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五探:林黛玉巨额财产不明案今日开庭!_红楼狂想曲_奇书网
返回

红楼狂想曲

首页
红楼五探:林黛玉巨额财产不明案今日开庭!(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红楼五探:林黛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今日开庭审理!

各位尊敬的陪审员同志,大家好!我是本次特别法庭的大法官。

受百度等诸多论坛网友举报,本庭今日正式开庭审理林黛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有人说,把林黛玉跟钱联系在一起是对她的人格侮辱,错!大错特错!我们总不能因为菜刀能杀人就不用它做饭!再者说,没有现实基础的爱情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沙丘魔堡!下面有请本案的关键证人“李婶娘”出庭作证,请记录员做好记录!

李婶娘:大家好,我是贾府的亲家李婶娘,下面我来说两句:

李婶娘与黛玉的贫富问题,好像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其实她们却是两个联系的非常紧密而无法分开的问题!

现在回到《红楼梦》中的大关键一回第53回上去。(至于为什么关键,详见前四探。)

在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出现了一个与薛姨妈平辈的特殊人物:亲家太太李婶娘!

书中这样写道:

“上面两席是李婶娘、薛姨妈二位。贾母于东边设一透雕夔龙护屏矮足短榻,靠背、引枕、皮褥俱全。榻之上一头又设一个极轻巧洋漆描金小几,几上放着茶吊、茶碗、漱盂、洋巾之类,又有一个眼镜匣子。贾母歪在榻上,与众人说笑一回,又自取眼镜向戏台上照一回,又向薛姨妈、李婶娘笑说:“恕我老了骨头疼放肆,容我歪着相陪罢。”

文中还有一段散赏钱的内容:

“贾母笑说:“难为他说得巧。”便说了一个“赏”字。早有三个媳妇已经手下预备下簸箩,听见一个“赏”字,走上去,向桌上的散钱堆内,每人便撮了一簸箩,走出来,向戏台说:“老祖宗、姨太太、亲家太太赏文豹买果子吃的!”说着向台上便一撒,只听“豁啷啷”满台的钱响。”

这两段话证明了我的身份,说明我绝不是个假货!

这个贾府的亲家太太李婶娘,若被诸位这么糊里糊涂的翻过去了,当真是白费了曹雪芹当年的一番苦心!

这里面其实隐藏着很大的一段往事!

这事还得要从黛玉的贫富问题说起。

我先说书中的故事,再说曹家的历史。

1.书中的故事:

故事一:下面有请我的第一位旁证,宝玉的奶娘李嬷嬷。

李嬷嬷:大家好,我是宝玉的奶娘李嬷嬷,我向法庭如实陈述以下事实:

我们知道整个贾府没人敢惹宝玉的奶娘李嬷嬷,得罪李嬷嬷的下场是很不好过地!第20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李嬷嬷大闹怡红院,谁都劝不了她,最后还是凤姐连拉带拽的给弄跑了,这次事件充分显示了李嬷嬷在贾府里奴才地位的与众不同,与宁府焦大好有一比!

但黛玉就敢玩我李嬷嬷!

黛玉在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有这么一段表演:

“说话时,宝玉已是三杯过去。李嬷嬷又上来拦阻。宝玉正在心甜意洽之时,和宝黛姊妹说说笑笑的,那肯不吃。宝玉只得屈意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钟就不吃了。”李嬷嬷道:“你可仔细老爷今儿在家,防问你的书!”宝玉听了这话,便心中大不自在,慢慢的放下酒,垂了头。黛玉先忙的说:“别扫大家的兴!舅舅若叫你,只说姨妈留着呢。这个妈妈,他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一面悄推宝玉,使他赌气,一面悄悄的咕哝说:“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乐咱们的。”那李嬷嬷不知黛玉的意思,因说道:“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薛姨妈一面又说:“别怕,别怕,我的儿!来这里没好的你吃,别把这点子东西唬的存在心里,倒叫我不安。只管放心吃,都有我呢。越发吃了晚饭去,便醉了,就跟着我睡罢。”因命:“再烫热酒来!姨妈陪你吃两杯,可就吃饭罢。”宝玉听了,方又鼓起兴来。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说着便家去了。”

李嬷嬷竟是生生被林黛玉给气走了!呵呵,不可思议!

一个寄人篱下的穷女生会有这样的表演么?

需要提醒的是,此时黛玉的父亲还没死。

李婶娘:李嬷嬷您辛苦了,请您先下去休息一下。

故事二:下面有请我的第二位旁证,宝玉的夫人薛宝钗。

薛宝钗:大家好!我们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个道理,书中的史湘云很早就开始做女工,薛宝钗也帮着打理薛家的生意,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提到了当票的事,还说你们这些侯门千金怎么会见过这种东西?仔细想一想,又有哪个富贵豪门会让自家未出嫁的小姐管这些事?哎!我这不也是没办法的事吗!守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哥哥,这生意我不管谁管?书中原文如下:

“一语未了,忽见湘云走来,手里拿着一张当票,口内笑道:“这是个帐篇子?”黛玉瞧了,也不认得。地下婆子们都笑道:“这可是一件奇货,这个乖可不是白教人的。”宝钗忙一把接了,看时,就是岫烟才说的当票,忙折了起来。薛姨妈忙说:“那必定是那个妈妈的当票子失落了,回来急的他们找。那里得的?”湘云道:“什么是当票子?”众人都笑道:“真真是个呆子,连个当票子也不知道。”薛姨妈叹道:“怨不得他,真真是侯门千金,而且又小,那里知道这个?那里去有这个?便是家下人有这个,他如何得见?别笑他呆子,若给你们家的小姐们看了,也都成了呆子。”众婆子笑道:“林姑娘方才也不认得,别说姑娘们。此刻宝玉他倒是外头常走出去的,只怕也还没见过呢。”薛姨妈忙将原故讲明。湘云黛玉二人听了方笑道:“原来为此。人也太会想钱了,姨妈家的当铺也有这个不成?”众人笑道:“这又呆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书中,袭人找湘云做针线活时,最后说了黛玉这么一句话:“她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她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这就说明了林黛玉绝非是个穷人的孩子!

需要提醒的是,此时黛玉的父亲早已死去。

李婶娘:薛夫人,您受累了,请您稍作片刻。

故事三:下面有请我的第三位旁证,宝玉的同学秦钟。

秦钟:大家好,不好意思,大家都知道我秦钟家是个温饱家庭,还够不上小资,比林黛玉家差了远了,书中在写道秦钟上学之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他父亲秦业现任营缮郎,年近七十,夫人早亡。因当年无儿女,便向养生堂抱了一个儿子并一个女儿。谁知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唤可儿,长大时,生的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那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因去岁业师亡故,未暇延请高明之士,只得暂时在家温习旧课。正思要和亲家去商议送往他家塾中,暂且不致荒废,可巧遇见了宝玉这个机会。又知贾家塾中现今司塾的是贾代儒,乃当今之老儒,秦钟此去,学业料必进益,成名可望,因此十分喜悦。只是宦囊羞涩,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容易拿不出来,为儿子的终身大事,说不得东拼西凑的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塾。”

秦钟的二十四两学费竟然还得东拼西凑!可见也是穷到家了!

但在秦钟死时却有这么一段文字:

“那秦钟早已魂魄离身,只剩得一口悠悠余气在胸,正见许多鬼判持牌提索来捉他。那秦钟魂魄那里肯就去,又记念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有留积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因此百般求告鬼判。无奈这些鬼判都不肯徇私,反叱咤秦钟道:“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

穷人秦钟竟然也有三四千两银子的遗产,还不算那些家业什么的不动产!

李婶娘:好了秦钟同学,也请你先下去旁听一会。

故事四:下面有请我的第四位旁证,宝玉的奶奶贾母。

贾母:嗨!大家好,你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既然来了,我就少说两句吧。

不是有这么一句俗语么:“人有什么都好,千万别有病,没什么都行,千万别没钱!”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