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谈――配角篇_十日黑暗将至_奇书网
返回

十日黑暗将至

首页
人物谈――配角篇(2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鲁希瑟斯.美第奇(lucissusmedici)

鲁希瑟斯只是一个随便起得很古罗马的名字,美第奇就不是了,估计很多人早就知道了这个意大利最著名的姓氏。

悲剧的独裁者,真正的阴谋家,最初的设定里鲁希瑟斯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配角而已,但是我一步步在脑中给他加上了“无限精力”、“权利被架空”、“想要独裁”等等的属性之后,我突然发现这变成了一个我最喜欢的那种西绪弗斯式的悲剧角色。在痛苦中成长,在黑暗中苦苦挣着最后在黎明前一刻死去……我知道其实这并不讨人喜欢,但是我却对这种陷入在自己强加于自己痛苦之中的偏执狂角色十分迷恋。

鲁希瑟斯想要重新控制这个帝国,用一种简单和粗暴的方法――控制贵族。他掌握着一张隐藏的底牌,所以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无视一切贵族的阴谋诡计,甚至无视隐世会的橄榄枝。但是当自己的计划受到干扰时,他还是会气急败坏地让菲比斯控制局面,或者让萨拉驱除黑暗,或者让隐世会干掉德洛玛。在一张骷髅一般的面孔之下,鲁希瑟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人物――野心、雄心、有限的远见、有限的自我控制力、有限的友情和似乎是无限的爱情,他也会愤怒,也会绝望,也会自满,也会自暴自弃。

本来,控制了七大元老的他,再取得独裁的权力之后,可以用温和一些的手段对付元老会的贵族,或者干脆让伊丽莎白再去操控他们的意志。但是他没有,他面无表情地让士兵杀光了他们,因为那个时候他已经绝望地知道,他一直想要握在手中的帝国已经不复存在。

艾丽对他是有感情的,至少是姐弟之情,而在后来,当艾丽知道了自己在鲁希瑟斯心中的地位甚至高过了这个帝国之后,她对他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暧昧。她也许并不爱他,但是她欠了他太多,因此宁愿将自己的计划搁在一旁,寄希望于萨马埃尔不再回来。

最后的结局是萨马埃尔回来了,于是艾丽执行了她的计划。鲁希瑟斯的结局也是我比较满意的一个,人生中最大的也是仅有的两个希望全部破灭之后,他终于可以进入永恒的安眠。

――――――――――

维格菲.拉格朗日(vicfieldlagrange)

维格菲是原型人物名字的变体,拉格朗日是另一个数学家的名字,高数里有……

维格菲是我全文中个人感觉塑造的最成功的人物之一(在读者中似乎也得到了同样的评价)。在网文中,看过太多的天才,太多的骄傲和太多的虚伪,但是我毫不客气地自卖自夸――维格菲是其中很特殊的一个。想要完全压制艾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想要完全压制曼蒂就不一样了。没有感情,不择手段的女人是极度可怕的,就像烈火一般,靠近她的人需要冒着引火烧身的危险,可是维格菲不但敢靠近她,而且还敢于引火烧身。这种自信在于他不仅已经看穿了曼蒂的内心,而且无论是野心、智慧、地位、能力甚至魔法上他都稳压曼蒂一头,因此,他做起每一件事来都游刃有余――

唯一的例外就是博得。

他很骄傲,对于与他师出同门的博得更是从来都不屑一顾,那是一种骨子里的对博得的轻蔑。他不在乎博得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因为他从来都不认为博得会对他造成威胁。因此,他可以与曼蒂勾心斗角,甚至可以为让“魔法”成为一种信仰而谋划,但是他不会或者说是不愿意在博得身上浪费哪怕一丁点精力,因为那样就等于他将他当作了和自己等量的对手。

最后,事实证明,他布置的一切都成功了,除了和博得有关的部分。

至于他后来在曼蒂的梦中出现,那是我某天晚上灵机一动的主意,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冒出过几个令自己都不得不开始自恋的想法,这个就是其中之一。至于维格菲究竟是真的死了,曼蒂的梦仅仅是梦而已;或者曼蒂疯了,那维格菲是曼蒂潜意识的分裂;又或者维格菲这个推崇“魔法本源是精神力”的法师将他的灵魂以精神力的形式投射进了曼蒂脑中……我其实也没有确切的答案。正如本书对魔法的观点一般――先存在,然后再尝试解释。

――――――――――

博得.盖特威.普罗托克(bordergatewayprotocol)

这个名字么……google一下就知道了,于是也就能知道我是什么专业的了。虽然其实这个名字不是我起的,而是博得的原型人物起的,但是鉴于该同学和本人是一个专业的……我后来还给博得起了个化名叫英特多敏.鲁汀(inter-domainrouting),也是本人对本专业kuso的产物,不过看来似乎本书没有本专业的读者,因为没人看懂这两个很明显的

博得也是一个本人很满意的角色,或者说博得和维格菲是非常赞的一对人物。博得的悲哀在于,他用“为卡蒂娅”复仇的理由麻痹自己,费尽心机将自己变成了维格菲一样的人,在成功杀死了对方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仇人并不是他,而且在他心中甚至不在乎谁才是杀死了卡蒂娅的真凶。与维格菲正相反的是,维格菲对他不屑一顾,他在乎的却只有与维格菲之间的恩怨。最后,他赢了和维格菲的法师对决,但是输了一切。

博得是个狂热的魔法师,但是狂热并不能说明对于魔法的态度他就一定是对的;他也是个孩子般任性的人,这同样也不能说明他就是正义的或者无辜的一方。他同样是个没有原则的人,虽然他的目标比艾更坚定。他不明白也不在乎自己所做的事会造成的后果,他只是知道自己要这样去做,所以,他的结局,也不过是咎由自取。

博得与维格菲的分歧就像是两种类型的教授,正如整个瑞文戴尔和魔法师参照的蓝本都是研究所和教授一般。博得认为教授就应该深入钻研进他们研究的领域,而维格菲则认为教授还应该担负起推广、拉赞助和教导学生的任务。全文我最满意的对决是博得与维格菲的决战――不光是两人实力和对魔法理解的比拼,还加上了两个人的世界观和性格的交锋,最后,不出意外的,博得获胜了,但是靠的却是维格菲所相信的东西。

――――――――――

卡蒂娅.塔布(katiatarbus)

全书第一个出场也是第一个挂掉的人物,奠定了全篇的悲剧基调。很多人质疑她死的匪夷所思又没有意义,实际上这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本书的叙述角度一直是第三人称,因此能看到似乎她的死对于这十天中发生的事并不如想象中的那样拥有改变一切的决定性,但是,对于当时的众人来说,那都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而对于后面的黑暗降临来说,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无疑改变了很多。正如最后所写的,也正如我在开篇之前所想的,黑暗降临的方式也是本书的悬念之一,而最后揭晓的答案也正是――从卡蒂娅之死开始,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黑暗降临的过程。

――――――――――

影子/赛洛姆(salom)

salom据传是影子的希伯来文,苦恋着曼蒂的悲剧角色,也可能是曼蒂唯一动了感情的一个人物。我更愿意相信曼蒂最后为他所流的眼泪是真心的,虽然她绝对不是爱他,而是失去了一个顺手的工具那样的感觉。这么说也许有些冷血,但是对于没有感情的人来说,一切都只不过是没有意义的工具,而赛洛姆能短短几天之内在她心中上升到了一个能让她动感情的工具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不认为赛洛姆的死最后解冻了曼蒂冰封的心,也不认为曼蒂可以对其他人再产生这样的感情,影子是独一无二的,首先他很有利用价值,其次他为她奉献一切却不求回报,最重要的是,影子只是一个影子。(至于两人的那段裸戏,其实……什么也没发生……)

――――――――――

沃夫加.欧亚克(wulfgaroac)

这个角色设定中是现在萨沃坎和沃夫加的合体,但是由于剧情需要变成了两个人,这也是最早他的形象和名字(黑精系列的野蛮人)与后面的行为和性格巨大反差的原因。通常,一个人挂掉之后性格一下就鲜明起来了。因为在正常的世界中,极端的性格总是导致自我毁灭,所以结局是自我毁灭的人的性格很容易变得鲜明。沃夫加就是典型的例子,前面的塑造是完全矛盾且失败的,但是后面这个家伙为了某种疯狂的理由(库兹卡尔在这个世界中的投影时愤青,那么猜猜沃夫加在这个世界里的投影是什么?)背叛了自己的民族,最后竟然悲壮地死去了。总之,这不是什么让人看着舒服,或者有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之所以提起他,是为了阐述极端化的好处所在。

――――――――――

乌里扬诺夫.萨沃坎(ulyanovsavkan)

此人名字的前一半是本人的恶趣味(不知道出处的自行google之),后一半则是mtg(magicthegathering,中文名“万智牌”)中某旅法师名字的误记。我从来都没有掩饰过本人玩过mtg的事实,而mtg对本文的影响我会在设定篇里提及。

这是一个塑造全然失败的人物,如果让我评选全文塑造最失败的人物的话,我会选他。并不是说人物本身有多失败,而是与我之前的设定和个人对他的期望完全不相符。

在这个人物出场的时候,我就希望他是一个完美的领袖,一个智慧与美貌并存,能力与意志齐备的英雄人物,我希望他的存在加深整部小说的悲剧感――直率地猛攻帝都,霸气地保护自己的女人,最后坦然接受失败,潇洒地转身离去。可是正如我之前说过的,我似乎没有写两个同等级的强者对抗的能力。我可以塑造各种不同的loser,然后在他们的反衬之下表现出winner,但是我写不出两个winner的对抗,两个loser的对抗倒是很多。总之,最后的草原人攻城感觉像是一场闹剧,菲比斯又成了主角,而萨沃坎就仿佛他身边的小丑――在每一次对抗中都占下风,最后虽然也是坦然地接受失败,但是怎么看都像无奈。无论怎么给他找借口,他都不出色,也不出彩,本来应该是一个金光四射的明星,却黯淡地像昏黄的街灯。我实在懒得找借口和分析原因了,总之这个人物不成功,还好,也许还有续集的机会可以补救。

也许有人奇怪为什么萨沃坎最后会退走,其实并不奇怪,他终于意识到退走的意义远大于留下来时,他自然会离开,这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参考美国独立战争时的策略,也是最后让英国意识到:不是打不赢一场战役甚至这场战争,但是想要打赢战争需要的投入要远小于他们能获取的利益。

――――――――――

人物篇到此结束,其实书中还有不少出场并且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但是从塑造者的角度,我只给出了我塑造地比较用心的那些,这里面部分让我感觉满意,部分并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还有一部分在令我痛心地同时,也给了我失败的教训。如果让我给这篇小说里自己塑造得人物打分的话,我会打a-。从全篇来看,出彩的并不算多,大部分只是不功不过,最多只能算是b,但是人物的数量多少弥补了质量的不足,于是就恬不知耻地给自己加上半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