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先说一下。我家住的那块地方人不太多,房子背后是一大片田野,面积不大,田野的尽头是一条马路。如果说土地按直径来算,那么大约有一千米左右。
因为家住农村,傍晚的晚风迎面拂来,空气比城市里要清新得多。一直泡在网上,对自己的视力与体力皆是一种疲劳。所以我便去那块田野上散散步。
田间的小路阡陌交通,有许多农作物我都不认识。所以也就直接省略了。
我在田间看到一个老头子,干瘦的身体与浑浊的老眼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说实话,比这可怜的我见的多了,所以也只是略微泛起些许同情。
见到他静静地手拄着一把锄头,两眼望着四周的田野,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或许是出于好奇,亦或是无聊吧!我走了上去。
“老伯,你在干什么?”这是我开口后的第一句话。
“则宁果走第头(给人家干农活)!”在这里要提一下,老伯说的话,因为是土话,害怕大家听不懂,所以我在一旁简单地翻译了一下。
“那会不会累啊?”我不知道是哪根神经搭错了,问了这么个无知的问题。
“雷,当蓝雷(累,当然累)。要怎曹票啊,么办发个!(要挣钱啊,没办法!)”
“那你一天给人做工有多少钱啊?”我问出了一个想知道的问题。
“嗯色。(50)”
“那不是很多?”我疑惑道。
“呀尅都啦,我异构老塔公辛辛苦苦走色系一捏(怎么多了,我一个老太公辛辛苦苦做了一天)”
“那你的儿子呢?”
“给啊在则宁勾做工(他也在给人家做工)。”
看着老人干瘪的脸孔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壑爬满了整张脸。
那是沧桑的痕迹。
我知道电视上有许多苦难人、无保户等。也知道最近的“莫拉克”和去年“5.18”,但是听别人说、在电视上看与亲眼看见是不一样的。
这是情感上“量与质的区别”——是情感宣泄大小的区别。
现代社会就像是一层厚厚的玻璃,当你认为他光洁、柔滑,不去在意它时。那么你就永远无法去感受这个社会;然而当你去仔细地关注这块玻璃时,又会发现,玻璃上赫然就是自己的倒影。
我离开了田野,打开了电脑,静静地写下了这篇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