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听了以后,苦笑一声,道:“我何尝不愿如此呢?但我心里清楚,如果那样做,虽然你可以平安无事,但我却一定会被别人所杀。我虽然比你年老,但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还想再多活几年。”
费无仁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杀手,竟然喜欢“动口不动手”,他暗想:如果每个杀手都是如此,江湖上就可以少很多血腥了。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幻想,如果那样,江湖也不再是江湖,而是君子之国了。
费无仁道:“既然如此,咱俩可以装模作样,拆上几招,然后两人都安然无恙,你看如何?”
老头也挺高兴,第一次和被杀的人商量怎么打,他心想:人人所言费无仁为人精明之至,我看,简直是三岁小儿!想到此处,他答道:“好!动手吧!”
他一边说,一边已经出手,手中的“飞镰锤”抢了半个圈子,铅锤向着费无仁的脑袋砸来。
当场不让步,出手不留情。这是江湖上的原则。
费无仁当然也知道。
在他和老头说话之时,一直暗暗观察老头手中的“飞镰锤”。
他暗暗估算,“飞镰锤”的铁链长度大约是一丈三尺,镰刀长约二尺半,铅锤约重三十斤。
铅锤不大,看样子也不算重,然而,抡起来力气增加不下十倍!
费无仁不敢用枪硬接,他知道,锤棍之将尚不可力敌,更何况是抡动如风的“飞镰锤”!
他低头躲开铅锤的袭击,但仍然感到了逼人的劲风!
老头不给他喘息之机,铅锤刚刚收回,镰刀又当胸袭来,快如闪电。
费无仁不由暗暗佩服老头,他知道,软兵器难练难精,能将“飞镰锤”练到如此娴熟的程度,不但威力惊人,而且招招连贯,浑然一体。确实是难得的高手。
费无仁不敢阻挡,只好跃到一旁,避开了镰刀的袭击。
刚刚避开,又听到身后金刃刺风,原来是镰刀从背后而来。
费无仁跃到半空,一招“雄鹰博兔”,从空中向老头刺来。
他心里清楚,“飞镰锤”的特点是有一丈长的铁链,适合击远,但短于击近。自己从天而降,正是扬长避短,给老头以致命的一击,他未必有办法对付。
老头看到费无仁跃到空中,身体与大枪完全平行,人枪合一,从天而降。心里也不由佩服对方的反应。
但他却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使劲一抖铁链,镰刀由下至上,一招“倒霹乾坤”,向空中的费无仁撩去。
镰刀虽然不是宝刀,但是由百炼精钢所制,再加上其凛冽之势,如果碰上费无仁,势必能将他一斩为二!
费无仁武艺再高也没有办法,他的大枪只长五尺三寸二分(见第二十八章《朱丹青》),比对方的兵器短了许多。自己的大枪还未刺中对方,就势必先被对方的镰刀斩为两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