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阅读_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_奇书网
返回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

首页
第7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一位同性恋者将自己的一次罗曼史叙述如下:"那年我爱上一个人,爱得神魂颠倒。我们有三个月时间,每星期有三四天住在一起。我爱他,他也爱我。他有一个女朋友,但他对她完全是在演戏。我们虽然有过海誓山盟,但后来感情还是发生了裂痕。我怀疑他另有男朋友,有欺骗我。我跟踪他,到他门前守候,发现他夜不归宿,去和别的男朋友睡觉去了。我对他说:我会给你爱,你不能拿我的感情开玩笑。我当时真想去把他男朋友的家给砸了。他对我说:我不会故意伤害你,但我也不知是怎么了……"这段恋爱史中的感情纠葛及其认真程度,丝毫不逊与异性恋爱。”17

一位同性恋者向他的情人写了这样的道歉信:“首先我在这里向你道歉。那天怪我的态度不好,请你多多原谅。那天听完你的电话以后我心里很难受。我觉得咱们之间不应该发生这场不该发生的事故。从心里讲,我非常的爱你。当我给你打完电话以后,我心里感到内疚。我对不起你。我虽然比你大几岁,应该像哥哥一样地爱你,但你在我心目中地位很高。我是多么地渴望你,这是发自内心的爱,就怕别人把你从我身边夺走。我恨你不该骗我。朋友一场,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你说对吗?星期六你走后,我头晕得很厉害,当时的心情真不知怎样来描绘。我哭了,很伤心,恨我自己。为了你,我愿付出一切代价。不管怎样我是爱你的。请弟弟千万别后我的气了。我在这里向你陪罪,跪在地下,向天祈祷。回来吧,我的爱。近两天,我心情特别不好,我多想让你在我旁边,分担一下痛苦……不管怎么说,你还是我的……总之,这些天烦恼的事情特别多,要不为你,我真想去死。死的念头在我脑中想过多回。我亲爱的xx,请你消消气,来找我。我非常想你。回来吧,我亲爱的。我永远永远爱你,永远等着你。”18

综上所述,李银河的作品和言论都表明,同性恋是一种自然而正常的性取向,不是变态或者疾病。有关同性恋不是疾病的观念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李银河在湖南卫视做节目的时候是2000年,那时侯同性恋还被列在中国精神障碍的手册上。当时的人们也普遍认为同性恋是疾病,需要治疗。而李银河当时就说,同性恋不是疾病,它早晚会从精神障碍的手册中去掉。果不出李银河所料,一年之后,在第三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同性恋就不属于精神障碍了。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李银河有什么第六感觉或者其他特意功能。她的判断能力基于她对相关问题的广泛知识。美国的精神病学会在1975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病的名单里头去掉了。这件事李银河是知道的,而且她认为这是一个潮流。所以做出了上述判断。此外,李银河常常说,中国早晚有一天也会通过同性婚姻法案。不知道她的这次预言是否能成为现实。

李银河,这个一直在为人与人之间走向和谐做努力的人,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了许多人。

(4)同性恋生活(网络时代)

有关同性恋者的生活状态,前文已进行描述。不过,它描述的是网络出现之前的情况。而网络出现以后,他们的生活状态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觉得,这其中既有对同性恋者有利的一面,也有对其不利的一面。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在网络中,同性恋者可以不必暴露身份,更容易地找到同类,从而发展同性恋情谊。而这样的事,在网络出现之前,则很难办到。福柯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政权的更迭并不一定是革命,而个人快乐的提高才是真正的革命。按照这个思路,网络的出现对于同性恋者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性的巨变。

在本章的写作中,笔者有一个突出的感受。想要把有关同性恋的各个方面放在一本书里写,已经很不合适。因为那样做很难谈的全面、透彻。然而,本章则有点犯禁的嫌疑,因为它涉及的面太广了。笔者之所以要关注同性恋问题的许多方面,原因在于,同性恋问题,在李银河的研究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而李银河的关注面本身就很广。因此,我不得不将相关问题进行解说。但需要说明的是,我的写作不可能、也不需要要面面俱到。我只是想把其中部分重要问题加以研究。

网络时代开始之后,同性恋者的生活状态呈现出下述情况。

(一)焦虑心理普遍提前

前文已述,在网络出现之前,同性恋者成长时,少有焦虑心理。相关的原因,前文也做了讨论。而网络出现的之后,人们对同性恋的了解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网络这一个因素。除网络之外,其他媒体,包括电视、报刊等,也纷纷关注起与性有关的内容。在媒体上,女人的衣服可以越穿越少;男人的行为变得肆无忌惮。拥抱、亲吻、乃至不完整的做爱场面都可以出现于正规的电视媒体上。除此之外,地下色情产业蓬勃发展。普通人想要买到淫秽制品,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整个社会的风气都在走向开放,而网络的出现则更是促进了这一进程。于是,即使是宁静的校园,也难免受到社会气氛的影响。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已经开始对性问题不再陌生。他们很早就意识到,男人和女人之间会做什么事情了,也很早就意识到,同性恋是怎么回事。

在这一背景下,同性少年之间的感情开始受到关注和压抑。友谊开始变得有节制,人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敢过密的交往。因为这样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议论。同性恋少年本人,则很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不对头,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已经不像以往那样无忧无虑了。因此,可以说,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同性恋者的自我焦虑感,有了普遍的提前。

这里,笔者收集了一个案例,应该能为我的判断提供一个例证。

2005年年初,16岁的少年肖强来到南京围城心理咨询中心,在长久的沉默后,他终于说出让他焦虑不安而又难以启齿的烦恼。

小肖称,去年上高一时他和一个名叫程刚(化名)的男生分到了同一个班。肖说:“我和他个性截然相反,但是很快却成为很好的朋友。在班里,我是学习委员,而健壮的程刚则是班上的体育委员。大刚的成绩不是很好,常有问题向我请教,每次我都轻松地为他分析解答。大刚常喜欢亲昵地拍着我的脑袋夸我聪明,而我和他在一起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肖强低着头说,上了高中以后,很多男同学都喜欢背后议论女同学,他们甚至还谈一些男女方面的事。但每当这时,肖就会独自走开。肖说:“我对女同学不感兴趣,相反心里总是想着大刚。有一次我经过篮球场看见打完球的大刚搂着同伴的肩膀,他们亲热的举动让我心里非常难过,我想我是在吃醋。第二天我借故和大刚吵了一架。虽然后来我俩又合好如初,但这件事让我看清了自己:我爱上了大刚。我很害怕,我想逃避大刚,整个寒假我虽然非常想他但一直都不敢见他。明天就要开学了,我又要见到大刚了,我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和他相处?我为自己是个同性恋感到羞耻。前几天为了避免自己去想大刚,常常握紧拳头往水泥墙上砸,疼痛让我会有片刻摆脱的快意……”说着话,肖强伸出一双伤痕累累的手。肖称,他真想辍学。19

(二)交友变得更容易

总的来说,网络的出现,使得同性恋者的生活大大改善了。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交友变得更容易。有位同性恋者表达了初次接触同性恋网站的感受:“我意外地发现了这个别有洞天的世界。我的生活因此完全地改变了。原来我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同性恋。我上网之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如此之多的同类。我能够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了。”20另一个已经结婚的同性恋者表示:“我原来以为自己的这一生只能这样庸庸碌碌地度过了。可当我看到同性恋网站之后,我那枯萎了多年的心渐渐活了过来。我又是个人了。我可以有真正的爱情了。”(21)

《同性恋亚文化》中描述过网络出现之前,同性恋者的交往方式。那时侯,一个同性恋者要判断另一个人是否是同类,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要到特定的公园或公厕,在那里长时间观察。如果运气不好,恐怕一天都碰不上一个同类。而网络出现之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现在,不少同性恋网站中都设有交友栏目。只要点击进入,就能够随心所欲的交友了。笔者登陆了若干同性恋网站,查询了部分交友信息,以了解同性恋人群的交往方式。下面,笔者选择其中的几个实录下来。

男同性恋者

1我,82年生,身高168cm,体重58kg。平时是个比较沉默的人,比较重感情,自认为童年比较不幸,没得到亲情,有点郁郁寡欢。喜爱音乐和电影,也喜欢运动和出游,无论干什么,只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就很满足。qq:(以下省略此项)

2你,必须是25岁以上成熟稳定的男人,体态匀称,不胖不瘦,能给我一种大哥的感觉。

3我是0(同性恋中的被动角色……笔者注),30岁/172cm/67kg

我希望你是1(同性恋中的主动角色……笔者注),胖或壮,有活动场所,有一定的素质。

我总体条件应该说不错,了解后合适可继续交往。

4我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想把自己的一切带给有缘分的你!

我注重的是内涵,我不相信一见钟情,相信感情是日积月累的!

我想找个你,只希望我们能相识、相知,在一起的日子里能开开心心,能一起躺在草地上晒太阳!能一起吵架、怄气,能一起和好!

女同性恋

1我是t(女同性恋中的主动角色,p为被动角色……笔者注),23,北京的,自己住。希望能遇见与我情投意和的人,年龄(20……28)我会好好对你,希望我们在同一座城市。

2本人性格开朗,热情善良,为人正直,坦率,脾气有点点火暴,但已经在尽力改了~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和我真心相爱的人。

3这样,我离开了她,辞去了我心爱的工作,带着已经被我掏空的心,逃离了那座让人心痛的城市~~~每每想起过去,心点点滴血~~~~~~我累了,真心想找个可以终身依靠的人,可又不敢触及感情,徘徊,我在等待等待让我避风的港湾让我去栖息。我,23岁,p,简单,温柔。寻成熟30…50岁未婚t,真心在一起。无聊者勿加。

我们看到,有了网络平台,同性恋之间交友的确变得比以往更容易了。那么,通过网络,他们建立起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呢?这里有一个女同性恋者讲述自己网络交友的真实故事。她的故事或许能让你清楚这一点。

我第一次接触“拉拉”这个名词是21岁。有一次我在网上聊天,对方说:“你为什么不去做拉拉?”我问她拉拉是什么,她赶快说:“你不知道吗?算我没说吧。”我追着问她,拉拉到底是什么?“小孩子别问了!”最后她说。这个网友比我大几岁,我现在还能在网上遇见她。如果不是那次和她聊天,我也许永远不知道还有另一个隐秘的世界,属于我的世界。

我打开搜索引擎,输入“拉拉”两个字,马上出现了一排相关链接。我很快就知道了“拉拉”就是“女同性恋者”的意思。我进入一个聊天室,没人理我,我看了一会儿聊天记录,聊天室里都是清一色的女性,看来她们彼此都很熟悉。坦率说,这次无意中的收获让我惊喜,我喜欢里面轻松的氛围,有种回家的感觉。第二天我又登录了这个网站,进入聊天室。这次终于有人向我打招呼了,她问我是“t”还是“p”,或者是“不分”,我说:“我不知道。”她说:“你是第一次来这里吧。t就是一对拉拉里的老公,p是老婆,不分是既可以t也可以p。”我听得似懂非懂,她又问:“你有多大了?”我说21岁。我很想和她聊下去,但是她很快就不再招呼我,和别人聊起来了。

我渐渐发现年轻在这里不太吃得开,于是开始装深沉,谁再问我,我就装做很有经历的样子。果然情形好多了,在这个地方我开始有了几个朋友。

如果我没有接触这个世界,我一定会顺着一条被大多数人认同的道路走下去,结婚生子。在生理上,我完全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可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一种归属感?在青春期感情的萌动中,没有一个男孩子让我动过心,却是我的女同学刘小璐,她的温柔和坚定让我至今难忘。有一天晚上我又梦见了她,我们又在那个狭小的精品店里钻来钻去;她的头发蹭在我的胳膊上,痒痒的。如果说我曾经迷恋过谁,无疑就是刘小璐。

我是不是一个拉拉?

那一段儿我是迷茫的,有一种朦胧的预感,但是不能确定。我开始思考自己,我迫切地需要确认自己,我必须对自己获得完全的认同才能往前走。

这时候许冰出现了。

她很热情。她在网上的谈话风格很帅,幽默而有力量,我注意了她一段时间,有一天我们聊了起来,没想到一聊就是一上午,意外的投机。从那以后我一到聊天室就寻找她。一个星期后,她对我说:“我们既然在同一个城市,为什么不见面呢?”

我们见面了。没有人会对两个在河边并肩而坐的女人看第二眼,可是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约会。起初的交谈并不像在网上那样流畅,我们都有点紧张,谁也不看谁,避免对视,但是我们在心里每一秒钟都在注视对方。

我抓紧时间看了她一眼,她个子很高,看起来很健康,长得并不漂亮。后来她的话渐渐多起来,她说话的时候,看着我的眼睛。她的眼睛形状很美,像孩子一样单纯。那天我们在公园里待了一下午,然后一起吃晚饭。她坚决要埋单,她说:“谁让我是t呢?”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回味着白天和许冰见面的每一个细节,我的心因为许冰而激荡,因许冰而幸福。

许冰的出现回答了我心里所有的疑问,在我21岁的时候,我终于知道我需要的不是男人,而是女人,是的;我是一个拉拉。这是一个宿命,没有原因,必须要这样,我别无选择。

我们又见了一次,这次见面让我彻底打消了对自己感情的怀疑。我们进入了一种亲密的关系里面,亲密,是的。由吸引而兴奋,由兴奋而陶醉,由陶醉而幸福,幸福让时间缩短了。有一天早上,我在幸福中醒来,时间还早,我有足够的时间为我和许冰准备早餐。我忽然想到,我们也许应该分分秒秒在一起,每天一同睡去,再一同醒来。

跟她在一起日子久了,我才发现,女人更了解女人,只有女人知道女人最需要什么。我们把薪水放在一起花,她的薪水高一些,我就管做饭,她也会做一些家务,但不会太多。我们常相伴去逛街,钻进一个试衣间里,当然没人表示意外。我们互相清楚对方的尺码,穿什么好看,重要的是我们互相欣赏,互相喜欢,逛街买衣服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

但是也许是因为彼此太了解了,我们之间没有空间。吵架是家常便饭,起因大多因为我太爱玩,这一点让许冰没有安全感。如果我哪一天晚上在外面玩得晚了,第二天许冰肯定要吃醋,和我大闹一场。有一次我们几乎到了要分手的地步。那一天我和好朋友乔在酒吧说了一晚上话,乔是一个男孩子,也是许冰的好朋友。但是许冰不相信,她觉得我没准儿和另一个女孩儿在一起。那件事之后,许冰好几天没回家,我去她单位也找不到她。

那几天我一下瘦了好几斤,我不停地想如果这次她真的不原谅我该怎么办?一想到可能失去她我就如临深渊似的恐慌。你无法想象她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对我来说意味着整个幸福,这种感觉只有我自己知道。两天后她终于接了我的电话。乔请我们到一起吃饭,向许冰解释那天我真的是和他在一起。他对我和许冰说:“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希望你们幸福,如果问题还可以解决的话,我想看到你们和好如初。”

那一次真是化险为夷,我向许冰保证以后一定做一个听话的好“p”,她才终于原谅了我。

现在我们在一起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家,这个家有爱、温情,也有牵挂,当我在外面受了伤害,我可以回来尽情地挥洒眼泪。当暗夜来临,我和许冰会彼此为对方点亮一盏心灵之灯。这就足够了。(22)

(三)奇特的婚姻形式

同性恋者会承受结婚的世俗压力。这一点,即使是在网络出现之后,也仍旧存在。同性恋者为了逃避这种压力,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办法。男同性恋者与女同性恋者组成形式婚姻,而婚后则各不干扰,分别有各自的朋友。这在网络出现之前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在网络出现之后,就变得简单易行了。笔者就收集了若干相关的情况。以下是在某同性恋网站上登出的征婚广告。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