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道路上犹豫、徘徊,试图寻找一块属于她的领地,一块净土。这个时候,艾利森来电话,邀她吃饭。过去秋爽总是找理由拒绝,但这次,秋爽答应了。
艾利森先生对爱情的追求和执著,令人感动。女人总是要嫁人的。秋爽想,艾利森还可以……应该接受,还给自己下了定义:弃暗投明。
艾利森把约会地点选在了一个喧嚣的酒吧。一般情况下秋爽是不会去这种地方的,但她还是去了。因为艾利森喜欢这种地方。秋爽想,既然接受艾利森的邀请,那么就该适应艾利森的生活习惯。再说,什么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这有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秋爽又想到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开明的、有章节的。她想自己独身这么多年也该改变一下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了。
艾利森提前来到酒吧的一个角落里,等候秋爽的到来。秋爽按时赴约,这让艾利森很激动。他一看到秋爽款款地向他走来,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张开双臂,仿佛要把秋爽抱在怀里,但他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欲望,改为鼓掌的动作。等秋爽走近他的时候,他幽默地说:“我的女神,你终于来了。”
艾利森把菜单递给秋爽,秋爽又推了回去,秋爽说:“中国有句俗语,客随主便。你点你点。”
艾利森当然高兴,他点了几个小菜,要了杯白兰地,给秋爽要了杯红酒,问秋爽:“怎么样?”秋爽说:“很好。”艾利森的谈话很直接,开口便说,他这次请秋爽,目的只有一个,他们法国人从来不会绕弯子,他是向秋爽求婚的。秋爽恬静地笑了,幽默地说,中国的习俗,应该是先征得父母的同意,然后才告诉女孩子。艾利森认真起来,迫不及待地问什么时候去见令尊。秋爽说,那要看他心诚不诚。艾利森风趣地说,他在法国读书的时候认识一位中国诗人,谈到过东方美女这个话题。他之所以到中国来发展,主要是因为他了解中国的古文化,是一首诗把他引到中国来的。秋爽惊讶地问是什么诗?艾利森结结巴巴地背给她听:“中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再往下艾利森就不会了。
秋爽不禁哑然失笑:“看来你们外国人就这么好引诱啊!”秋爽当然知道这个故事的出处,她告诉艾利森,这首诗是汉代乐师李延年所作的《北方有佳人》,不是“中国”有佳人。
艾利森随即想起来补充着:“对对对,就是‘北方’。”
秋爽说,这是中国的名诗。秋爽认真地讲给艾利森听: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艾利森听醉了,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当然,白兰地没少喝。酒酣中的艾利森念念不忘向秋爽求婚,秋爽说行啊,选个吉日,带他去见父母。碰杯酒恋爱就算开始了。
艾利森高兴,兴高采烈地举着拳头,说成功了!成功了!
艾利森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