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之中那湖泊之水受乐太阳之力照射,在地肺之下滋润,成乐一处温泉,水温刚好,也不灼人,玉灵子几乎每日都要去那处耍耍。今日有佳人相伴自然,更是要去,骑着避水金睛兽轻车路熟,不一会就来至那湖泊之中。透着丝丝的润气,沁人心脾的甘甜,透过雾气看的不甚分明,三宵仙子见这如此美景自然万分的欢喜,虽说时比不得金鳖岛碧游宫美景,但有别有另一番滋味儿。
碧霄仙子见乐这一处人间美景,心中陶醉,蹲在湖边,心中激动,一双柔胰拨弄湖水,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琼霄仙子见湖边花草甚是奇异,拿手轻轻的摘下一朵,跑到碧霄面前说着一些私话,偶尔笑几声;云霄仙子立在岸边,掂起脚尖,右手搭个凉棚,极目远望,似乎想要穷尽这片大湖。奈何李瑜造山,这一处山反而扩大了不少,方圆八千里,不飞上天际,想要以目力穷尽这一片湖,几乎是不可能。
碧霄仙子耍乐一会儿,觉得无趣,转身站了起来,对玉灵子道:“师哥,你这一处,可是有趣的紧啊,可是好玩了,你能时常带我过来玩耍吗?”低首垂眉,素手如雪,一支野花被琼霄仙子斜插于发髻之间。清晨日光稀疏,恬淡清雅,树影斑驳,宛如梦幻。霞光斜斜照在她的脸上,分不清究竟是日光照亮了她,还是她照亮了明月。那张脸容如发髻之间的野花一般淡远寂寞,仿佛旷野烟树,空谷幽兰。
玉灵子正思虑,猛抬头一见,惊若天人,脑中一片空白,天地万物一片死寂。只听见自己卜通卜通的心跳声越来越响,越来越快,痴痴呆呆。就连一旁趴在地上的碧水金睛兽也目瞪口呆,不能动弹,震慑与碧霄仙子的容光。
“咯咯!”几声轻笑,“呆子,你瞧着我家妹子发呆作甚!”却是琼霄仙子,见玉灵子傻子一般站在那里,嘴巴张的老大,用手点了点玉灵子额头。碧霄自是羞得满面飞霞,飞起两朵桃花,躲在云霄仙子后面,偷偷望玉灵子看去。却见玉灵子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急得满头大汗,满面通红,娇嗔道:“呆子!”将头躲入云霄仙子背后,不去看他。
玉灵子自是心中焦急,忽而转念一想:“是了!老师与师伯也不反对,我却在这作儿女态,岂不是糊涂了!”灵机一动,指着三仙子身后大湖道:“快看!那边水里生出了宝物!”此时正直初春清晨,袅袅清风徐徐吹来,温泉湖中热气腾腾,温润如玉,甘甜沁人。湖边树木众多,倒影重重,印在水中,仿佛水下世界,花草众多。三仙子按玉灵子所指方向看去,见湖泊之中,有一处,生出五色毫光,毫光之中隐隐见一事物欲破壳而出。露出水面只有一角,看的不清楚,云霄仙子道:“此等灵脉,所产宝物定然非常!”
“此等宝物,定然妙用非常!”碧霄仙子见那五彩事物生的光彩照人,心中自然想要,对玉灵子道:“呆子!等其长成的,你能摘了与我吗?”
“这个自然,此等宝物只有仙妹这般才貌才可享用!”玉灵子见三仙子立于湖边,经五彩光芒一照,光彩照人,如同梦幻,似真亦幻,有如飞天仙子一般,又听碧霄仙子柔声细语,一颗心早就不在身上,恨不得长在她身上!
“只有妹妹才可享用,我与姐姐却是没有福分想用了!”琼霄听的玉灵子话语,心中生出一股酸意。他们姐妹自出世,日日粘在一起,碧霄仙子又是调皮,两位姐姐自然爱惜,只是此时见了玉灵子,厚此薄彼,微微嗔道。
玉灵子一愣,转而哈哈的笑了起来,上前一把将三位仙子抱住,香软入怀,自然万分得意,胸中豪气万丈,哈哈大笑。
三仙子起初挣扎,却被玉灵子强行抱起,耳边呵气,娇笑不已,欲拒还羞,任玉灵子抱着,靠在玉灵子颇为宽阔的肩膀之上,一起静静的看着湖中宝物出世,如此良辰美景,清晨之时,日出东方,渐渐东升,至艳阳高照,浑身温热,生出倦意,相互靠在一起,软软的困了。
且说李瑜在洞府之中接待通天道人,两下把盏数旬,畅谈数回,只听通天道人道:“再有千年,方是大劫降临,应劫之人,却难脱难!”
李瑜道:“正是!此一劫,乃是创世一元会所结因果,盘根错节,纠缠不清,巫族眼下势大,但是不修元神,终究时落乐下乘,妖族大兴,也是正理!巫族秉持开天神性,盘古血脉,纵然祖巫至强悍,也是在劫难逃!”
“不错,经此一役,除却西方。三圣再添一圣,伏束四方,是为正理!”
“莫非娘娘成就混元?”李瑜暗中思忖,自知天机不可泄露,也不多问,转念一想,也就释然,“娘娘有造人大功德,抵过了许多劫数,只需斩去执念,寄托元始,不过尔尔!”对通天真人道:“如此说来,西方教主却是无量功德,造化无穷矣。”
通天道人怒目圆睁道:“你不必说他,不沾因果,不得成道,既然沾因果,怎脱劫数,天数使然,我现在也不与你分说,你只需记着,劫数之中,切莫手软,天道留一线生机!”
李瑜一怔,自忖:“莫不是我有劫数了?”心中惴惴,又不敢发问,恐泄了天机,有生出变数。
正思间,却听通天道人笑道:“你也莫生猜忌,道判混元,我自会相助,你从中取事便了,保你打劫无忧就是。”
李瑜哈哈大笑道:“倒是让道兄笑话了!”又干笑几声,道一身:“吃茶!”手一摸,茶却已经是凉了。唤风灵儿换过热水上来,与通天道人一同吃了一盏茶,又说笑一番,李瑜命风灵儿撤了,对通天真人道:“小徒之事,却是让道兄麻烦了。”
通天道:“不妨事!且就定在八月之后!”说罢便起身告辞,李瑜一路相送,至虹桥之上,一种仙童,正采地上仙果,有的寻些仙草,见了通天道人,全都排班站定,独独少了三仙子。道人双目观望,笑道:“另徒,果然风流!”李瑜老脸一红,嘿嘿笑了笑,不再言语。
通天道人上牛车,早有驾车童子坐车前,拾起软鞭,一挥鞭,那奎牛四蹄生烟,叫一声,望天上飞去,后面有黄龙拉车,一众仙人俱走了。不一时过了罡风层,穿过雷火层,望三十三天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