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封信 用无为而治的眼…_给宝贝女儿的信_奇书网
返回

给宝贝女儿的信

首页
第三十七封信 用无为而治的眼…(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真是把我气死了!这样的话说出来,换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要再次辞职以维护自己的尊严的,可是我这次就是熄火,不说什么了!说我吓唬就是吓唬吧,反正已经没有辞掉,反正已经是失败了,即使再去也没什么意义,只能这次总结经验教训,下次一把通过。

然后老板给我商量现在有一个任务让我接过来做――一个比较艰难又比较容易被客户集体抱怨的工作,比以往的更艰难。

我想了想自己的无奈,只好说好吧。

老板又说把这个工作任务量增加一倍,以适应我的级别和待遇。

我说:“我不同意!您知道吗,当我答应您接着上班,就代表着我不能离开这里,内心中有多么的痛苦吗!”

老板接着我的话说:“你不能走,我内心中也是很大的痛苦啊!”

然后我们两个对着互相看了半天,都大笑了起来。

我说:“您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说明您是非常想要我走呢,可惜我走不了,也让你们老板受罪了。”

老板笑得哈哈的,解释了之所以这样安排,还是因为我前阵一副一定要辞职的样子,耽搁了整体的计划,现在只有这样的岗位可以安排。

我倒不是怕岗位,反正还有什么比大声说辞职结果却不能离开的情形更糟糕的呢!哈哈。反正也走不了了,那就先好好工作吧,以后有机会再说。

我说:“这个岗位这么艰难,被抱怨的几率是百分百。我对您的决定表示郑重的质疑!”

老板说:“我对我的决定深信不疑!”

最后老板又说:“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我说:“求求你们了!能不能不要再问这个问题了!再问,我就当作您是故意在揭我的伤口,故意看我内心中的伤口流血故意要看我痛苦不堪的!”

老板说:“好,好,不问不问了!那咱们可是说好了,以后不能再改变了啊!”

就这样,我不但没走成,还接了一个更加艰巨的工作职责。

说了那么多,现在我才要给你提到今天的主题“无为而治的意义”,这正是我这样员工五年前就想辞职的原因,也是我和我的老板这么些年来一直交流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之所以要辞职,不是我不爱我们公司,也不是我不喜欢我的工作,不喜欢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而是我不适应我们老板这样的管理模式;之所以想离开,不是我不喜欢这个地方,不是不想让自己的能力都发挥出来,而是真的对于这样的具体到人具体到细节的磨砺方式厌倦了。

我想睡觉,每天都在想睡觉,这个问题是我除了工作以外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可是每天不能这样睡觉,因为我一直都在焦虑和担心:几号的几点几分有什么工作没有完成,几点几分有什么事没作对,几点几分是什么工作的最后期限,几点几分得去做一个反馈学习,几点几分要做什么,让我很辛苦得担心着…….。

担心一些不可预测的结果,果真是很痛苦的事情呢。

凭心而论,我们老板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能力的领导,任何大风大浪都能挺过来,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让我很服气的老板之一。然而,我和她之间唯一的矛盾就是:她完全不知道‘无为而治’的道理,总是喜欢按照她的方式来刻意培养一些有能力的下属,而且都是具体的细节型培养。比如具体到用什么样的事情来磨练我的某一种品质,以至于让原本自信的我,总是在某一个方面磨砺过后反而变得迟疑不前了。因为她只是对我进行磨砺和提供选择题,而我把选择项的abcd都选一遍也都不对,总说得自己摸索,让我再自己思考为什么都不对,想办法自己寻找答案,然后我就在这样的栽培过程中不停得换岗位换工作内容。稍有微词,她就一句话驳了回来:“你怎么不知道感激呢!”

其实我就是一个喜欢这个事业这个工作的头脑很简单的职工,只要给我一个工作一个命令,我就干活去了,可是这么多的智力题脑筋急转弯,让我晕头转向的,也劳累不堪。

仔细看看,她也不是只对我一个人这样,对其他的下属也是这样的,她的原则就是谁有能力重用谁。可是奇怪的是,有能力的人都被重用得急躁不堪,而有些人明明和她形影不离的,应该是好朋友的,却从来不用磨砺,只要几年如一日得做着重复的工作,就能和我们辛苦变换的人拿相同的薪水,这是让我们这些被重点培养的人最崩溃的地方。

看看老板自己,也是累的晕头转向的,疲惫不堪,因为她越是怕出问题就总是被问题包围。一心想把工作做得面面俱到,可是又都是火烧眉毛一样得杂乱不堪。我曾经尝试给她沟通,可是作为她身上唯一的一个瑕疵就是从来没有一次能够听我说完一句完整的话。

倘若她能听我说完我的话,我会告诉她:

第一,我真的不想做老板当领导,尤其是看着她这样辛苦做管理工作以后,让我对于一个女领导所要受到的压力彻底恐惧了。如果条件许可的话,我更愿意做一个最底层的快乐小蜜蜂,和周围的人一样认真得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是每天不停处理蹦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着帮助不同的人修正不同类型和级别的错误。

第二,我真的不聪明,这个是事实就不要在怀疑了。之所以我能做到很多的事情,不是我厉害,而是我得到了家人、朋友、同事和师傅们的信任和帮助。每次遇到什么问题,只要能帮我的人,都竭尽全力帮我,所以才会有很多闪耀的成绩,而我做的,就是坚定信念不动摇而已,这是获得人心和吸取力量的主要原因。

第三,我真的不是非要刻意做的很完美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力量。事实上,如果老板肯多一分信任的话,就会发现我们某个地方出来的人,都是以做事认真执着而出名的,这是我们师傅多年来培养我们的优秀品质,我为自己能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能力不变而骄傲无比。可是领导误以为我以做事完美而自娱自乐,所以加重工作任务。这让我很难解释清楚――为师门发扬光大的信念会让任何一个平淡无奇的人力量无比的。

第四,我真的不喜欢她的刻意栽培。我这个人恩情看得很重,对于师傅的培养,我都铭记在心。可是对于老板这样高强度栽培,我总是感觉痛苦万分,又不敢说‘不’。这次我终于大声说了‘不’,却没能潇洒得离开这里,真是郁闷得要命。

第五,我真的希望她能听我把话说完。她要是不这么喜欢打断我说话,我也就不会这么不想和她交流了。

第六,我真的想走,也真的想离开这里,但绝不是因为和她怎么样,而是我自己想换个方式来生活和思考,想跳出这个环境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十年经历,有哪些是有意义的。

……。

哈哈,可惜,这些话,我只敢在这里没人的地方才说出来。当着老板的面,就是给我一百个一千个熊心豹子胆,我也不敢哼出一声自己的心声。有谁敢和老板说心声呢,不想活了,是不是?

知道“苛政猛于虎”吗?知道这里面的‘苛’字是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你一定会说‘苛’是严格的意思,哈哈,错了,苛字的意思是“过于具体”的意思,也就是说:不要给老百姓过于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就不能做出过于细节的制度。中国在管理模式上最精华的理论就是“无为而治”了,通过提出目标,让各个部门和职员以目标为前进方向,至于管理细节就不必过分关注,给予下属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吧。

无为而治,就是相信下属一定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领导需要做的只是提出前景目标,让下属去实现就可以了。到了一定期限,进行聘期核算就可以了。相反,领导管理的越细致,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领导制定的计划越详细,惩罚的力度越大,破坏制度和计划的人就越多。

当然很多领导说“无为而治”是很难实现的:如果没有严格的制约和监督,就会各自为政。汉代的无为而治,不也最终出现割据的祸害吗?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制定的目标切合实际,制度基本完善,赏罚能够分明就可以了。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想混日子拿钱的人终究不多,以我的理解和观察,这个社会,依然是以靠真本事吃饭为根本的,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愁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所以每一个有工作的人,如果给予“无为而治”的空间和信任的话,各自为政的情况不会成为主要潮流的,即使出现,作为一个公司的职员,应该被违反的规章制度给炒鱿鱼了,哪还能形成一种派系的割据势力,以至于让老板们坐卧不安呢。现在去一些大型知名的企业去看看,无为而治和目标式管理模式肯定是随处可见,并成效非常好。不管社会发展到哪一步,给予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已经可以让每一个员工奋发图强又自我约束了。

比如说我们,不能称之为没文化的公司吧?我一直称我们这样的单位为公司,是为了叙述方便,而不会牵扯到同行,或者引发什么争议,但是以我们的知识背景和人文素质,出现混日子的、各自为政的情况应该不多的。只要领导指明要攻打哪个山头或者高地,相信大家都会齐心合力做到的。

这些年来,正是过于细节化管理,造成了我这样一根筋似的下属疲惫和厌倦,本来我可以做的更好,可是一想到是不是又会因此经受新一轮的磨练和考验,心里就顿时灰暗一片了。

所以,孩子,多用“无为而治”的眼光来看世界,就能看清事务的本质了。有些时候,人际关系紧张,不是两个人的性格出现巨大的冲突,而是在无为和有为的理解方面出现了偏差而已。不管是有为还是无为,如果最后想明白都是一个前进方向和目标,就能真正放下架子,实现和而不同,实现无为而治的恬静和谐了。

如果以后你有幸能做领导老板之类的,那真的太好了!说明我们能力很强,得到认可,妈妈为此开心好骄傲,但一定记住――给切实可行的目标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方式即可,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管,让大家自己约束自己。

如果以后你和朋友交往,也最好保持一种无为的方式。不要提出过多具体的细节要求,来不停考察和验证对方是否在乎你,而是目标型计划和相处方式,才能做到君子和而不同,淡然相交。提出的要求越少,得到的幸福和快乐就越多。

如果以后做了下属,希望你能尽早学会无为而治的理解方式,这样你就会明白几个道理:

一,职场里永远没有多余的人,每一个貌似没价值的人,其实不一定在什么场合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场里永远没有看不明白的现象,不管什么问题,用无为而治得眼光来分析,就会马上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了。

这是我这次辞职失败后的领悟,也算是认识上的一个质的提高,也终于明白了我和老板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在哪里,同时也从另一个高度看清了各自的问题所在。所以这就是最珍贵的人生财富,写下来让孩子们分享吧。

好了,现在真的困了,写到哪都看不清了,改天再谈吧。

我先睡觉了,然后把要接的工作做个调研之类的,看看我可能面对的问题是什么。不用问,也不用怀疑,在我着手这个工作之前,一定要向我的师傅们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得到师傅们的指点和帮助,才能做好这件事情。至于辞职的事情,这真的是我的滑铁卢战役,至少我得把自己关到岛上好几年,才能蓄积力量再来一次,希望下一次就不会这么丢人现眼了。哪有象我这样辞职的人,到任何部门任何领导面前都是不同意,迅速就把我打发走了,惊动了所有的阶层,最后我依然得重新开始工作!唉,真是丢尽了面子又郁闷到了极点!

祝愿宝宝以后能好好工作。

妈妈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