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_男人的天堂_奇书网
返回

男人的天堂

首页
第222章(1 / 2)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墒铡?br/>

关于雇工,我们的要求是严格的,必须具备正规大学的本科文凭,五年试用期,五年之内若不被辞退,便让其拥有适量的股份。这当然全是女人的主意,除了科研,我不善也不理会这方面的事情。看来,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至少雇工具有了高度的责任心。在我看来,这是从医者所必须具备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那些科研成果。——时代的变化竟是如此之迅速,恍若眨眼间,企业居然已经高度重视这些成果,有不少的企业向我表达了合作开发新药的强烈愿望。如果能让这些我的孩子般的东西尽快地转化,自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

3

若是按照女人的观点,宁肯贷他个几百万自己搞开发,她竟是这方面的天才,一笔一笔的账算得既清楚又明了,算着,算着,仿佛已看到了铺天盖地而来的花花绿绿的票子。

不过,这次我平生第一次没有依她。非是怕冒风险,而是怕麻烦,况且我实在搞不懂她何以会想要那么多的钱。

她分辩说,要那么多钱干嘛?吃喝拉撒困,哪一样又不需要钱?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该让你当几天家了。

她说到做到,我自是搞得一团糟,她只好把权又收了回去,其实,她根本勿需收,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触及到家里代表着权的财。

人的性格或许是多个方面的,我同时又是一个固执的人,或许搞学术的单纯的人都这样,若是有一二位另类,必非真正的学问人。

这并非在为我做出的令任何人都感意外的决定找理由,实实在在地,我确感应该把之捐出去,因为这东西原就该属于大伙的,必须为大伙服务,不应该为某个人所独有,更不应该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至少我也借鉴了前人和为病人看病的实践,所以,我把之捐了出去,选择我认为值得信赖的一家制药厂捐了出去。

女人甚愤怒,愤怒就愤怒吧。我小声嘀咕着,人可不能总为了钱吧。因为注意到她仿佛没有听到,这声音在心里异常响起来,直觉得是那样地理直气壮。

切不可忽视了另外一个现实:老天不会让任何人总是一帆风顺。所以,一帆风顺的时候,切不可得意妄形。

我没有得意妄形,不顺也随之来了——未来得及理顺与女人的关系——女人是宠不得的,宠坏了,再管就难了——已传来了新药害人的事儿。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我认真地核审了关于新药的所有成分与材料,却没有发现有任何害人的可能。原以为药厂必定会很快找上门来,却不料左等右等不见人来,药无疑仍在卖。终于有一天,传说那位憨厚老实的厂长被拘了。我再也等不下去了,顾不上女人拼死拼活地阻拦,忙不迭地赶到了药厂。

药厂的设备倒是先进,让我轻松地就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药厂居然多加了一味药,药效倒是提高了,只不过副作用也大了。当初在探讨时,我就曾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过动摇,在认识到副作用之后,我特别加了说明。

我感到震惊,为了利益,居然这样的事儿也敢做。我如实写了结论,这样无异于判了厂长的死刑,难免心里惴惴不安。若是剂量再少些呢?这又是一个启示。

搞科研是需要启示的,整个人都需要启示,我努力地思考着这个问题,连怎么回的家也说不清了。

加是可以加的,必须恰当地控制剂量,就象熬粥一样,水少了易糊,水多了又失了粥味,水量适中,且需温火,粥才最有滋味。就这么一个并不难懂的简单道理居然会让我心力交瘁,及至想通了这一点儿,不觉又狂喜起来。

喜怒哀乐原是人最正常的发泄方式,而至大喜大悲该是已近病态了,尽管大喜大悲更容易让人痛快淋漓。自从我们进入顺境之后,我大喜大悲大惑的表现明显越来越频繁了。我们无暇去追究原因,这也符合现实的规律,现实中的事件实在太多,我们又怎么能够逐一地分析原因呢?

只说待狂喜如抽丝般冷静下来,我才意识到自己进了监狱,被判了三年。

依稀记得,那日待我迷迷糊糊回到家中时,家里正有人闹事,因为某久病患者经过了治疗,久病倒是好了,只是已不能站立了。人终究是两条腿的动物,不能站立可是件了不起的大事。

我知道,出了医疗事故,不过,这事故恰如我研究的课题相符,或者说,这种副作用而导致的后果正是我课题中的疑难。这也是我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人的研究,不单是一个人的研究,即使这个人或许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

麻烦的是,病人家属不依不饶,不要说病人家属,连我自己都不能宽恕自己,当然更不能推脱责任,但最不该的似乎是那雇工,总不该尽往我身上推吧,居然连女人也这样。我弄不明白,也不屑为此而浪费生命。

亏了我的名声,监狱没有为难我,他们说,医生最值得尊重,即使害人的庸医。话里已尽是讥讽,我不在乎,在乎又能怎样呢?事实上,还应该感谢我的状态,他们显已认为我因为负罪而痴呆起来。名声又值得了几个小钱儿?他们不难为我,也包括单独为我找了一间屋,肯定不是因为我的名声,恰是因为我的状态。

如此,监狱倒成了我最好的去处,安静、没有任何的琐碎,我没有因为安静而寂寞或因为寂寞而浓缩成的恐怖,因为我如痴似傻地钻研着或许自己一生最关键的研究。

三年的时光倒是快,出狱的时候,我虽已满身污垢,却不仅没有丝毫的颓废,反而兴奋不已,因为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包括那药、那久病者。破茧而出,立地成人,是我当时唯一真实的感觉。

感觉终究还只是感觉,无法应付现实的沉重。兴冲冲地回到家里,已然物是人非。

——门诊换成了药房的牌子,若是肯出卖良心,药房倒是个高利润的没有风险的产业,这与人的心理有关,有哪一位买药者,尤其是那些腰缠万贯者,谁不往高价里挑?

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或许只是朦胧地懂得对症下药的道理,于药理则是一窍不通了,无知却还要摆阔,所以只要一些他们还不知名的新药。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