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见他说得真切,便停止了嘲笑,静了一下,说道:“那你把地下的这些珠宝,都给我收回去!”
李延年却不从命:“东方大人,李夫人早就知道您不会收下这些珠宝。她是托你将这些身外之物代她转交急用之处。”
东方朔有点不解:“什么急用之处?我这里没有急用之处!”
李延年坦然表白:“大人,李夫人说,‘现在大河水患,急需用钱,请东方大人把这些钱用到堵河的事情上去吧!’”
东方朔有些吃惊:“什么?李夫人果然有此见识?”
李延年点点头说:“是的,大人!李夫人自知性命难保,便将皇上赐给的金银珠宝,都分给宫女和佣人。这些珠宝是她积攒一生的私房,她让我全部交给你,说把这些东西变卖成钱,买些草包石料堵河,来赎她的前生罪孽……。”
东方朔若有所思地说:“咳!人之将死,方有大悟!这个女人能悟出这些道理,也不算枉历风尘了!”
李延年说:“东方大人,李夫人她说,她死不足惜,只担心她的儿子和她的哥哥李广利。”
东方朔正色地说:“她的儿子,也是皇上的儿子,卫皇后如此贤淑,她还担心什么?”
“大人,虽然皇后仁慈贤淑,可宫中还有刑夫人,尹夫人,她们也会生儿育女。李夫人求你给她指点一条迷津,保护好她的儿子。”
东方朔思索片刻,回绝道:“咳!皇上没能善待李夫人,心中很痛苦,很内疚,他一定会善待她的儿子的。”
李延年跪下哀求:“大人,皇上的痛苦是暂时的,一旦有了新欢,皇上就会忘记。可李夫人爱儿心切,把她一生的积攒都交给大人您,捐献治河,赎罪护儿,您就不能帮帮忙,给出个主意么?”
“这事儿我能有什么主意?你李延年不是主意多多吗?”
李延年这回真的哭出了声来:“大人!您还记得小人给你唱的《孤儿行》吗?李夫人死后,他的儿子也是孤儿一个啊!孤儿出行,孤儿命苦……”李延年居然边哭边唱。
东方朔想了想,觉得李夫人和李延年出此下策,来求自己,也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于是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授她一计,皇上可就没法解脱喽!”
李延年抬起头来:“大人,此话怎讲?”
东方朔并不答话,只是说:“你回去告诉李夫人,让她从眼下,直到她死后,决不要让皇上见她一面。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东方朔就保她的儿子终生平安。李广利也会受到皇上的重用。至于李广利将来如何嘛……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李延年将信将疑,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使命,便爬起来说:“小的代李夫人谢东方大人指点之恩!”
东方朔催促地说:“那你还不快走?”
李延年再磕一头,然后起身离去。刚走到门前,却被珠儿拦住了。“你还没谢姑姑呢!”
李延年急忙哈腰:“是,是,谢谢姑姑,谢谢姑奶奶!”
建章宫内,气氛紧张。
武帝焦急地听着桑弘羊、公孙贺和霍光的禀告。
“皇上,自从实行盐铁专卖以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最近相传董仲舒又写一篇文章,这回他在骂秦始皇,说什么秦始皇时‘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如果说秦始皇时田租、口赋甚重,那也是符合史实的,可这‘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分明是指皇上您啊。”桑弘羊认真地说。
“哈哈哈哈!”不料武帝大笑起来。“说朕是秦始皇,朕便是秦始皇了!秦始皇有什么了不起?朕以为秦始皇还不够厉害,秦始皇没有实行过盐铁专卖呢!秦始皇时只有李斯,有桑弘羊么?董仲舒自称旷世大儒,他居然不敢向朕直说,非要来个旁敲侧击,他到这个份上,也够惨的了!朕要让他知道,朕与秦始皇还是不同的,就是秦始皇焚了书,坑了儒;而朕却不焚书,不坑儒。桑弘羊,朕向你保证,朕永远不会焚书坑儒!”
“皇上,您前番命令儒学博士褚大和徐偃二人,视察各郡国盐铁实施情况。他们两个跑的地方不多,便说有的地方盐铁官营以后,盐不如私营时咸了,铁不发私营时真了,他便来个假传圣旨,让胶东国和鲁国可以盐铁私营!”桑弘羊愤愤不平地说。
“不行!董仲舒已是耋耄之龄,朕可以饶过;而褚大和徐偃是什么东西?就凭他们有顶博士的帽子,便改了朕的规矩,乱了朕的盐铁专营之法?传朕的旨意,将那褚大和徐偃两个捉拿回来,交廷尉府治罪!”武帝脸上杀机顿起。
“臣谢皇上。要是这样,臣桑弘羊就放心了。”桑弘羊满意地点了点头,恭敬地退了出去。
霍光向他看了一眼,没有吭声。
武帝焦急看着公孙贺,开口便说:“公孙贺,大河在瓠子决开多时,至今李蔡未能堵住。朕用人不当,心中不安啊。如今,只好请爱卿你走一趟啦。”
公孙贺吃了一惊,他知道堵河不是小事,担心自己难以承担。但他不能违命,只能找个借口。“皇上,老臣遵旨。只是这宫中护卫之事……”
武帝却说:“大行令之职,就由奉车都尉霍光代理。公孙爱卿,朕还有一个决定,从今天开始,丞相之职就由你代理。”自从公孙贺听他的话,硬让儿子公孙敬声娶了张次公的女儿后,武帝觉得这位老姐夫更值得信任。尽管阳石公主还在宫中,不愿出嫁,但武帝认为,公孙敬声已经娶妻,阳石公主同意出嫁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今天他便把丞相这个职务,硬是塞给了这位“既很听话,能力不大;办事认真,却没野心”的两连襟的身上。
公孙贺向来没有大的欲求,听到皇上这话,他有些不安:“皇上,老臣无德无能,决不敢领丞相这一重任!”
武帝有点着急:“公孙爱卿,如今卫青不愿出门,东方朔又要隐居,你是朕的姐夫,你不帮朕,谁还愿去效命呢?”
公孙贺后退一步,恳切地说:“皇上,让臣治河可以,可是老臣也有一项请求。”
“你说吧。”
“臣请皇上恩准,让东方朔与臣同行,一道治河。”
武帝扫了霍光和公孙贺一眼:“你们说,朕已同意东方朔隐居金马门,让他治河,他会去吗?”
霍光从容进言:“皇上,治河之事,至关重大。如果皇上亲自去请,东方大人定不会推辞。”
武帝点点头:“那好,你今天率五万精兵,先行出发,明天朕亲自到金马门,请东方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