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何改变人生中的任何事_都市轩辕_奇书网
返回

都市轩辕

首页
5、如何改变人生中的任何事(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安东尼.罗宾《唤醒心中的巨人》“习惯的养成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马甸

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的行为,有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的旧行为和痛苦连在一起,而把所希望的新行为和快乐连在一起。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里,都学会了独有的思考和行为,好让自己能消除痛苦而得到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时会有沮丧、乏味、生气或压力甚重的感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的情绪,有人采用逛街、吃东西、谈情、吸毒、酗酒、骂孩子等方式。不管他们是不是知道,不过这种办法还多多少少能船帮他们舒解。

如果我们想有所改变,不管是用何种方法,都得经过下述六种简单步骤。这六种步骤是神经链调正术的基础,能直接且有效地使我们改变,帮我们消除痛苦而得到快乐,且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副作用。

第一步确定什么是你所要的,而又是什么妨碍了你经常有人来找我给他们治疗,当我问起他们希望怎么样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是不停地说出一大串他们所不希望的,往往这一说便是超过二十分钟。固然,人生中我们越是注意的就越能得到;同理,你越是惦念着不想要的,往往越容易得到。要想改变,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什么是你真正要的,这样才能引导你的去向,而你要的越是明确、越是具体,就越能够发挥力量,快速地达成目标。另外我们也必须知道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所要得到的,不用说,阻碍我们改变的就是因为我们把改变和痛苦连在一起,因而宁可不改变。何以会如此呢?因为我们对改变后的结果不知道,因而心怀恐惧。

第二步找出改变的杠杆认定不变会有很大的痛苦,而现在就变会有很大的快乐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应该改变,可是就是不肯拿出行动。改变不成通常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改的问题。如果有人拿枪顶着我们的脑袋,高声喝道:你最好给我马上改掉没精打彩的样子,否则就毙了你!”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想尽办法让自己振奋起来。

我们对于“改变”这个问题所抱持的态度,经常是“应当”而不是“必须”,就算是必须,也经常是指未来的“某一天”。要想马上改变,惟一的方法就是得在心里抱持迫切感,不能不快点去做。我们已经说过,改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这就属于意愿的范围,如果再深究下去,那就跟先前所说的那股造成我们人生的力量有关,这个力量就是痛苦与快乐。

人生中任何成功的改变,必然是改变神经链中对痛苦与快乐的诠释结果,经常我们之所以很难改变,乃是因为心中有矛盾。一方面我们想改变,不希望因为抽烟而得癌症、不希望因为发脾气而失去朋友、不希望因为怒责孩子而让他们误会不爱他们,总之我们就是不希望如此;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们却又害怕改变,因为若是上面所说的未必成真,那又何必要去委曲自己?

就是这种痛苦与快乐交织而成的矛盾使得我们不愿意改变,然而我们要如何消除这样的矛盾呢?如何逼着自己愿意主动去改变呢?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的情绪达到痛苦的临界点,让自己觉得不马上改变是不成的。就像是贪吃而致肥胖来说,或许一开始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因此照吃如常,可是有一天当你发现身体已无法塞进那条喜欢的牛仔裤里、飞机的座位坐不进去、上楼气喘嘘嘘、身体圆滚滚像个肉球而引得旁人侧目时,你觉得这一切所带给你的痛苦远大于猛吃所能带给你的快乐而不愿再忍受,因而终于拿出改变的行动,这就是临界点了。在物理学上有一种名叫杠杆的装置,可以用来取代手劲,帮助我们移动极重的庞大物体。同样地,若是我们想做出重大的改变;、就也需要找到可似使力的“杠杆”,这可以使我们抛掉抽烟;喝酒;好吃、吸毒等坏毛病,以及改掉沮丧、烦恼、恐惧及不中用等负面反应的情绪。改变要能能成功,不是知道得改变便算了事,而是得打从心底晓得自己必须改变才行,如果你多次曾试图改变而未见成功,其中的原因很可能是令你改变的痛苦还未达到令你无法忍受的程度,而惟有当你达到那样的痛苦临界点时,这时能令你改变的杠杆才出现了。

“给我一根棍子和一个支点,我就可以单手转动整个。”━━阿基米德促成改变最有力的杠杆,便是发自于内而非来自于外的痛苦,而当发现无法按照自己的原则去生活乃是最大的痛苦。如果我们不能按照自己韵价值行动、如果我们的行为和设定的标准不一致,这内我与外我之间的差距便会形成一种压力,有效地逼着我们改变。在人身上有一股很强的力量,那就是维持“我”的完整性。许多人之所以会想的是一回事,但做的又是另一回事,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知硗自己的内外不一致。如果你想去帮助某个人改变,单单指出他的缺失或指出他的不一致处;这并不能使你掌握到使他改变的杠杆,倒不如你去问他一些能使他知道自己不一致的问题,相信这会有效得多,这比直接指明对方的不一致更不易触怒他。如果你只是一味地从外界施加压力,那只会把他推得更远,不如让他自己感受到来自于内的压力,这很可能使他无力抗拒。

把这种压力用在自己身上更是有用,我们都知道自满就会使人不前,然而何以人会自满呢?就是因为少了内在的压力,所以当你越是对自己现有的行为不满意,你就越会想去改变。让我们都记得这句话;人是因压力而变的动物。

因此,何以有些人明知道应该改变却迟迟不改变呢?那是因为他们认为改变比不改变更令他痛苦。如果我们真想改变别人,或者是改变自己,我们只要把这个道理反转,让不改变成为极端的痛苦(得让这个痛苦超过难以忍受的临界点才行),而让改变成为极端的快乐。

如果想找到调正有助于改变的杠杆,不妨问自己一些能引起痛苦的问题:“如果我不改变的话,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很多人整天就是只想到改变所要付出的代价,却很少想到如果不改变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如果我不改变的话,人生最终会错失掉什么样的机会?会让我在身体上、精神上、金钱上或情绪上有什么样的损失?”让不改变的痛苦成为你真正、强烈和直接的感受,使你不愿再耽延而拿出改变的行动。

如果那仍不足以产生改变的杠杆,那就把目标转移到心爱之人的身上,例如你的孩子或其他你关心的人。大部分的人宁愿为心爱的人付出得比在自己身上为更多,所以好好想一想,如果自己不改变的话,会对心爱的人造成多大的伤害。

当你做完这件事后,接下来便是问自己一些能引起快乐的问题。这将可以使你对改变产生一些具有正面效果的感觉。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改变了,对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重新评断?如果我改变了,会有什么样的冲劲?如果我今天就能改变,会做出什么样的成就呢?我的家人和朋友会怎样看我?我会多么地快乐呢?”

这些问题要想能产生效果,你就得尽可能找出一大堆为什么一定要马上改变,而不是未来某一天才改变的理由,若是有更强力的理由就更好些。如果你不觉得有马上改变的必要,那表示你还没有找到真正的改变杠杆。

到此你已经知道了如何把不改变和神经系统中的痛苦连在一起,把改变和快乐连在一起,这会使你有动力去想改变,接下来让我们再看看神经链调正术的第三步吧……

第三步中止你旧有的行为模式为了能始终有某种一致的感受,因而我们就养成独有的思考方式、看事情的角度和处理事情的手法。然而当我们想有另外的结果时,问题便出来了,因为延用旧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可能有新的结果。有一次我听到一句对“精神病人”的解释:“一再重复做相同的事,却妄想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每天一成不变地生活着,事实上在我们身上随时都蕴藏着能立即改变的能力,只要我们调整一下已成习惯的神经系统,那么先前被栓住的能力便可以释放出来。你必须掌握住引导人生的神经渠道,让它们能不断地引导你过积极的人生,而不是时时生活在沮丧或恐惧之中。要想有新的人生,单单是知道所要的目标和改变的杠杆仍是不够劝,你还得有高度想改变的意愿才行。如果你还是如以前的想法、做法,那我可以告诉你改变无望,你仍然会生活在痛苦和祖丧之中。

不知你可曾注意过关在屋子里的苍蝇否?它会立刻去找寻光亮,因而不断往窗户冲去,一次又一次地撞击玻璃,往往可以撞上好几个钟头。你是否也看过有人这么做呢?他们也有心想改变,就像苍蝇一样不断往窗户冲去,可是有效果吗?如果你想穿过一扇关闭的窗户到外面去,就算是碰破头也不会成功的,最好是改个方式吧!那只想飞出屋于的苍蝇惟一机会便是往回飞,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出口。

如果我们一直沿用旧有的行为模式,最后所得的结果依然会跟以前一样。就像唱片,不管你播放个千百次,它始终都是唱相同的曲子,因为它受制于音轨的刻痕。可是如果有一天当这张唱片在播放时,你拿起一根针在上面刮了几十下,它还会唱相同的曲子吗?同样的道理,只要中止我们消极的行为及情绪,找出扭转痛苦与快乐的杠杆,那么整个人就会改变。

如何打破你负面的情绪反应及使你受限的做法通常我们若能不断地干扰旧有的行为,最终它就会改变,在此我就介绍各位一种借着记忆来搅混感受的方法。我们之所以会情绪恶劣,乃是因为一直想着那件让你挂心的事所致,譬如说当自己被上司责骂了,那一整天很可能你就一直想着这件事,在脑海中彷佛就一直看到他对你怒吼的表情,结果你的心情就越来越坏。为什么要让这样的事不断困扰着你呢?为什不把这一幕从脑海里消除呢?难道你希望带着对这件事或对这个人的负面印象,而让自己一直付出心情不畅的代价吗?如果能改变你的感受,难道你不愿竟去做吗?以下就请各位按照步骤来练习,以便日后若是遇有什么情绪恶劣的事便可用来一试。

一、在脑海里重新描绘出令你十分困扰的那件事。你要彷佛是在看电影似地,注意其中的每一细节和过程,可不要心情激动。

二、把脑中的这一幕转化为漫画形式。假想自己坐在一个高高的椅子上,脸上堆满笑容,气定神闲地倒翻着这一包含全程的漫画书。如果哪个人对你说了什么话,此时便彷佛看见他把话吞了进去,让整件事完全快速地倒放回去,随之再以更快的速度正放一遍。做完了之后你再来变更里面人物的色彩,使他们的脸都成为七彩颜色,如果是哪个人让你特别不快,那么就为他改头换面,让他的耳朵变得像米老鼠那般大,鼻子像木偶奇遇记里的那个木偶那般长。就这样反反复复快速地做上个十来遍,不断改变里面人事物的样子及颜色,同时加上一些音乐演奏,不管这是你所喜欢的音乐或古怪的音乐,尽量让它们和那个使你不快的图像连在一起,相信这必能改变你先前的感受。做这整个步骤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臆想时的速度,改变人事物的夸张和扭曲程度。

三、现在再看看自己对先前那件事的感受如何。如果你在第二步骤做得不错的话,情绪必然会有所改变,不会再像先前那般恶劣或低落。这个方法也可以用之于多年来困扰你的事上,远比你分析原因尝试找出改变方法来得更有效。

上述这个方法做起来不难但是很有效,其原因乃是在于我们一切的感受都出自于心中一直注意的图像及相关的声音和感觉,其合起来便对我们的情绪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当我们改变了这个图像和声音,那么心中的感受也就因而改变,当我们一做再做这样的改变,先前的情绪便不会再现,因为在我们神经系统中跟先前感受的关连慢慢地消逝之故。在前面我们曾说过,任何事的发生都会与我们的神经产生关连,进而在脑子中建立一条渠道,如果你一直使用这条渠道,它就会愈来愈“长大”,反之若是不去使用,它就会慢慢萎缩以致消失于无形。到此各位已经知道如何中断困扰你的旧有行为模式,接下来的一步便是……

第四步另外找出一个新的且好的行为模式这一步是建立长久改变最重要的一步。经常有些人试图改变旧有行为,却如昙花一现似地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未能找到取代的行为。虽然他们已经中断了旧行为,可是就因为没有可以取代的新行为,结果改变便功败垂成。

如果你已按照前面所说的步骤做了,那么接下去的步骤便是给自己找出可以取代的行为,让这个新行为使你得到与先前旧行为同样的快乐。譬如说如果你戒掉抽烟,那就必须想出新的方法来取代过去从抽烟中所得到的快乐,如果你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样的好方法,那么就干脆去求问那些改变成功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我相信你必能找到答案。

当我们旧有的行为模式被中止了,脑子里便会自动地去找能够同样带给我们先前相同快乐感受的新行为,这也就是何以有些人就算是戒烟了,可是体重却增加了,因为他们从吃东西上得到有如抽烟同样的快乐感受。

南西曼恩曾作过一个统计调查,用以了解吸毒者戒毒的成效,结果发现“取代行为”在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第一组人被迫以外力(即法律)强制执行戒毒,可是当这些男男女女的吸毒犯从监狱中被释放出来后,没有多久便又开始吸起毒来。这个现象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外力的施加无法造成持久性的改变。

第二组人是真有心想把毒瘾戒除,并且凭着毅力压制着想再吸毒的冲动,结果他们戒毒并未就维持得太久,平均起来大概只有两年时间,当再碰上过大的压力时便又靠吸毒来逃避。他们戒毒之所以失败,乃是因为没有找到旧有神经渠道的取代物所致。

第三组人则因为有很好的取代行为而戒毒成功,他们从家庭中、从事业上、从社会参与所得到的感受使他们觉得比吸毒更好,结果大部分的人从此没再犯毒瘾,即使少数人未能成功;但平均起来也至少能维持八年未再犯的记录。

这些人之能够一脚踢开毒瘾,就是因为遵照了nac的前四个步骤,即便如此,也还有部分人只能维持平均八年的时间,何以会如此呢?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少了下述的第五步。

第五步不断调正新的行为使之成为习惯改变要能持久且有效,调正的工夫是不可少的。最简单的调正方式便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那个新的行为,使它在我们的脑子里成为粗壮的神经链。如果你发现有什么能取代旧行为的新行为,那么就在脑海里不断地往积极方面想,直到让你觉得它真能使你脱离痛苦而得到快乐为止,这时它便能在你的脑子里建立起神经渠道,使你的新行为能维持长久;若是你没能在脑子里建立起这样的神经渠道,那么就很容易又回复到旧有行为。

如果你非常努力地重复练习这个能使你改变的新行为,这个神经渠道就会越拓越宽,最后就有如高速公路般使你一下子就能连上新的行为,长久下来便成为日常习惯。别忘了,我们的脑子分辨不出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我们想像的,只要我们不断地那么认为,最终它便影响我们的想法和做法。调正的工夫就是要确保我们能自动地显现出新的行为。

我们可不要小视调正工夫所能发挥的力量,最近我从杂志上读了一则有关美国职业篮赛中明星球员拉瑞博德拍广告的事,他在那个软性饮料广告的拍摄过程中,曾一连投中九个远距离空心球。他之能有这种百步穿杨的本领,验证了多年来在球场上所作的调正功夫;每当球到了他的手中,便能很自动地举球、瞄准、射篮,几乎每一球都能丝毫不差地破网。我想若是把博德的脑子剖开来分析的话,必然会发现其中和运动有关的神经早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神经链。在此让我们记住,任何的行为若“不断用心地重复”,它便会成为一个习惯,而这就是调正工夫的重点所在。

要想加速调正的有效性,那么我们还得加上一个“强化”新行为的工作。请问当你一有新的改变时要怎样奖励自己?当你一停止了抽烟就赶快给自己一个奖励,可别等到一年之后才做。记住,当你一有好的表现就给自己一个奖励吧!别等到体重少了八磅才给自己奖励,甚至也别等到少足了一磅才给自己奖励,当你能果断地把盘子里的食物推开时就给自己鼓鼓掌吧。给自己订定几个近程的目标,每当你达成一个就马上给自己来点鼓励吧。如果你一时心情低落或因事烦恼,可是却能强自振作或强颜欢笑,那么就给自己一些及时的鼓励吧。只要你有那么一点点的改变,那就给自己一些鼓励,因为那是让改变能够持续下去、让改变终能成功所不可少的要素。

当你给了自己一些鼓励或奖励,你的神经系统便会把改变跟快乐连在一起。你别期望减肥能立即见到成效,更别指望马上变得像电影中那些帅哥或美女那样的身材,只要自己有心到外头跑上一段路或者拿出任何减肥的行动,那就值得给自己一点奖励。如果你不这么做便很可能会泄气地说上这样的话:“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才减了一磅,而要达到理想的身材还差得那么远,我看干脆……”欠缺鼓励的行为往往便因此而轻言放弃了。

当我们了解了强化的力量,就能加速调正新行为的过程。最近我看到一本很具启发性的书,是由卡伦普莱尔所著,书名叫作《别射杀狗!》,里面所说的正是有关于调正工夫的心理过程,值得各位好好一读。在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一些训练动物行为改变的过程,正好跟我这些年来研究人类行为的改变有不谋而合之处。

能影响动物改变行为的力量,事实上也就是调正我们人类行为的力量,如果我们能好好控制这股力量就能够开创出所想要的人生。我们可以是动物,完全受环境的摆布;我们也可以是人,学会了解环境对人的影响,进而把自己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普莱尔在她的书中谈到这些年来如何运用使动物痛苦的方式来训练他们:用鞭子和椅子对付狮子、用缰绳控制马、用皮带拴住狗。可是当她训练海豚时这个方法便不灵了,因为海豚根本不甩地游开。结果这个经验让她领悟出一种她称之为“正面强化”的训练方式。

调正工夫要能成功,首要法则便是重视强化,因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回应的结果,如果我们想要使任何行为或情绪成为习惯,那就必须借助于调正工夫里的强化力量。

强化法则任何行为或情绪如果不断地强化,至终它便会成为一种自动而调正的习惯;如果这些情绪或行为不给予强化,至终它们便会慢慢消逝。借着正面强化,我们可以使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得以加强,也就是说每当呈现出所想要的行为,那么就奖励一番,这可以是一句赞美、一份礼物或更大的自由。然而我们也可以采取反面强化的方式,亦即当我们见到不希望的行为时就惩罚一番,这可以是皱个眉、骂一下、甚至于打一顿。在此我们要了解强化跟奖励或惩罚是不同的两样事,强化是对一个行为发生时的立即反应,而奖励或惩罚则是更后面的措施了。

注意时效性调正要想有效就不能不注意时效。每当某个篮球队员因为妙传了个好球而使队友投篮得分,教练这时及时喊出“传得好!”,这对于球员的鼓励远大于等比赛完了之后所说的任何好话。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希望当做好一件事的当儿就能得到应有的鼓励。

我们的治安之所以每况愈下,就是因为那些犯了罪的人没有得到立即的惩罚,即使是日后给予重罚,但时过境迁让人已无法将罪刑的痛苦和所犯的罪连在一起,因而对受刑人或社会大众收不到吓阻的效果,只见整个社会的犯罪率年年上升。

我们必须训练自己的脑子,让它从神经方面而非从心智方面着手,来改变人们的情绪或行为,这才是惟一有效的方法。我们应该记住人与人之间绝非单方面地调正,而是相互地在影响对方的行为,遗憾的是大家所用的方法多半造成负面反应而非正面反应。

如果你实在希望别人打电话给你,当对方打过来时要以很高兴的口气与他交谈,告诉他你是多么地想念他,多么地爱他,多么地谢谢他能打电话过来,想想看当朋友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别忘了,任何行为若和快乐连在一起,这种行为就会不断持续下去。

我们必须记住,出乎意料之外的快乐往往是加倍的快乐,所以怎样去利用无法预期的强化方式,是使我们维持新行为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此让我给你一个有关梅豚训练的例子,你就会明白这种强化方式的效果。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