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四 《大魔术师》,穿越千年中华魔术史_中华古戏法与西方魔术的巅峰对决:大魔术师(全本)_奇书网
返回

中华古戏法与西方魔术的巅峰对决:大魔术师(全本)

首页
包袱四 《大魔术师》,穿越千年中华魔术史(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资料)

原始时代,巫术盛行,巫术中就含有幻术。黄帝与炎帝作战,“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即人装扮成图腾神的模样去参战。古时流传的蚩尤戏,就是带着兽面以角互抵,这是魔术的萌芽。

成形

刘向《列女传》卷七载夏桀“收倡优、侏儒、狎徒能为奇伟戏者”,奇伟戏即戏法、杂技。据王嘉《拾遗记》载周成王时,就有人能吞云喷火,变龙虎狮象之形,这是典型的魔术。

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举行百戏盛会,盛会上即有中国的传统魔术《鱼龙蔓延》等节目,又有罗马来的魔术师表演了《吐火》、《吞刀》、《自缚自解》等魔术,中国的魔术正式成形。

兴盛

魏晋南北朝时,出现了《凤凰含书》、《拔井》人划地成)收等多个魔术节目。隋扬帝时出现《黄龙变》,变来满地的水族。唐玄宗时流行的《入壶舞》,表演者从左面缸中钻进去又从右面缸中爬出来,都是冠绝一时的魔术佳作。到了宋代,魔术开始分科,出现“手法”、“撮弄”等若干专业,同时还出现了专业魔术师们组成的民间社团――云机社。

宋代著名魔术家杜七圣,擅长杀人复活的把戏,名噪一时,称为“七圣法”。明、清时期,各种魔术戏法节目在民间街头巷尾流传,我国著名的《九连环》、《仙人栽豆》、《古彩戏法》等,均在世界魔坛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衰落与振兴

清代中叶以后,中国艺人一部分飘零海外,欧美和日本的魔术团体也不断来华演出,促进了中外魔术的交流,中国魔术师们在保持自己魔术的传统习惯的基础上,吸收了大量的外国魔术的表演形式、内容、技巧,逐渐形成了中国魔术舞台上今天这样五花八门的节目。外国最早的魔术是三杯,也叫三仙归洞,有人说这是中国传出去的,也有人说起源于印度。

魔术祖师

吕洞宾为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其实历史上实有其人。他生于唐末,中举后任过县令。黄巢起义,他隐居终南山,传已得道成仙,号纯阳子。他是八仙中的风流神仙。传说他的天书记载有魔术法门,遗落人间后,被小孩子检去。书上所载都是神仙戏法,小孩把书上的东西全学到了,还传给后人,这就是戏法的来历。清人汪象旭的《吕祖全传》还记载他的仙术,如水化成酒、罗浮画山、鱼再活等。魔术艺人也以神仙术称魔术,因此吕洞宾也被艺人奉为祖师了。

梁山好汉魔术师

到了宋代,魔术已经很流行了,不但在街头巷尾广为流传,在战争中也被频繁运用,《水浒传》里,梁山上就有几个精通魔术作战的魔术师。

“天目将”彭,这个人本事不大,但很会忽悠。据说他的天目能看穿你在想什么,能看到鬼魂幽灵、未来后世……此人的天目具备了“读心术,透视,预言等超能力”,应该就是早期的“心灵魔术”了。

“混世魔王”樊瑞,早年在芒砀山占山为王,自持会点“忽有忽无”的魔法(现在的幻术),根本没把梁山泊放在眼里,梁山大军竟然没占到半点便宜,宋江本人也差点被樊瑞所伤,吴用请公孙胜二次下山,才将其收服。

“八臂哪吒”项充,芒砀山上的二当家,精通障眼法,也就是现在的“近景魔术”,“八条”胳膊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再加上背后的二十把飞刀,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只是,强中自有强中手,魔术被公孙胜揭穿,项充被捉后归降梁山。

“飞天大圣”李衮,芒砀山的第三把手,此人也是擅长魔术的,可以双脚离地天上飞,若不是被公孙胜诱入“石头阵”,想捉住这位“飞天大圣”,估计就难了。

“入云龙”公孙胜,是梁山上最神秘的一个人物,具有呼风唤雨,偷天换日(大型魔术)之能。其实,公孙胜早在芒砀山收服樊瑞、项充、李衮之前,就有过精彩表演了,那次晁盖等十数人劫了生辰纲,被何涛带领的五百官军追得走投无路,幸亏公孙胜唤来“长风”,火烧官军战船才得以成功突围。后来,宋江征讨田虎,公孙胜又是技高一筹,让田虎军师乔道清的魔法失败的很彻底,乔道清还做了公孙胜的徒弟。

公孙胜的魔术无人能敌,绝对是梁山上的首席魔术师。所以说,公孙胜若是生在今天,“时下最火魔术师”的头衔绝对不会落到刘谦的头上。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