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_白鹿原_奇书网
返回

白鹿原

首页
第109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一律谢绝,并不断地申述丈夫的嘱言。吊孝者的悲痛得不到宣泄,甚至对朱白氏不

近人情的行为激愤起来,人们不愿轻易离开便聚集起来,形成一种巨大的汹涌的气

势。朱白氏在感到支撑不住时,扑通跪下去向众人告饶。人们再不好勉强,纷纷抚

着大门、抚着墙壁、抚着柏树放声痛哭。

重要亲属中头一个闻讯赶来的是白孝文。他向姑母问讯了姑父的死亡过程后,

表示了诚挚的安慰和关切。姑母依然铁硬着心肠不放他进门,孝文只好含着泪离开。

白嘉轩到来时天已傍晚,看见围聚在书院大门口的人群莫名其妙,随之就对姐姐不

近人情的举动大发雷霆,哭着吼着扑上去用头撞击大门门扇,见不到姐夫的遗容就

准备碰死。朱白氏对弟弟的行为表示愤恨:“你跟你姐夫往来了一辈子,还不清楚

他的脾性?你不遵他的嘱言倒给我在这儿胡来!你撞去,你碰去!撞死碰死我也不

拉你……”白嘉轩冷静下来也软下来,趁势在众人的拉扯劝解下不再扑撞,双手撑

住大门门扇放开悲声。黑娃闻讯起来时天已黑定,他驻守在远离县城的古峪口,炮

营驻地与百姓基本隔绝,两个到县城采买蔬菜的伙夫才把消息带进炮营。黑娃跪伏

在朱白氏面前叫了一声“师母”就泪如泉涌。得悉了先生的遗嘱后也不强求,默地

点头并开始劝说众人离开。天上开始飘落雪粒儿,小米似的雪粒击打得枯枝干悠前行,木轮在坑坑洼洼的土石路上吱嘎吱

嘎叫着,黄的和白的纸钱在雪地上飘落,没有乐器鸣奏,也没有炮声,灵车在肃杀

的冰天雪地里默默地移动,灵车后跟随着无以数计的人群。朱先生的死讯和他留下

的遗言不胫而走,这样的遗言愈加激起崇拜者的情绪,以不可抑制的激情要表示衷

心的崇拜。从白鹿书院来到朱家,牛车经过五十多里的滋水河川沿路的所有村庄,

村民们早在灵车到来之前就守候在路旁村口,家家户户扶老携幼倾巢而出跪在雪地

里,香蜡就插在雪下的干土堆上,阴纸就在雪地上燃烧。临到灵车过来时,人们便

拥上前去一睹朱先生的遗容。红日蓝天之下,皑皑雪野之上,五十多里路途之中几

十个大村小庄,烛光纸焰连成一片河溪,这是原上原下亘古未见的送灵仪式。

灵车后的人群在不断地续接,不断有人加入到凌乱不齐的送灵人群后头默默前

行,无以数计的黑色的挽联挽帐撑在空中。黑娃从书院起就跟着灵车走,默默地夹

在陌生的和熟悉的人流中间。他昨晚回炮路经县城时买了两丈白绸,回到炮营驻地,

就把一路琢磨好的挽词写上白绸:

自信平生无愧事

死后方敢对青天

牛拉的木轮灵车进入朱家,除了帮忙搬尸的人,其他吊孝者仍然不准进入屋子。

吊孝的人就把挽联钉在墙上,把挽帐撑挂到树枝上或绳索上;整个小小的朱家村的

街巷里,是一黑色和白色的幡帐。许多在省城做官的经商的朱先生的弟子都赶来了,

一些远在关中东府西府的弟子也风尘仆仆赶来了,把他们的崇敬挚爱和才华智慧凝

结而成的诗词赋文,一齐献给朱先生,直到第七天下葬时形成高潮……而传诵最快

最久的却是土匪黑娃的那一阕挽词。

白嘉轩一直住守在大姐家,直到朱先生下葬。他拄着拐杖,扬起硕大的脑袋,

努力用不大聪敏的耳朵捕捉人们的议论。人们在一遍一遍咀嚼朱先生禁烟犁毁罂粟

的故事,咀嚼朱先生只身赴乾州劝退兵总督的冒险经历,咀嚼朱先生在门口拴狗咬

走乌鸦兵司令的笑话,咀嚼放粮赈灾时朱先生为自己背着干粮的那只褡裢,咀嚼朱

先生为丢牛遗猪的乡人掐时问卜的趣事,咀嚼朱先生只穿土布不着洋线的怪僻脾性

……这个人一生留下了数不清的奇事逸闻,全都是与人为善的事,竟而找不出一件

害人利已的事来。

白嘉轩亲自目睹了姐夫的下葬的过程:躺在木板上,木板两边套着吊绳,徐徐

送入墓道;四个年轻人恭候在墓道里,把僵硬的姐夫尸体抬起来进入暗室;暗室里

有窄窄一盘土炕,铺着苇席和被褥,姐夫朱先生终于躺在土炕上了,头下枕着生前

著写的一捆书……无数张换锨往墓道里丢土,墓炕很快被填平了,培起一个高高的

大头细尾的墓堆,最后插上了引魂幡。白嘉轩这时忍不住对众人又一次大声慨叹:

“世上肯定再也不出了这样的先生罗!”

几十年以后,一群臂缠红色袖章的中学生打着红旗,红旗上用黄漆标写着他们

这支造反队伍的徽号,冲进白鹿书院时呼喊着愤怒的口号,震撼着老宅朽屋。他们

是来破除“四旧”的,主要目标是袭击图书,据说这儿藏着一大批历朝百代的封建

糟粕。他们扑空了,这儿的图书早在解放初期就被县图书馆馆收藏了。怒火满胸的

红卫兵得不到发泄,于是就把大门上那块字迹斑驳漆皮剥落的“白鹿书院”的匾牌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