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之后,黄明晰写了几个月,花了无尽心思的《物理学》终于成书。虽然只是薄薄一本,包含的知识量不及中学物理的十分一,但已经形成了一个条理分明讲究逻辑的自然科学学术体系,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但是他欣喜若狂的心情很快低落下来,他发现如何将自己的书推销出去又是一个难题。
名气是一个原因。濂学的周敦颐被后世认为是理学先行者,两汉以下至宋中叶,首先得圣贤不传之学的第一人,奇怪的是他在北宋并不出名,起码程老夫子就没怎么提过。若不是有朱熹推崇,说不定他会深深埋没于历史长河。
儒家注重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传统思维也是一个原因。正如他一开始写的两本数学和一部管理学书籍,老夫子和学子们虽然大大惊讶一番,但重要性上他们认为还不如他讲的鬼怪故事。
起码数学还涉及到现在当权的“新学”一派推崇的理财术,而《物理学》在儒家眼中恐怕只是一本无足轻重的杂学,犹如卑微的工匠那般,无论他们创造出什么时代的奇迹。
邵雍曾主动提出向二程兄弟传授象数学,程颢认为不是儒家正宗学问,不值得一学,推托说:“要学,须是二十年工夫”,“某兄弟那得工夫”
二程认为:“尧夫之数,只是加一倍法,以此知《太玄》都不济事。”他们觉得邵雍从术数上推演事情很无聊,指出是“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管辂、郭璞之徒是也”。象数学源于周易,是孔子推崇的学说,可是仍然被程门的儒士归之于不值一学的异学。
由此,黄明晰可以轻易推测到程老夫子对自己这本花耗大心血写的书的态度。
最重要一个原因在于官本位主义。道佛始终不如儒家的原因就在此。在中国,想做人上人,只有当官。学儒可以当官,才是儒家大兴的根源。
同样道理,《物理学》如果给不到他们这点,就说不定一场小动乱就断了继承。在后世,《孙子兵法》的正本是从日本找回来的。《菜根谭》明时风靡一时,最后在中国还是绝了传,又是从日本寻回来的。
如何让自己的学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这是很现实很棘手的问题,他很郁闷的是记起一点,即使是“理学”,其官方地位的确立,也是在朱熹死后。
野菊花烂漫地绽放,青竹在风中摇拽。黄明晰穿过学堂的走廊,入了程家的正厅。
张老道士的确不是吝啬之人,他请程老夫子来大谢岛虽有依仗权势之疑,但给老夫子的待遇一分不少,程家屋子建得大而宽敞,家什门帘器物一点不缺。若在院子搞点假山流水甚么的,以海岛风光,未必比江南差到那去。
屋子是半土半木,北宋时期北人多用土坯,江南多用木头,至于青砖的使用还没推广,据传开封的城墙就是土中裹砖而建,大概是这个时代的粘合物还未研制出来的原因吧。明清两代砖石流行后,用的粘合物是糯米石灰黄泥蛋清等等混合物。若能在此时研制出水泥,大概很受欢迎吧。
跨过门槛,迎面见一少年撞过来。黄明晰急手急脚避开,叫道:“大郎,你见鬼了?”
“细声点!”少年作了个嘘声的动作。他身穿守丧的麻衣,相貌妥为端正,犹有稚气,此刻正一脸避瘟疫的样子。
黄明晰好笑了,道:“这里是你家,你干嘛像做贼一样?”
“我到机器设计局吃饭去。”少年抬脚就要往外冲,边道:“刚刚阿爹见了我,一言不发,只捂着嘴神色古怪地躲回房去了,怕不是又恼了我!”
“胡说八道,无缘无故他恼你干嘛。回来回来!两父子那有隔夜仇的。”黄明晰一把扯住。
“大哥大哥,求你了,放我走吧。阿爹最近身体不好,总是气喘,一会见了我又要动气,又是歹事!”少年哀求道。
“放心,清风老道说只是小毛病,注意保健即可。”黄明晰安慰道。
“大哥你”少年急道。
“大郎,你要去哪里?又不在家里吃饭吗?”一声柔柔的问话传来,只见一个同样身穿麻衣的女子双手捧菜进来,闻两人所言,一脸我见犹怜的失落之色。
“不是的!”少年开始不知所措。
“安啦,等会我尽量转移注意力,让老师没空管你。”黄明晰在程纳耳边低语,一把将人推入屋,道:“哈!没事。妹子煮的这么好吃,他那舍得走!”
少年哭着脸,扯出笑容道:“没错。我当然要在家里吃饭。”
女子露出灿烂笑容,笑道:“黄大哥来了?!今天的菜色有羊肉羹哦。对了,还煮了你最喜欢的东坡肉。”宋代羊肉是贵族食品,皇宫有吃羊不吃猪的习俗,大宋每年花上四五十万两银子专门从辽国购买羊,以供给宫廷食用。官家如此作风,民间当然也以能吃羊肉为荣。无奈羊肉多是进口产品,十分经贵。程老夫子以前连奴仆都请不起,搬到大谢岛后,每月的薪水也妥为丰足,可是身处荒岛,奢侈风气无从染起。
“哈,口水要流下来了!”黄明晰拍了拍少年一把。
女子叫程玉娘,是老夫子的女儿,外表柔弱,平时深入简出,是黄明晰眼里的古代女性的代表-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