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意思: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大宇宙和小宇宙之间具有类似的特征,这个意思包含现在科学讨论的宇宙全息现象,全息类比是科学全息理论的核心依据。
第三层意思:人是宇宙的化身,因为人迷失本性,需要重新找回自我,所以人的最高追求就是领悟宇宙本元、重新回归宇宙本元。这是人类各大传统宗教经文的核心依据,也是现代科学追求终极宇宙理论的目的。
这三层意思在本书中都存在,是可以统一的:
本书的思维方法是第一层意思,即充分考虑人与环境的互动互生。
本书的阐述方法是第二层意思,即充分利用宇宙万物相似的规律、特征,大量的类比来阐述理论。
本书的终极目的是第三层意思,即重新认识宇宙,进入天人合一的归元境界。
因此,本书核心理论是宇宙本元理论,就是将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通过整体宇宙理论来解释宇宙,本书的出现标志东方传统文化最精华的理论重现人间。
天人合一第二层意思是研究宇宙的一种方法,但它也有弊病,不能完全
迷信:
第一,全息类比,只是近似相同,不能完全套用。比如,万物都在运动,但速度不同;万物都有生死,但寿命不同。
第二,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很清晰,我们经常能将因果关系搞颠倒,
导致失去认识真相的能力。《从惊讶到思考——数学悖论奇景》有很多统计学悖论,能说明我们的因果关系经常发生错误:
统计数字表明:在大多数汽车事故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极少的事故是出在大于150公里/小时的行驶速度上的。这是否就意味着高速行驶比较安全?
答:绝不是这样,统计关系往往不能表明因果关系。因为多数人是以中
等速度开车,所以多数事故是出在中等速度的行驶中。
统计数字表明:在亚利桑那州死于肺结核的人比其他州的人多。这是否
就意味着亚利桑那州的气候容易生肺病?
答:正好相反。亚利桑那州的气候对害肺病的人有好处,所以肺病患者
纷纷前来,自然这就使这个州死于肺结核的平均数升高了。
统计数字表明:有一个调查研究说脚大的孩子拼音比脚小的孩子好。这
是否是说一个人脚的大小是他拼音能力的度量?
答:不是的。这个研究对象是一群年龄不等的孩子。它的结果实际上是
因为年龄较大的孩子脚大些,他们当然比年幼的男子拼得好些。
统计数字表明:汽车事故多数发生在离家不远的地方,这是否就意味着
在离家很远的公路上行车要比在城里安全些呢?
答:不是的。统计只不过反映了人们往往是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车,而
很少在远处的公路上开车。
结论:全息类比思考存在局限性,而且容易进入分不清真实的因果关系。
第三,涉及万维宇宙的映射问题,因为它具有神奇特征,它超越了天人合一的思维范围,所以不能适用天人合一第二层意思的思维方法。
这就是人类为什么对宇宙之谜困惑的本元,我们看到万物都有生死,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宇宙有生死,这样的推理就是天人合一的类比思维,它是不能解释万维宇宙的特征。实际上单元宇宙是有生死的,万维宇宙是没有生死的,是永恒的。
结论:天人合一第一层和第二层意思是本书重要的思维和研究方法,但研究万维宇宙的映射时必须要结合万相归元。
3.万相归元
万相归元是云寒独创的一种研究方法,即将万维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角度思维其他物体,这样就能更系统地研究宇宙本元。
结论:逻辑推理、天人合一、万相归元这三种方法共同组合,形成本书神奇的悖论之剑,一切悖论只要引入本书理论,都能被解释清楚。
章结:本章通过罗素悖论,引出万维宇宙的奇点定义,建立宇宙三个层次结构:静元宇宙、单元宇宙、万维宇宙。阐述万维宇宙四大神奇特征:因果合一、大小合一、有无合一、对错合一。介绍本书三种研究方法:逻辑推理、天人合一、万相归元。本论论述的宇宙结构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宇宙而建立的。
本章核心是:定义万维宇宙的奇点,建立宇宙神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