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眼睛一亮,悦道“爱卿文武全才,堪将大用!”
林伦平躬身行礼道“谢皇上夸奖!微臣蒙皇上器重,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可自授职以来,寸功未建,自觉有愧皇恩,今恰逢北伐之机,臣愿率大宋神兵,替皇上夺取北汉!”
林伦平的这番言语,说得是龙颜大悦,赵匡胤不住得拍掌叫“好!”
张俊偷偷笑道“看林伦平平时一副老实的样子,想不到拍起马屁来,还真有一手!”
见年轻一代的将领为讨皇上欢心,竟敢冒如此风险,真是勇气可嘉。那些大宋朝资历高深的将军们,见到小将林伦平都主动请缨了,那他们又岂敢再怠慢,难道真想让皇上以为他们是缩头乌龟不成,于是纷纷站出来表示愿意挂帅北伐。
老将慕容延钊继林伦平之后,首先站出来道“皇上,老臣今年虽五十有余,但老当益壮,小小北汉,就让老臣来替皇上拿下!”
见慕容延钊这样的名将都出来说愿意挂帅了,赵匡胤更是欢喜,道“老将军有如此雄心,实在是我大宋之福!”
紧接着潘美发话“皇上,小小北汉就无须慕容大人前往了,老臣愿往!”
一代良将曹彬也站出来道“皇上,微臣也愿为皇上解忧!”
继而,党进、王全斌、米信、李处耕、李继勋等也站出来纷纷表示愿替皇上拿下北汉。一瞬间,冷场的气氛忽然变得火热起来。
一批新秀将领也不甘人后,站出来表示愿意出征!秦滔道“皇上,臣自幼习武,能征善战,请皇上恩准,让微臣出征!”
见众多将领都出来纷纷表示愿意挂帅出征,张俊有些纳闷了,心想“这些人不会都这么不怕死吧?明知道此次北伐异常凶险,还争着抢着要去?不会真的为了拍皇上马屁,连命都豁出去了吧?”
这时,薛居正也站了出来,道“皇上,微臣虽是文臣,但也自幼熟读兵书,深懂用兵之道,请皇上派微臣挂帅出征吧!”这一言语更是让人惊讶万分,这薛居正真是开历史先河,居然连文臣都想带兵出征了(怪不得后来宋朝要发展为太监带兵出征)。
薛居正这一说不要紧,要命的是,薛居正给众文臣起了个带头作用,张若虚等其他文臣们也纷纷请缨,要北伐与汉兵一决雌雄。
这就让张俊更加吃惊了,“莫非北汉有什么大宝藏不成?”他心里这么想着,扯了扯旁边赵光义的衣袖,小声问道“王爷,他们这么争着、抢着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赵光义微微一笑,道“两个字,‘兵权’。”
经赵光义这么一说,张俊这才恍然大悟“是啊!如果能取得北伐的大帅印,那岂不就是掌握了兵权,到时再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想通了这一点,张俊也急忙站了出去,慷慨激昂地道“皇上,北汉君主刘继恩昏庸残暴,在他的治理下,北汉民不聊生。而吾皇宅心仁厚,欲救北汉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臣虽不才,但却有一腔精忠报国的热血,臣愿为皇上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臣虽不敢像各位大人那样夸下海口,说一定会拿下北汉,但臣以为,北汉不得民心,失道寡助。而吾皇仁人之君,得道而多助,我大宋灭掉北汉,是顺应民心!”
赵匡胤忍不住夸奖道“好!说得好!”
这时,赵普却出来冷嘲道“张大人,打仗不是光*嘴皮子的,得真有实力才行!”
赵匡胤问赵普道“爱卿,那你认为该委任谁为帅更合适呢?”
“普认为,取消北伐最为合适。”
赵匡胤不悦道“赵普,你不要多说了,朕现在是在讨论任谁为北伐统帅,不是讨论该不该北伐!”
张俊暗笑“赵普,你这个老顽固,被以为仗着皇上宠爱你就可以肆无忌惮,圣意难测,惹怒了皇上,到时不但乌纱不保,连人头都难保。赵普啊,你如此不识时务,真是难得的蠢货。”
林伦平恳切道“皇上,就让我们这些年轻一代的将领出征去历练历练吧!”
潘美笑道“小将军,你们还太年轻,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主帅一职,你们是难以胜任的。”
秦滔不满道“有谁天生下来就有行军打仗经验的?谁不是*历练出来的?敢问潘大人,你一出世就能纵横沙场,所向无敌?”
秦滔说话时语气严肃,和内容之滑稽极不协调,一阵话惹得朝堂哄堂大笑。
潘美羞红着脸道“历练也是要一步一个脚印这样走出来,难不成初次出征就要让你挂帅?这岂不是显得我大宋没人,要让你这么个黄毛小子当主帅。”
“潘美老矣,尚能饭否?”张俊横插这一句,又是引得众人狂笑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