最好掩护。此时我发射4枚线导鱼雷。一开始以慢速航行,对方听不到它的声音,同时也方便我们加以制导。等到距离只有2到3公里的时候让鱼雷加速到高速(50节),这时对方就没有办法了。4枚鱼雷在龙骨以下爆炸,除非运气够好,否则应该是重创航母,使其失去战斗力。趁混乱我可以选择隐蔽,比如就躲在航母的船底下再等待第二次攻击。因为目标的航速会降低,短时间内不会修复,也就不存在快速离开的可能。即便无法二次攻击,受损的航母也只有撤离战场这唯一的选择。”李兵一边思考一边回应。

“为什么不使用导弹呢?”

“距离太近了,根本无法隐蔽自己的踪迹。而且导弹对水面舰只的破坏威力不如鱼雷。”李兵回答的很干脆。

“这倒不是什么兵种的情结,就破坏能力来说,导弹还真不如鱼雷。”朱子亮点头同意。

与空气相比,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35倍,可压缩性只有空气的1/2500,所以水是爆轰的优良导体。如果炸药在水中爆炸,瞬间可以形成几万个大气压和数千摄氏度的高温气体,并以每秒6000到7000米的速度迅速膨胀,强大的冲击波能轻易撕裂舰艇的水下部分,而舰艇的水下防护始终是个“阿喀流斯之踵”。因此专门针对目标根基攻击的鱼雷自然成为海军武器库里的重锤。

“与导弹相比,鱼雷战斗部的装药不是太多,也就是500公斤左右。不过由于采用了定向聚能爆破的技术,再加上鱼雷爆炸与水压作用的结合就使效果放大数倍。虽然不像导弹攻击那么张扬,但是一次爆炸就能够抬升起千万吨海水,以不可抗拒的力量瞬间摧毁船体。看过资料片吗?英国的‘虎鱼’一发命中就把3000吨的靶子炸成了两截,几分钟后沉没。导弹可以使舰艇受伤,使其燃烧,但是短时间内使目标沉没的可能不大。”周涛说道。

“就射程和速度来说,导弹肯定占优势。不过大量的预警监测系统使反舰导弹的隐蔽性大打折扣。一旦发现,对方有大量的措施可以反制。电子干扰、红外诱饵等是软杀伤;小口径的速射炮和近程防空导弹是硬拦截;命中概率大大降低,所以就要‘饱和攻击’的出现。就鱼雷而言,各种诱饵和干扰器的使用可以使来袭鱼雷偏离航向攻击假目标;运用深弹、反潜火箭等也有机会摧毁鱼雷。不过在水下对抗中,鱼雷一方还是领先的。你先前说的先以慢速隐蔽航行,然后在近距离高速冲击是一种办法。对方不可能在一两分钟内对多发不同方向的鱼雷形成有效拦截。还有就是尾流自导的技术。舰船在航行时,在后方水平范围约2度的张角和2倍于吃水深度的范围内会形成一条近千米长、具有声、热效应的尾流追踪目标,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消除。如果鱼雷使用尾流自导的技术,沿着舰船的航向作蛇行追击,现有手段还没有办法对抗。”朱子亮补充道。

“鱼雷还要发展,性能还要提高,比如说射程要增加;深度更深;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等。虽然现有的装备还不错,不过还有改善和提高的余地。再说,毕竟没有在严酷的实战条件下使用过,再先进的武器届时出现意外也难说。”周涛说道。

“周涛,你是想说德国的例子?”

“我知道,二战初期德国潜艇使用了新型的磁性鱼雷。试验场上效果出色,但是在战场上多次命中目标而不爆炸,差点导致潜艇艇长们的罢工,说这是木头鱼雷。事后发现是各个战场的磁场不一样,影响了鱼雷的引爆。”李兵的反应很快。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再好的演练也比不上一次实战。”周涛说。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