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头喝了口水后,继续沉入那过去岁月。。。。
“慢,啷个回事”,举刀之时,突然传来一声喝声
“少寨主,这个汉人看出点名堂,寨主说把他砍了!”。壮汉答道。
“使不得,使不得”,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丁发宣声嘶力竭吼起来。“我是一片好心,
自费从老远过来给你们消灾办事的,其实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冤枉我冤枉呀!”
“抬起头来,我看看”。
但丁发宣这时哪敢抬头。不,不是不敢,此时是他的全身发颤,头颅那根筋已经不听使唤,居然抬不起来了。
他只看到一双草鞋走近,然后一只手轻抬他下巴,托起他头来。
那手法,使他感觉自己象个牲口待人挑选,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他更感觉对方是个天使,因为这人关键时,缓了其命。
当然,对方不是天使,但却是个面目细腻,貌似斯文和善的青年。
“把他留倒,有些事情还要让他来做!”
丁发宣闻听此言,刚才被吓得出窍的神智终于自九天外归来,他不停嗑头谢恩:“愿尽犬马之力,愿尽犬马之力!”
事情还没有完!那年青男子向身边的人手一摊,说道:“拿来!”,旁边一随行男子,旋即从腰间取出一小葫芦瓶,从里面倒出一拇指大红色小药丸。
“嘴张开,吞了这颗药!”。此时的丁发宣已经是惊弓之鸟,哪还敢违抗什么,更不敢多问一句,哪怕眼前是一堆米田共,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张大嘴巴下咽下。
一叽噜,药就下了丁发宣的肚子。
“药丸里头全是虫子,三天服一颗解虫丹,如果不听话主人话或私自逃跑,两天烂穿你肠子,五天将你从头到脚吃得只剩根骨头!”斯文青年甩下最后一句话。
丁发宣就这样被留下来,身份是仆人。
这样的仆人,在寨子里多的是,为什么要将丁发宣这样的外来汉人留下呢。
不久,丁发宣就明白,因为要他做的事情,不是让一般寨子里的人下得了手的。
寨子不小,常驻人中竟然有三仟余人。但是寨子里的女人却是越来越少,
为什么?因为每到晚上,丁发宣和另一个汉人,就要跟着少寨主去早算好的家里抓女人!具体地讲,寨主需要那些正处妙龄的女子,未婚姑娘或新婚少妇。
当然,用抓来形容,前期未免过于暴力。
少寨主进了家门,“抓”人时往往开始是要讲一番道理予以感化。
丁发宣发方才知道寨子还有一个传说。
原来,这寨叫吴家寨,得名于寨边的吴家河。
但吴家河上游十里处,又不叫吴家河,叫夏久河。为什么,因为旁边有个夏久寨。
高家寨和夏久寨都是苗寨,但两寨的恩怨从来以久,其追涉原因可至晚清年代。
原来大概在百年前,两寨本是世交,寨人间均有走访通婚,头人间更是常有联姻与汉人对抗。
光绪元年,风调不顺,天下大旱,尤其北方和西南最为严重。大小河流纷纷枯竭,由于天灾加暴政,再加上清庭已是日暮之时,灾民四处暴动。
由于素来与汉人敌仇,再加上天灾当头,这两个苗寨也涉及其中,清庭云贵总督李经羲派手下大将左甘前来缴杀。左甘是深谋老虑之辈,素知苗人凶悍。在苗区动戈激起民族分仇恨,战祸不是一天两日便能平息,他使用了一个阴招。
由于烈日当空,数月不见星雨,那常年贯涌的吴家河水源也日渐稀少,甚至仅余一滩细水流淌。左甘派出奸细挑拔当时夏久寨的头人拦河筑坝,私截水流供以已用。这下就引发了夏久寨和吴家寨的矛盾。
两寨协商不成,从嘴角争端最终走向大规模械斗。吴家寨头人引得全寨四百勇士奔向上游夏久寨,欲偷袭占领水坝,放下水源,但不幸早被已有准备的夏久寨头领撞上,两寨人马一片血杀。
本是同根生,相煎为几何,往日兄弟相见,今日战场互戳。那场面沧然悲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