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混沌初分不知年,苍天渺茫地浩瀚。洪荒量劫起无名,东西证法难为善。
杀戮因缘随风起,且看巫妖来相战。悠悠年岁如云烟,而今又看封神传。
盖闻:天地之岁,不知久长;鸿蒙悠悠,大道三千;混沌之中,天地初成;盘古大尊,辟地开天;洪荒首劫,罗发难;玄冥天尊,舍身尽善;巫妖初掌,洪荒始安;鸿钧成圣,传道人间;女娲造人,功德无量;杀劫又起,巫妖大战;洪荒支离,天崩地乱;两宫携手,安抚洪荒;离乱又起,神州四散;劫波渡尽,五帝三皇。
感盘古开天之恩,玄冥舍身之德,鸿钧传道之情,女娲造人之善,洪荒安定,人间太平。道祖鸿钧又命座下弟子化为天地人三皇,治人间太平之世。天尊玄冥亦遣门下徒儿化为五帝,定人间五德之伦。自此,人族中兴,一跃化作诸族之首,彻底成为洪荒主角。虽中有蚩尤之乱,不乏洪波之劫。幸黄帝治世,一统华夏;得大禹治水,鼎定九州。
话说三皇五帝本是道祖鸿钧与天尊玄冥钦定之人,于洪荒人族历劫,造化人族,使得成圣。三皇五帝归于紫霄浮云两府之后,又有昆仑之境玉虚宫玉清元始圣人不甘寂寞,将禹帝之子启扶上帝位,建立夏王朝。自此人间帝位传陈之禅让制打破,洪荒进入家天下的局面。阐教亦因此而大兴于人族,长年香火不断。正是:
富贵莫于帝王师,香火难断长年享。
又说东海之滨,又有一仙家府邸,名曰金鏊岛,上有一仙宫碧游宫。宫中亦有一圣人,名曰上清通天。话说碧游宫上清通天与昆仑山玉虚宫玉清元始首阳山八景宫太清老子三人原本一体而生,是为太古三清,同居昆仑仙境。鸿钧圣人传道紫霄,三清赶巧,被道祖收录门下,且列为众门徒之首,太清老子排一,玉清元始次之,上清通天为三。按说三清本属同源,兼有同窗之谊,理当同气连枝。然天地之数却难圆满。太清老子尚无为,性温和;玉清元始喜算计,性阴柔;上清通天好不平,性耿直。一时之间,倒也相安无事。长年相处,却难免磕碰。道祖鸿钧合天之后,太清老子立人教,传道统;玉清元始立阐教,阐明理法之教;上清通天立截教,截取大道精华。三清先后立教,其理念却是相去甚远,又以玉清元始之阐教及上清通天之截教为甚。阐教讲究根基姿质,非上乘者不传。截教讲究有教无类,向道者即传。再加上元始与通天性格上的差异,二者渐行渐远。
上一劫波,紫霄一脉曾缴得浮云一脉诛仙四剑。因分脏不均,遂请道祖鸿钧定夺。不想道祖言诛仙四剑与上清通天有缘,不但将诛仙四剑赐予了通天,更是将诛仙剑阵阵图赐予了通天。紫霄一脉弟子无不眼红。再加上通天得到诛仙四剑后,日渐志得意满,与元始及老子更是疏远。终于,矛盾激发,不可调和。上清通天率门下弟子远走东海金鏊岛,太清老子亦率唯一子弟玄都移居首阳山,唯玉清元始且留昆仑山。
三清分家之后,虽少有来往,却少不得相互拼比。太清老子承道祖鸿钧之圣意,先后成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之帝师,玉清元始与老子交好,亦遣门下弟子广成子成为人皇轩辕黄帝之帝师,上清通天却没有从中渔利半分。而今阐教一脉更是借助夏启之上位,成为洪荒之国教,岂能不让截教门人眼红。正是:
但为三分香火故,兄弟阋墙手足残。
却说夏王朝自启至今,历十七帝,帝位传承至桀。夏王桀日事荒淫,斩杀直臣关龙逄,众臣莫敢直言。一时间忠良隐逸,贤德退位,奸佞横行,朝政荒芜,民不聊生。
时有诸侯成汤,乃黄帝之後。帝喾次妃简狄,生契。契事唐虞,教民有功,封於商。传十三世,生太乙,是为成汤。成汤以贤称诸于世,素有清名。桀枉杀关龙逢,汤使人哭。桀怒,囚汤于夏台,数年始得返。汤虽受困,却因夏台之难,贤名更盛。
金鏊岛,碧游宫,上清通天圣人与座下四大弟子议:“自禹帝之后,因阐教之故,帝位传承由禅让制变为家天下。夏王朝经五百载,历十七帝,而今传承至桀。桀王无道,残暴不仁,天地离乱,四海难平。想来夏王朝之气运已然尽矣,却是江山更替之时。”
通天座下大弟子多宝道尊问道:“依师尊之意,莫非欲谴吾等往红尘一行,寻一二有德之人率众伐夏?”
通天点头道:“正是如此!夏桀之暴,天人共传;成汤之仁,莫人不知!尔等可往人间修行一番,助成汤讨伐夏桀,以成就其万世之业!一者可修得无尚功德,造化人间;二者亦可以此传我截教道统,续我截教气运!”
通天座下二弟子无当圣母问道:“师尊,不知您欲如何调遣?”
通天看了一眼座下四大弟子,说道:“多宝为吾门下大弟子,一身修为乃众弟子之首,可率门众出岛前往成汤。无当性沉稳,可留守岛中,以统岛内诸般事物。金灵性机警,可率门众往夏,乱其朝纲。龟灵聪而慧,可率门众见机行事,以助多宝以及金灵。”正是:
运祚微薄国势衰,截教密谋又抽薪。
且说多宝道尊离开金鏊岛碧游宫之后,乃化名伊尹,恭耕于莘之野。传尧舜之道,邻舍左右莫不称贤。汤闻之,乃以车载币帛,谴使往而聘之,伊尹不应。后,汤复谴大臣往之,伊尹亦不许。汤奇之,乃率队亲往,礼而聘之,伊尹终应。伊尹与汤同归成汤,汤以之为丞相,伊尹亦相国有道,安民有法。一时间,风调雨顺,民心堪用。各路诸侯闻之,纷纷依附成汤,私下相交者不计其数。成汤之势更盛。
又说金灵圣母离了金鏊岛碧游宫,化为一妖娆女子,自名妹喜。妹喜暗通夏之佞臣,得见夏桀。妹喜既见夏桀,乃以玄法惑之。夏桀迷之,愈发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由于夏桀内政不修,外患不断,国势每况愈下。各路诸侯亦不来朝贺,一时间强大的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又有龟灵圣母于众诸侯间四处奔走,一众诸侯或投成汤,或揭竿而起,乱局渐生。伊尹乃相汤伐桀,放桀於南巢。诸侯大会,汤退而就诸侯之位;诸侯推汤为天子,于是汤始即位,都於亳,成就商汤六百年江山。
汤即位后,感阐教弟子之腐朽,又念截教立国之恩。遂废阐教,立截教为人间国教。截教万千三代弟子无不出岛入职成汤。一时间截教名声响彻洪荒,老少妇孺,莫不祭拜截教通天圣人,截教亦因此大兴。
截教大兴,与通天有隙之玉清元始自然不悦,更无论截教扶助成汤推翻夏王朝,取而代己之位。奈何截教势大,门下弟子号称万仙来朝。通天修为原本不差元始分毫,更兼有诛仙剑阵之利,元始圣人亦不敢轻动。是以,元始乃联合八景宫之太清老子。
话说老子立人教而成圣,本自人族圣父。奈何老子尚无为,门下弟子仅玄都一人,又疏于理会人间之事,其威名日衰。昔日元始只阐教入主人间,人教尚有三分香火。而今截教成一家独大之势,老子亦是深忌之。于是,老子与元始一拍即合,各自谴门下弟子与截教门人证法。玄都法师乃是人教独苗,自是修为不低。阐教讲究根基,门下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等十二金仙亦是威名不假。截教门下虽说有教无类,亦有不少资质上乘者,诸如通天座下四大弟子多宝道尊、无当圣母、金灵圣母、龟灵圣母,三仙岛云琼碧三仙姑,罗浮洞赵公明俱是修为高深之辈。双方一场大战,截教弟子原本修为不输于人教阐教门下,一身法宝更在两教弟子之上,是以以人教阐教两教失败而告终。
碧霄宫掌教上清通天圣人至此更是得意,又惹出了人教阐教两教教主太清老子以及玉清元始。原本同出一源的三兄弟一场大战,通天虽修为不及老子与元始,却有诛仙剑阵之利,是以以一敌二不分上下。一时间截教之威名传遍洪荒人间。
正是:三皇五帝治人间,悠悠杳杳不知年。而今成汤代大夏,战乱出起现洪荒。
毕竟成汤代夏,截教一家独大,造化又将如何,且听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