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李梁氏天未亮便起了来。并且吩咐到家里的使唤在家中所有能胜水的地方各扔一枚铜钱。厨房里的厨子们正忙碌着。李梁氏一一打了赏钱。管家李三走了进来“少东家起来了”李赵氏点头示意知道后。简单安排了及句便随他走出了厨房。走向景泰阆。刚进一进院,便见李景开从屋里走了出来。李梁氏打量着儿子,一件苏绣的大褂正好合身。千层白底鞋配在这褂子上倒像是天生的一套物件。“娘”景开见母亲正打量着自己,倒觉得有些不够自在。李梁氏见儿子喊自己。便走了过去。“景开,来随我进屋。娘有事情要交代你”说着便走进正房,景开紧跟着母亲也进了屋子。“景开,周家与我李家世代有交往,这周家虽比不上我们李家,却也是太谷的名门。”李梁氏接着说到“今天,让管家和你去周家,你不可大意,一切听李管家的安排”景开点了点头。吃过早饭后李梁氏和景甜便送景开出了大院。毛恒牵着马车在院外候着。见景甜出来便走过去逗其开心。李梁氏安排丫头们把聘礼装上了马车。并吩咐管家在细细检查一便。看有无落下的。毛恒在一旁帮忙,时不时的对着景甜做着鬼脸。李梁氏乘着半茶的工夫,对儿子又是一阵交代。一切妥当。李景开别了母亲,和毛恒和管家便上了路。
幽幽古道,一片片的枯草随着黄土地的季风摇摆着。景开望着窗外。远处,一羊倌高歌着信天游。毛恒边赶着马车边啃着景甜给他的火烧。一口口的啃着带劲。李管家可能是起的太早的过。依着马车便打起了盹。
太谷周家大院阁楼。周家小姐玉英坐着梳妆。镜子里一张白净的脸格外清秀。丫头喜儿帮其梳着辫子,见玉英嘴角时不时的漏出笑意。也跟着乐了起来。周家老爷闭目坐在大堂。桌上的鎏金西洋钟响着清脆的滴答声。
周家管家快步走进大堂。笑着说到“来了,来了”周老爷满意的点了点头。“上茶了吗?”
“还没有,我这就去办”
“慢着”周老爷赶忙叫住管家。“别上”
管家有些不懂。“那?”
“先凉他半个时辰”周老爷端起桌上的茶喝了口接着说到“让我看看他能不能沉的住气,这做买卖气量一定要大。”周老爷接着闭目养神。
周家大院。客庭里景开端庄的等侯着。毛恒有些不耐烦。时不时的夸过窗缝望着里院。李管家一一看着客厅里的古玩摆设。全然忘了一旁的景开。独自沉静在欣赏中。
“走”周老爷叫起管家,一行出了内院。走向客庭。
“来了,总算来了”毛恒喊到。景开赶忙起身收拾了收拾衣服。
周老爷笑呵呵的进了客庭“真是怠慢了,怠慢了啊”
毛恒一看这不是去年去过李家的周家掌柜吗?“周掌柜。你家老爷怎么还不来啊”周家管家赶忙更正“这就是我们周家老爷”
“他不是周扒皮吗”毛恒不依不饶。景开也想起了这位周掌柜。
“这是我们周家老爷周启福”管家解释到。一旁的周老爷捏着胡子,笑着看着景开。并从头打量着景开。胜似满意的点着头。景开似乎有些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管傻傻的立在那里。
“看茶”周老爷一声令下,丫头们便上了茶。
坐后李三管家便和周家提起了提亲的事。这不说。周老爷心里也自然明亮。去年他去李家一是出于礼数。二嘛。早听说李家景开东家为人做事没话说。李家被他打理的有条有续,只是一直没机会见识,趁着今日去看看李景开的人才怎样,为玉英寻思一如意郎君。见景开一表人才,又很谦和。将来必能成大气。便去见了李梁氏。
“这五月来聘如何”周老爷说到。
“只是怕日子。和八字怕不和啊”李三明白这李家向来是看重周易的。日子的事情必是要请示老夫人才能决定的。
周老爷示意管家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八字“我已经算过了。五月十五中端午是好日子,也最合他们的八字。”管家把八字交给了李三。李三打开看到纸上确实写有大吉两字。满意的点了点头。
“景开。意下如何?”周老爷问道。
“一切周老爷做主”见景开这样说,周老爷自然高兴,乐呵呵的点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