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莺莺传_亚圣_奇书网
返回

亚圣

首页
第五十二章 莺莺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杨延之追出来,见左右无人,低声道:“几天前马政派回易官呼延庆和小校刘亮入坞,弘主事与我商量着先晾他们一会,看看反应。”

黄明晰点头道:“他们的来意我知道。”

杨延之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而是先前各人根据护卫队与范匪的一战,总结出不少经验。发现我们现时最大的缺点是缺乏中远程攻击。近身肉搏我们不怕任何兵种,但是若遇到北方的骑射,只怕要遭殃。”

黄明晰知道自己的枪矛步兵阵是根据西班牙方阵而来,但是这个时代却偏偏没有火枪,自然是个大缺陷。

他曾经细细回忆过火枪的制作方法,但是始终不得法。只随手画了一份火枪和大炮的外形图和简单的原理图交给工匠,不过要作出来短时间是没希望的。

还是要将目光放到大宋的弩兵上。这个时候宋弩顶峰之作的神臂弩尚末流行,不过经过百年的发展,弓弩已经发展到很高的工艺水平。现时桃花坞的工匠已经可以模仿弓弩的所有部件,甚至比原本的更好更快,只除了弓弦。

这些弓弦都是大宋皇家工匠特制的,有着数百年的祖传秘方,桃花坞一时仿制不了。

而且不说弓弩,但是用弓弩的弓手。一个熟练的弓手至少要三五年时间的培养。北宋在河东河北有专门的弓箭社来组织民间训练,以此才保住禁军源源不断的兵源。

桃花坞保安队自然没这个条件。

杨延之道:“刀鱼巡检五千官兵,分为水军和弩手两个兵种,也就是说,刀鱼巡检有着两千五的弓弩手。岛主,如果你要北上,必须要设法拿下数百人为臂助。”

黄明晰听得目光连闪,大为意动。可是忽悠像护卫队这些泥腿子还是容易的,但是大宋禁军的待遇是历代最好的,普通的官兵都能得个社会中层的收入。黄明晰可提供不出吸引他们的诱饵。

他迟疑地道:“这个有点困难,且让我细细想想!”

杨延之提醒道:“实在不行,岛主有联金密使的名头,也有便宜行事之权,不过后患太重。总之,此事的关键还在于马政。”得罪了马政,即是关闭了后路,却不可小觑的。

黄明晰脑海马上现出那个神情严肃言辞犀利的老头,无语地点头。

正是热夏时节,草木竞长,在山谷小道走过,一棵棵的参天巨树不屈地指向苍天,撑起自己的小天地。

说来一年已经过去了,黄明晰有时迷糊,自己是走向未来,还是走向过去?

在那个高节奏的时空,有个女孩喜欢将每个季节编号留影,春夏交替,秋去冬来,她总会怀念的说:每个季节都是独一无二的。

黄明晰会回道:冬天过去,春天回来,接着夏秋,无非又一个轮回。

混乱中有规则,规则中有混乱,历史一天天的,坚定不移的迈着步伐。

山腰处不时见到一座座古老坟墓。大谢岛其实曾经很繁荣,从桃花坞一路走来,见到不少土坯残壁,据说是唐时的佛庙道观,可是唐末战乱,大宋又不争气而不得不闭港,此地一时的繁华如花凋谢,到了今日早做了土,再到八百年的后世却如春梦了无痕迹。

有怪虫在废墟中鸣叫,黄明晰闻着历史的气息,有时好似能触摸到狂奔的马蹄声,凄厉的嘶叫声,金戈交击的怒喝声。

谁敢阻挡历史滚滚的大车轮?

北上辽东。蚍蜉撼大树,是无知还是不自量?

怪鸟凄啼,自头上浓密的树叶中,有丝丝阳光注下,黄明晰无意识地伸手去接,可惜只是一手空而已。

他怅然若失地呆呆站立。

弘莺莺树干上,轻摇团扇,观赏山中景色,但脸色却没那么悠闲。她的小婢缩在身后,卖劲扇风。

弘莺莺道:“你一言不发的,还要愣到什么时候?”

黄明晰说:“唉,弘姐。你很破坏气氛啊。我好不容易才忧郁一下的说!”

弘莺莺回道:“忧郁?是你们海外汉人常患的‘歪歪症’么?”

黄明晰几乎绝倒,道:“没错!”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