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疑惑地盯着楚辞,大型的群众活动与这个案子有关吗?本想不回答这个问题,但他还是说了:”省里有个剧团在这儿演连本大戏白蛇传”。
“白蛇传?好呵,我喜欢雨中赠伞与水漫金山,一个是抒情的慢板,一个犹如疾风暴雨……”楚辞看着琳琅满目的博物架,上面摆的都是一些价值不菲的古董。有宋的孤本古书,明代的雕刻,端溪的砚台,清初的斑指、如意……林林总总不下二十来件。每一件古董,他打眼一看,现在的价值都在六位数以上。像这种明清风格的老宅,主人的书房里一般都有暗室,据说侯家上几辈出过高官,就更应该有暗道机关。他留意的观察着博物架,角上有几个雕刻的花显得有些特别,与朴实无华的博物架不像是浑然一体,似乎是机关所在。他决定在没人的时候,悄悄前来看个究竟。
楚辞用像机对着架上的古董分别拍了照,然后问曹平:”这些东西有没有丢失的?”
“摆在架上的东西都在,其它的就不好说了。”
楚辞想起侯雨:”你就没有问过侯市长?”
“他看过这些,没说别的,只叫我将现场所有东西保存好,再开个清单给他。”
楚辞略感意外,侯玉良家中这么多宝贝,变成钱会是个天文数字!侯市长现在是唯一的继承人,他怎么会无动于衷呢?看他一副儒雅精明的样子,不会不知道这些古董文物的价值。他自嘲地想,何必替古人担忧,还是关心他此行的目的。
“你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没有?”
曹平又玩起了外交辞令:”无可奉告!”
楚辞自信地说:”凭我的直觉,我会有重大发现……到时,你不会希望我把‘无可奉告’这四个字还给你吧?”
“祝你好运!”
楚辞走到书案前,仔细地看着书案与坐椅:”这就是死者遇害的地方?”
曹平默默点头。
楚辞拍了几个近景,当他退到门口准备拍一个全景时,发现书案下面有一个纸糊的灯笼。他对着灯笼按下快门,然后上前捡起灯笼察看着。灯笼照明用的是蜡烛,在落地时熄灭了。现在的人,出外连手电筒都很少用了,肯定是更夫用来照明的。说明打更人曾经走到死者面前,被死者的惨状活活吓死了……不对,他背上的伤又说明了什么呢?难道那具无头的死尸会跳起来抓他?
“曹平,有没有凶手作案后留下的痕迹?”
“老楚……”曹平沉吟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再精明的职业杀手,也会在现场留下蛛丝马迹。我找遍了现场,没有发现凶手的痕迹……室外还好说,昨天夜里下了雨,会抹去凶手的踪迹……至于案发现场,这就说不过去了!”
楚辞感到莫名其妙:”这就奇了怪了,难道凶手会飞檐走壁,像古代有神功的侠客?”
一句话提醒了曹平,他叫上来几个警察,叫他们再次搜索这儿所有的门窗、房梁。楚辞度到室外,省视着过道上窗户。在一扇开启的窗子面前,一根钉子上挂着几线青丝,他立即用像机拍下,然后不露声色地将青丝放进自己的衣袋。
警察经过仔细地搜索,在房梁上发现了异常之处。其它的梁架上都布满了灰尘,只有书案上方的横梁有一节没有灰尘,紧挨着的柱子上,有一小块印迹,但没有指纹、脚印。说明这儿曾是凶手的藏身之地。曹平兴奋了,侯玉良之死明摆着是他杀,但就是找不到能证明凶手存在的证据。他感激地看了一眼楚辞,张嘴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楼梯口正对着书房,从现场的情况看,书房的门一直开着。凶手如果从楼梯上来,势必会被侯玉良发现,那他是如何上来的呢?楚辞探身往楼下看,地面离三楼至少有十几米,再看书房内的横梁,少说也有四米。很难料想,一个普通的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飞上三楼,再窜上横梁。
“曹平,作案的人会武功,并且身手不凡,轻功甚为了得。至于年龄……我看不超过三十岁,你怎么看?”
“何以见得?”曹平对楚辞的分析感兴趣了。
“凶手如果从楼梯上来,会惊动侯玉良,因为书房正对着楼梯;你们没有发现任何痕迹,就说明他没有经过楼梯……那么,他只有一条道,从楼下攀爬而上。你来看,楼底离这儿有十多米,非常人可以上得来,再看那横梁,离地也有四米左右,不借助其它东西,是爬不上去的。据我对练武之人的了解,三十岁以前是练轻功的最好时期,以后手脚就不那么敏捷了。”
“说得有道理!……老楚,你该改行做侦探!”
楚辞笑了:”你这是在损我,我不是做探长的料!我仅仅是根据所看到的作推断而已,谨作参考!再有……”楚辞思索着,脑海里忽然闪现出一副面孔,他信口说道:”此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身材匀称,留着时下流行的板寸发型,冷漠的脸上有一双目光犀利的眼睛,尖削的鼻子,两道似剑的浓眉,薄薄的嘴唇有一边微微往上翘着……”
一个警察用电脑很快就将楚辞所说的特征画出摹拟人像,悄悄示意曹平。曹平看了屏幕,有嫌疑人正反的头像,还有全身像。曹平不看则已,一看惊讶出声:”老楚,你来看!”
楚辞一看屏幕,也惊奇万分,电脑画出的人像,竟然是他。他看着那名警察:”你有没有搞错?”
“不会,我是按你说的特征输入!”
楚辞反复审视着屏幕上的人像,他的五官与自己完全一样,只是显得比自己年轻与英俊得多而已。
曹平好奇地问楚辞:”你的这种印象,是从哪儿来的?”
“不知道……我也奇怪,眼前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些图像!”这时,他发现电脑画的人像,也像他在停车场看见的那个青年。为什么会这样?只有用人潜在的第六感观,才能解释。
画像的警察想删除图像,曹平制止了他,叫他保存下来。
楚辞发现了:”曹探长,没有保、保存的必要!”
“不,我尊重你的直觉。也许将来抓获的凶手,与你长得有几分相象!”
楚辞无奈地耸耸肩,犯罪嫌疑人的特征是自己提供的,怪不得曹平,他为自己想当然的信口开河而有些后悔。同时,也为他头脑里为何会出现那些图像而不解。他想仔细地再看看现场以及与现场有关的地方,但碍于曹平与警察在,不能随心所欲寻找他感兴趣的东西。
“曹探长,这个现场,我还能不能进来?”
“可以,但必需有我的人在场的情况下,你才能进入。”
楚辞见曹平示意他该离开了,他认为初步该了解的情况差不多了,便跟在曹平身后下了楼。等他出了院门,警察立即在大门上贴上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