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男人可以实践完整的社会角色
结婚与否并不完全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会成为男人的一种身份标签。
绝大多数男人都是要结婚的,在这一点上,大龄“剩男”和“剩女”没什么不同,都会有潜在的焦虑和不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压力和择偶条件也都趋于紧迫。老大一把年纪还娶不到老婆,即使条件优厚,在婚恋市场上也会引起像我们对着某些特价优惠商品犯嘀咕一样的想法:是不是假冒伪劣?会不会快要到期了?或者里面有什么陷阱吧?
这是很多人一种本能的反应,中国社会的传统习俗就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既然你条件好,为什么还“剩下”了?显然还是在什么地方有未曾发现的问题,值得警惕。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想要保持自我、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对抗世俗是需要付出极大代价的。而这种外界的压力,会对一个不想走进婚姻的人造成极大的精神上的积压。因为要抵抗他人的质疑,反而会失去心态上的平和,引发焦躁和不安,变得封闭、极端,时刻对外界保持一种戒备的姿态。
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部分大龄未婚青年单身时间越长,性格越孤僻。这不仅是因为生活的单一,缺少分享的经历,也是因为生活给了他们太大压力,要保护自己的权利,只能这样加倍地捍卫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与众不同是一种权利。可惜在我们中间,没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要给予别人这样的权利,经常会以关心和帮助为旗号,更多人则堂而皇之地打扰着别人的生活。
可能从外人的角度上看来,都觉得事业有成、老大未婚是钻石王老五,很抢手,其实,对于很多男人来说,不结婚并不是那样令人愉快,相反还会是一种失败的象征,没有多少人想一辈子做花花公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就想要一个固定的归宿,一个温柔的女人。
婚姻可以令女人安心,也可以为男人增添稳定的生活元素。男人不仅需要在妻子的情感中得到慰藉,也需要通过妻子的一些光环、优势和荣誉来获得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艳羡,以此满足自己的某些功利目的。不要以为男人就不会成为在婚姻之中有所图的一方,事实上,很多婚姻都是把感情混合在现实因素中变成一种复杂的东西,这样反而会更加牢固,毕竟谁都不是圣人,不可能做到心底无私、追求纯粹感情的极致。
在有一类的婚外情之中,就有这样的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男人不愿意离开妻子是因为她身上有他需要的东西,或者金钱,或者地位,或者社会声誉,他不能失去这种现实的帮助,为此宁肯最终放弃婚外情而回归家庭。如果说这种真相本身并不令人感到愉快的话,但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婚姻的构架其实是很稳固的,并不会比那些依靠感情来维系的婚姻更容易撼动。除非有一天他发现她丧失了利用价值。
所以,不能用感情留住一个男人,用别的方式也没什么不可以,只要你出得起他想要的价码,不会觉得委屈就好。
婚姻对男人施加了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婚姻最重要的姿态首先是一种接受,你必须接受另外一个人到你的生命中来,如同属于你一个人的牧场,你要对另外一匹马开放一样,你要忍受这匹马在你的牧场内吃喝拉撒,还要忍受它有意无意地破坏你的草地,抢你的水喝,啃你看中的青草。条件就是它可以给你带来两个人并驾齐驱的快乐,以及在孤单的时候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