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徼。
<老子>
许多时间以前有一个被记做老子的人---或者说,许多年以前人们以为是一个叫做老子的人,写下了一本只有5000字的书---无论怎么我们真切的看到一本玄之又玄的<道德经>!他讲有无,可是说起无的时候,觉得就象面对老子本人一样无话可说.如果我说"无,就是整个宇宙什么都没有",既然说了没有那么一定对应了一个有,有在否定的同时产生了!然而,把嘴巴关掉,彻底的死寂,那么天地之始呈现了:无.然后,无中生有.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也许唯有佛说:不可说.这样三字可以解释老子的无.一切皆为虚幻,受想行识皆空.
1.人之间不存在爱.(这个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电视剧一般.)
2.道德是由于人的无能.(使人们服从道德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奴性,虚荣,自私,阴郁的热情,听天由命或孤注一掷.)
尼采语录
尼采重估一切的价值,更世俗的追寻了世界的本相.最后的结果仍然是"人生只不过是一个既痛苦而又无聊的过程而已".始终无法给予生命活动一个意义.反而否定了无能的人类.
------
没有谁去跟老子舍利子以及尼采比较智商的.老子把所有人间事道事无巨细的说完了,剩余的都是废话了.舍利子把智慧演化到不生不灭的死寂,然后个别好事的佛一直企图普渡大家.尼采的话也许刺耳了些,因为他的说话更贴近生活.
纯粹思辨的时候,没有谁能够可以和以上大师辩论什么的.可是我们只能够活在"有"的境况下,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的得失错漏,都永远好似真切的缠绕着日子.我们认可大师的同时心甘情愿的选择(或者不自觉的)愚昧的纠缠,无论我想吃一个苹果的愿望是多么的愚昧且无聊,我承认我的确想吃一个苹果!我说,对于我来说吃一个苹果是真实的.同时,让智慧见鬼去吧!
这个时候,我想,孔子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更适合人类!(这里引用的这句,我一直觉得有问题,待纠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则,预定了人的变化!
我说,我要在这里寻找人.
------
绝对的黑暗或者绝对的光亮,其实根本就不需要色彩.有风了,把平静吹起了,荡漾在心里.也许面对绝对的空无的时候,不经意的刹那,一个面对者出现了,心内激荡的时候,就有了风,然后把一切都吹乱了.
乱了.
完全的赤黄色.蔓延到天的边际.掩埋掉所有的目光.然后,一点的晃动,原来是洪水!波涛迅猛澎湃起来,轰鸣的声音震聋耳朵失去声响.
拉近一点点的浪花,似乎里面漫卷着残破的大楼.繁华世事不过一颗浪花里设想.
没有太阳星辰.所以也无所谓时间.
洪水就是全部.山川鸟兽或者只能够去水的那么一点的混黄里面寻找.
关于洪水的见证人,我们说是老姬!老姬说是鬼童.
-----
老姬遇见鬼童的时候大约是这样的:
昏黄的天空,昏黄的大地.滑稽的太阳斜斜的挂着,说是又一个夜晚要来了.
大地十分的扭曲.根本无法区分高地和低洼.反正老姬走过一点就算是一点,走了10天或者1010天都没有区别的.
老姬很狼狈.据说当时他身上有那么一块遮羞布.不过这个时候无所谓狼狈,疲累和饥饿都没有意义了.
在遇见鬼童以前,老姬一直在猜想自己在什么地方.
按照观众的目光所见,我们可以这样推测他:1,去城里赶集,碰见一个发达了的旧相好,给他买了妻儿喜欢吃的鸡屁股,美滋滋的走着看吆喝的时候,撞上一个瘪三,瘪三揍了他一顿.他捂着脸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裤裆里藏的钱早被偷了.于是他很委屈很慌张的回家.心里盘算着怎么应付妻子的数落.2,他在银行上班,今天早起忽然想拿些钱花花,于是他轻易的拿了.可是他不知道怎么逃跑,也不知道怎么花钱,害怕警察在24小时抓住自己,他就把钱埋在一个破了2年的井盖下面,把自己整的具有乞丐的形状,然后开始逃亡.3,他根本就是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低能儿,在乞讨的路途,却来了一片不毛之地.4,他是一个行为艺术家...
我们按照他当时的情形可以给予他任何身份!但是事实只能够是这样,他是老姬,他一直走着,在黄色的地域里.他不知道怎么了,他曾经给予了自己许多设想,都无法成立,最后,他认为是自己死了,在去阎王爷那里报道的路途.然后他就无聊的回忆自己生前的事情.
-----
老姬遇见鬼童的时候激动不已!老姬大叫:人啊!终于找到了!
鬼童却面无表情的问: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