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太后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各地封王尤其是接到控鹤楼消息知道太后要对自己下手的封王是绝对不会因为一纸传书就放弃抵抗的。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箭已在弦上,还能忍住不发吗?
他们反了!在以忠王、岐王为首,靖王、东王为辅的一班封王的领导下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反了!并发出讨伐檄文:天下苦何久矣!我朝自太祖开朝以来,历时300余载各代帝王无不以天下为己任,虽有过波折,但无损大晋根基。可自从奸相何云执掌朝政以来,残害忠良,屠杀武将、流放文官,以致我大晋朝国力衰退,民心不安,军心不稳,竟被一小小游牧民族西戎攻陷王都,百姓死伤无数,国库洗劫一空,根基动摇。幸甚有杨敏、刘牧等一干忠臣将士,杀伐决断,上下一心,拥立元征帝荣登大宝,拒外敌,缴流寇,举贤士,安万民,重农事,兴水利,百废待兴。中兴之治即将到来!今,吾等得知消息,当今太后乃前朝奸相何云之女,当今天子即是奸相何云外孙!何氏余孽奸相何云之女不知使了什么手段,竟然得以入宫并以一嫔妃之位,力压王后和一干娘娘夺得大宝之位!以一三岁稚儿坐镇朝堂,号令天下百姓,岂不荒谬可笑哉?吾等因其亦属王室子弟,并没有起事反对,反而尽心尽力在所属封地代替天子领管子民。但更可恶的是先王元征帝之死和其有莫大干系,武相之死也有莫大嫌疑,吾等不能坐视其乱我宗室,坏我朝纲,使晋室江山落入奸相何云一脉不理!故吊民而伐!凡我大晋子民都应积极响应,共逐此贼!各地将士都应明辨是非,不为奸人所利用,以致大晋子民自相残杀,损伤国力!吾等此举只为拨乱反正,驱逐何氏余孽,归权于姬氏,只要何婷、姬明堂能退位让贤,吾等也不愿多生事端,可免其一死,但凡有不从者,杀无赦!
檄文一出,天下应者云从!监视各封王的将士听闻消息也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向谁效忠,不知道谁忠谁奸、谁正谁邪!
他们反了!反得轰轰烈烈!又有哪个“臣民”敢去讨伐他们?不是找死么?百姓就是百姓,平民就是平民,有什么资格、有什么力量去和掌握军权、政权的王室贵胄军方大佬斗?
“瞧瞧!都瞧瞧!这是忠王他们的讨伐檄文!”太后让宦官把讨伐檄文都发到种官员手上。
“都瞧瞧!忠王的文采多好!”
朝下官员寂默无声。
“怎么都不出声?还是以为我真的就是奸相何云之女?”
“臣等不敢!”一众官员赶忙出来辟话。
“不错!我是叫何婷!可天下叫何婷的人多不胜数,难道每个叫何婷的人都是奸相何云之女?”
一众官员依旧默不作声。
“刘牧!““臣在!”
“你和杨敏将军是当年攻陷王都的见证人,何云之家也是你们抄的,相信当年那批将士都还在吧?你认为我是当年何家的漏网之鱼么?”
朝堂众臣也都竖耳倾听。
“绝无可能!当年臣和杨敏将军攻入王都后,何家满门一个都没走掉!我们都清点过人数的,不多不少,刚好158口。为了斩草除根,我们特意留意了何云子嗣,绝对无活口。你进宫之时我和杨将军看到何婷的名字也吓了一跳,元征帝不知道你的名字不奇怪,可我们是负责何家满门抄斩的人怎么会不知道,所以我们队太后做了调查,经军情司调查得出之时同名同姓之人,所以我们也没阻拦你进宫。否则,我和杨敏将军早就把你杀了。此檄文只是逆贼争取民心,乱我军心的诡计而已!不足为虑!当年负责何家抄家额将士大多还健在,只要找人一问就只真假。太后可发布平叛书,号召天下百姓抵制内乱,我将发布将军令,督促将士用命,把这一干不识大体,起兵造反的乱臣贼子统统消灭以安社稷!”
“好!有刘牧将军一干忠臣良将,不愁内乱不平!可惜杨相不在,不然有你们二人坐镇,这帮乱臣贼子岂能如此嚣张?趁着杨相之死发动内乱,以为没人能镇压得住他们了吗?”
溢香阁和军情司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把评判书和将军令输送到各地。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一个百姓拼命地向那拥挤在一堆的人群钻洞,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上面都写些什么啊?”
“你自己不会看啊?”
“我不认识字!”
“我靠!不认识字还挤得这么起劲!”
“说说嘛!我爱看热闹!”
“上面是评判书和将军令!”
“念来听听!”
“哀家是姓何名婷,这没有错,但天下以何婷为名者多不胜数,难道每个叫何婷的女子都是奸相何云之后?岂不谬哉?且哀家进宫之时所报名字就是何婷,以武相杨敏和刘牧这样杀伐决断的将军岂能不对我做一番调查。而放任和何云之女同名同姓的女子进入王宫,难道他们就不怕我有朝一日掌权后报灭门之仇么?岂不可笑?忠王、岐王所谓的讨伐檄文只不过是为自己起兵造反寻找一个借口罢了!哀家希望天下臣民睁开慧眼,辨明是非黑白,不要被奸人利用。望百姓、将士以江山社稷为念,不要给他国可趁之机。”
“还有呢?”
“没啦!”
“你刚才念的哀家哀家应该是指太后吧?将军令呢?”
“没想到你目不识丁,人到不蠢!”
“你娘才蠢呢!我不知道多聪明!”
“你!…..”
“不和你这目不识丁的粗鲁鄙夫一般见识!”那人转头不理。
“大哥!大哥!不要和我一般见识!我目不识丁,不懂事,没文化,不要见怪!你继续!你继续!继续念天子令!”
“这还差不多!”那人见对方道歉了,又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
“吾乃武相刘牧,近期反贼猖獗,发布讨伐檄文造谣中伤我朝王后、天子,天下信者不在少数,将士军心动摇,不知谁人是忠,谁人是奸,该向谁效忠。我刘牧乃当年和杨敏将军一起负责抄家何家之人,当年的将士大多还健在,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当年何家被满门抄斩,全家上下158口全部受诛,为杜绝后患、斩草除根,我们特意留意了何云子嗣,绝无活口生还可能!且当今太后进宫之前用的是真实名字参加选秀,我和杨敏将军乃是最清楚何家人口之人,见到何何云之女同名同姓之人又岂会不做调查放她进宫?经军情司调查得知当今太后只是和何云之女同名同姓而已,所以我们也没为难她,放他入宫。若她真是何云之女又岂会在手握大权之后不对我和杨敏将军这两位令她家破人亡额凶手报仇雪恨?讨伐檄文只是逆贼起兵的借口,我以武相之名号令天下将士讨伐逆贼,平定内乱,以安江山社稷!还万民一个海晏河清的太平世界!各地将士见令必循,违令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