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就私自驾着卫灵公的马车出了宫,去探望母亲。私用君王的马车,按法律是要砍掉双腿的。得知消息的卫灵公非但不怒,却反而大声赞叹道:“多么孝顺的人啊,为了母亲甘愿冒这等危险!”
又有一次,弥子瑕陪伴卫灵公游园。园中桃树果实累累,红绿相间,正是初熟时候。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口,把剩下的顺手递给了灵公。灵公几口便将桃子吃下肚,还洋洋得意地说:“弥子瑕是怕桃子不够熟,所以先替我尝尝是否酸涩的,乃是关心主上的无上表现。”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时间长了,卫灵公对弥子瑕便心生厌烦,看上了更年青漂亮的对象。这时,从前“私车”、“分桃”的举动,便都成了他秋后算帐的原材料:这个家伙,从前居然敢私驾我的马车,目无主上;还把他吃剩不要的桃子塞到我手里,蔑视君主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用说,弥子瑕能有什么样的好下场?
结论:单元宇宙物体是持续变动的,这变动也包括主体自身的变动,受观察主体的变化、观察手段和标准的变化,导致同一客体因同一主体自身变化,客体的相是变化的。
七、相对永恒
本书理论既是相对的也是永恒的,因为它本身不属于对错范围。
本书理论的相对性表现为三个方面: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即能够说出来的道理,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万维宇宙是真实存在的,但它是连无相都谈不上,从命名开始,万维宇宙理论的任何描述都不完全对应它。因此本书理论的相对性同样符合命名相对。
万维宇宙是没有时间概念,它不存在因果逻辑问题,因此用严密的逻辑来描述它,只是接近它,并不能完全对应它。云寒为了阐述它的本元,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引用了很多科学依据,这样导致大量的逻辑推论并不符合万维宇宙的本身,这不仅是客体变动导致相对问题,根本就是文不对题。
人类的思维模式也是变动的,将来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思维模式,也许在更高级的生命看来,存在更直接的认识宇宙的方式,那么本书的理论就是蚂蚁的智慧。
本书理论的永恒性也表现为三个方面:
万维宇宙理论是奇点理论,它是以意识存在为基础,它的前提就是人有意识,如果你不承认你是人,那么你还是推翻不了它,因为它的定义是人类永恒终极宇宙理论,不是神或者非人的理论。
万维宇宙理论是以宇宙异质论为核心,它不排除本书的部分说法存在相对性,任何反对这个理论又能成立的理论也属于这个理论。因此,它不属于对错概念,理论是超越对错的。
万维宇宙理论是有更神奇的宇宙映射理论,这个理论才是真正的终极宇宙理论,当人类逐步认同万维宇宙理论的时候,那么宇宙映射理论就会被慢慢地出现被大家所认同,那时更大的震撼才真正开始!
结论:本书是天经的现代版,随着本书的内容不断升级,读者可以看到万维宇宙理论的延伸发展能力,它是生命理论神奇的特征。
章结:本章通过相对悖论,引出相对万相,论述人才相对、科学相对、万相相对、真理相对四大范围,包含人才、数学、物理、迷信、神话、时间、语言、爱情、管理等全部领域。
阐述宇宙相对的本元,一切相是缘起成相,命名开始就是相对的起因。客体无定和主体无定说明一切相对是永恒的真理。
宇宙相对论是一把开天斧,只有打垮一切理论的基础,才能震撼人类的心灵,为神奇的万维宇宙理论铺开天路。
本章核心:阐释万物相对的本元,显示一切相对的真理。电子站
第五章宇宙对称论
第五章宇宙对称论
我们在这世界上所看到的这一切秩序,这一切美,是从哪里来的呢?
——牛顿
一、因果悖论
宇宙中因果报应政策如何确定?
如果时间是一个维度,那么事物的发展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那么就肯定存在因果报应。中华文化有很多著名的因果论: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尚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太上感应篇》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楞严经》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地藏菩萨曰: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不报,乾坤必有私。
世界很多著名的哲学家也认为,所谓道德也是抽象的,如果没有因果报应,那么道德就不存在防御的下限。人一旦不怕死,什么坏事、恶事都能干的出来。所以不相信因果报应的社会是可怕的,因为法律、道德都是事后的正义,如果做了坏事不受到惩罚,又活的很舒服,那么就等于引诱更多的人选择犯罪。
可是因果报应现象,又是极其不对称:一方面,社会上存在大量的坏人,干尽坏事,享足好处,竟然没有恶运;一方面,也有很多的好人,一辈子老老实实却总被人欺负,又没有好报。如何解释?
云寒创造一个因果悖论:蚂蚁和大象悖论。一头大象踩死了一只蚂蚁,那么宇宙应该如何制订因果报应政策呢?
如果从生命平等的角度考虑,蚂蚁应该将大象也踩死一次。这个政策从两个生命平等的角度来说,报应是公平对称的,可是从两个生命内含的物质数量上看是不对称。蚂蚁的细胞很少,原子也很少,大象的细胞很多,原子更多,那么出现互相踩死一次是不对称的。
如果从物质平等的角度考虑,比如大象的原子数是蚂蚁的一亿倍,那么规定大象可以踩死一只蚂蚁一亿次,然后蚂蚁再踩死一头大象一次,这个政策从原子数量上看是对称的,可蚂蚁也冤枉。同样是生命,凭什么大象要踩死我一亿次,我才能踩死它一次呢?上天!你太不公平了吧!
结论:因果报应问题既不是没有,也不是简单对称,否则早就解决了。
二、自然对称
1.对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