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阅读_极品乡村生活_奇书网
返回

极品乡村生活

首页
第7部分阅读(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东西放在坟头上,当然只放爷爷,太爷爷,祖爷爷几位。李山看着李峰疑惑不解的样子,轻笑着说,李家一脉传于三百多年前,那时战乱避祸再次,祖上是做过大官儿。这些是几百年留下的传统习俗。

这些,李峰还真不太了解,不知道有没有族谱一类的东西,李峰想着,看着左右杂草树枝清理干净。插上“标”算是提前标记上身份,李山,开始上香,两束香祭祀山神土神保佑祖先家宅安宁。

李峰手里的香火才是自己老人受用的的,上香,倒酒儿,烧纸钱,纸钱每个坟头放上二叠,李峰照着李山的样子,画个圈圈,说明这里是有人的,祖先凭着“标”到阴间官府领钱,至于“包”已经烧过去了。

圈圈的另一层意思保护钱财不外漏,免得孤坟野鬼惦记,这些也是山里人重视香火延续的一个原因。没有后人拜祭,做出“标”“包”自己在地府不过是孤坟野鬼,连个身份都没有啊。

李峰此刻有些明白二奶每次说起祖先,脸上的黯然之色。人啊,心里不安,或许今天看来有些迷信,不过能寻个心中安乐,有何乐不为呢。李峰此刻神情越加的认真严肃了,古人留下的文化传统其实真的有好的,益处的一面。

李峰拿起自己采的野菊花轻轻放在奶奶墓前,虽然自己已经记不清奶奶,可是从张兰说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老人生前对自己多么疼爱。逝去的不仅仅是浓浓不舍,还有亲人的怀念儿。

上了香,话了纸,李峰帮着李山解开鞭炮,放鞭炮儿,山里人原是兴着的。如今年岁倒是没有什么加上驼峰岭本来就是少树林的,倒是不在意这些。李峰沿着爷爷,奶奶的坟头,围成一个圈圈,留着酒菜,点燃鞭炮。

青烟升起,山岭惊起飞鸟,噼里啪啦的一阵,化成平静,李峰恭恭敬敬随着父亲李山磕了三个响头,拍拍身上尘土。清明做好了,劈了树枝,开了路,插了标,上了供,烧了香,化了纸钱,放了鞭炮,磕了响头儿。自家的清明,李山带着儿子,带着李家的香火延续儿。回来了,张兰早早的做好了早饭,米粥馒头青菜,闷豆子,简单爽利,李峰一家很快吃完早饭。

张兰又忙了起来,明天是清明节,又名寒食节,相传春秋时代,晋文公流亡他国时有一次饿倒,大臣介子推从腿上割下肉烤给重耳吃。历尽艰辛后,晋文公封赏了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独忘了介子推。待人提起,晋文公内心十分不安,派人去请,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寻山无果,听进了一个馊主意:放火烧山。没想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逃出来。火灭上山,赫然在一棵大柳树下发现介子推和母亲竟抱树烧死了。第二年,晋文公祭奠介子推,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晋文公便把这一天定为了“寒食节”。

实际“寒食节”是源于古人因季节不同,用不同的树木钻火,有改季改火之俗,换新火时,当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总而言之,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人们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后世随着时间的迁移,逐渐把寒食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寒食节吃啥呢?历史上的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狠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寒食节的食品到现在大多已经失传,但也有一些流传至今。

如今,张兰正是要做本地清明节必吃的青团子,青团子做起来不算复杂,但是颇会功夫。青团又叫艾团子,艾草儿俗话叫又名青,所有用艾草做出的团子叫着青团儿或是糍粑儿。李峰帮着把泡了几天嫩艾悠的向着家里走。快了惹人怀疑不是,走到院外,看着张兰,刘月,林大伯,李山几人全聚在菜园里。

自己家的菜园,说起来,越加的旺势,看着人人羡慕,别说看看,手臂长的豆角密密麻麻,水嫩。红灯笼西红柿儿,压得枝条断,张兰做了不少竹支架,看着喜人,茄子修长,紫旺旺泛着荧光,韭菜根根小拇指粗细,一掐一股水,青椒不说了。细长丝瓜从房檐耷拉下来挨着地三四米长,往年二米多都很少,今天普遍二米除外。

老人看着如此喜人的场面,笑声没听过,刘月别看是保姆,其实真正意义上人家是护理师。月工资上万月儿,真正城里人,学习护士出身,哪里见过这些。张兰一说摘菜,刘月赶紧跟着,连着老人也想看看,这不出现如此场面。

李峰提着鱼,喊着张月出来侍弄,自己摸着一个西红柿大口的啃了起来,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额。

“洗洗啊,这孩子。”刘月看着,笑说道。

“没事,这些没打农药。”张兰拉着刘月,摘了拳头大的西红柿递给她。李山这边也是如此摘了个熟透西红柿递给林成栋,刘月看着这么大本想说什么,老人摆了摆手,刘月张了张嘴。

“试试,挺好吃。”张兰笑呵呵热情招呼,让刘月有些抹不开面子,看着李峰与林成栋吃的津津有味,小小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大口吃了起来。可不是,如今如此地道的西红柿可是不常见。

“还是山里味道啊,城里那些柿子没个味。”林成栋吃完一抹嘴,感慨道,边上刘月连连地点头,可不是城里柿子多是催熟的,那里有这般天然酸甜的味道啊。

…………

名窑在这里谢谢各位点击,推荐,收藏,昨天说的加更,今天补上,呵呵,晚些,十一点左右第三更儿,清明回家看看,有什么吃的,发在建议楼让大伙尝尝。

第二十六章村里城里人

清明过后,李家岗村民发现一件奇事儿,李峰家多了一位城里老人。不少人觉着好奇,一个城里人怎么山里住下了。

这位老人正是清明过来拜祭一下老朋友林成栋,人老了,总是想起年轻的时候事,人儿。这不住下来,也是想着看看年轻工作的地方,看看自己手里出来的大坝,看看山水。至于刘月早早被老人打发回去了,住在李峰家倒是不错,李峰这一大闲人,陪着,李山,张兰忙着倒是不用担心。

几天下来,林成栋越加喜爱这里小河流水,绿荫藤蔓,鸡鸣鸭叫,躺下看看蓝天白云却是难得幽静。

“林伯,今天天气好,我们出去逛逛。”李峰新房已经开始装饰内部地板,墙面。看着要不了两天新房就要建成了。这几日,每每过去看看,陪着林成栋下下棋,聊聊天。悠闲自在,没事沿着村口溜达一圈,或是到河边的摸个西瓜回来吃。如今西瓜熟的不多,只够自家吃的。

老人舒服躺在竹椅子上,颇为自得,微微睁开眼,怀里抱着毛球,看着边上李峰。“去哪?”

“你老不是天天嚷着上山,今个正好,我们去狮子岭。”李峰说的狮子林离着村子挺近的,山势坡度小,适合老人攀爬,不像李峰上次去大坝走的山道,满是荒草藤条,时刻注意脚下儿。狮子岭多是青石,比起驼峰岭,干净不少,李峰想着这会儿去看看,离着二三里趁着阳光明媚,踏青儿,看看山水。

两人沿着田间小路,可能前几天细雨,路还有些细润,路边水沟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沟儿两边的路埂满是黄绿的小草,远远望去黄绿一片,满山绿油。不时水鸟飞过,李峰特意做了竹子的拐杖。老人有些倔强,不喜人搀扶,李峰小心翼翼引路,肥仔扑蝴蝶,毛球不时划拉点吃的。嫩芽不少,便宜它了,李峰看得多没太留意,倒是身后的老人时停下来看看。

“你老看什么呢?”李峰走走停停,回头看看老人,虽然说李家岗田埂比较宽,不过事情难免。看着老人蹲下,李峰有些好奇,走进一看,一拍脑门,自己还以为什么呢。原来是是绒毛草啊,容貌草的花朵黄黄的,看着有些像野菊花儿。做青团的辅料,加上味道好些。满山遍野都是,不知道林伯看着如此入神。

“没什么,想起一些事。”老人娓娓道来,原来过去绒毛草是做药草来着,有化痰止咳的功效。老人曾今用过,效果不错,如今看着鲜嫩的绒毛草,心里回忆起当年岁月。人老了总是喜欢缅怀过去的岁月。

“林伯,你看这田地花花草草这么多,你老怀念的完嘛。”可不是春暖花开的季节,田埂,路边,水沟二岸,左右花花草草,五彩缤纷,看的人儿眼花。老人笑着摇头,扶着竹拄拐站了起来,这几天身体眼看着好,老人越加喜欢这宁静小山村。

“肥仔,回来。”李峰看着灰色影子窜出来,一溜烟跑了个没影,野兔子啊,可惜自家的小狗,颠颠的跑过去,只能吃人家屁股灰。看着肥仔垂头丧气的样子,不说李峰,连着老人也觉可怜兮兮样子挺是可爱,别说兔子跑,不跑这般没兔子大的狗狗拿人家也是没辙不是。

两人吹着和煦的春风,漫步在满山的花香中,老人看着李峰摘着一朵花,去掉花蕊,哈了口气,放进嘴里轻轻咀嚼,美美的样子,心里疑惑这花还能吃生吃啊。

“你娃,怎么学着毛球生吃花草来了。”林老一路看着毛球不时找些嫩芽吃,笑呵呵说着,毛球听到别人叫自己,唧唧叫着跳了过来。

“呵呵,这些是映山红,你看大半山坡都是儿,你试试,有些酸儿,挺不错的。”李峰小时候常看着别人没事路过摘一朵塞进嘴里,跟着别人学,可惜连着花蕊,连吐了几口。引得不少人笑话,最后问了才知道,映山红花瓣可以吃。味道倒不是多好,有些淡淡酸味,至于哈气,听着大人说可以吹去毒虫爬过留下的毒。

“映山红,不就是杜鹃花嘛?没听说这花可以吃的啊。”林老学着李峰的样子,掐掉花蕊,哈了一口气,扔进嘴里,咀嚼两下,吐了出来,惹得李峰哈哈哈大笑,看来不是自己第一次不习惯啊。

“什么味,有些酸。”老人没好气的白了一眼李峰,让这李峰拿出数码相机,拍了几张照片,这里地方不错,山坡上满是映山红,坡下黄绿色花花草草,难为这小子这么个好地方。

“不错。”李峰拿着相机给林老看,老人看着自己满脸红润,笑着样子,点了点头,歇息了一会。沿着高埂,不过是一米多,两米宽,左右都是大树,流出一条山道,这些树遮天蔽日,走在下面颇有些味道,小路蜿蜒而过,李峰两人走走停停看着迷人景色,陶醉其中。

“咦,好东西,林伯,要不要尝尝啊。”李峰走过刺藤儿,看着嫩嫩的刺尖儿,一下来了兴趣,这些刺尖剥掉皮,酸酸甜甜,可是曾经最爱,李峰拨了一根咬了一口,不错还是那个味。看着后边的林老,举着摇了摇,笑问道。

“你这孩子比毛球还贪吃,这东西能吃吗?”虽然嘴上说,看着李峰吃的津津有味,嘴角抽动儿。

“您试试,这次绝对没跑的。”李峰找了根嫩芽,拨开皮递过去,林老半信半疑的咬了一小口,还别说,虽然有些清气,酸酸甜甜倒是不错。

看着林老点头,李峰颇为自豪,山里人走哪吃哪,呵呵说的一点不错儿。这不,不远的地方发现笋子了,这些笋子不大,小拇指般粗细,挺嫩的。李峰看着眼热,想着中午凉拌吃,带着林老撅着屁股,侍弄半天,装了大小袋子,大半斤,够一盘菜儿。林老刚开始有些厌食儿像个孩子似的,平时吃的不多,爱好清淡味道,正好当盘菜。

两人走走停停,知道十多点,还在路上晃悠,连着狮子岭边没沾,最后两人一看时间,算了吧,提着袋子晃晃悠悠的回来了。张兰两口子一听,乐呵,这两人倒是,游山玩水,你说连个地方没到就回来了。

午饭后,李峰陪着李山去桃林看看,左右的房子已经接近完工了,青石板路怎么铺法子。李峰要给个说法,人家照着做不是,其实挺简单的,两米的路基,铺整齐,李峰没留着空隙。以后可能走个小车什么的,这一说倒是简单,这些全是老工匠,手里的话做的地道。

眼看着新房落成,如今着空间的广告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些让李峰失望儿。没法子,事情急不来,这几天李峰看了看空间,里边鲫鱼,黄鳝,鲤鱼眼看着出鱼子儿,小鱼苗有了,看着长势比外边快上不少,李峰想着不行,自己喂养黄鳝,鲫鱼,赚点小钱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着房子建好,自己收拾一下池塘,水沟,做好塘儿。以后有个说法不是,猛地出了鱼,吓着别人,再说,虽然泉水比较有效果,可是不逆天,最多提高鱼苗成活率,缩短三分之一的成长期儿。这些还是需要大些的地方,如今泉水也不过几十多平米,离着灌满原有池塘差的远呢。

李峰想着这些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解决的,自己慢慢来。溜达着看了一会,回去陪着林老散了两盘棋。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