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禅一听,顿时惊叹道:“哇!师父你还能给我怎么好的东西咧?你终于了解到我是你唯一的弟子,终于想起来给我好东西了,不过这黑不溜秋的铁钵怎么取了个‘舍利钵’这名字…怎么看都不白吖!”
“所以说你佛法修行还不到家,这钵从神秀师祖一脉到现在已经传了千余年,多少先人都曾把佛力灌注于内,以便增强此钵的法力,其中还有数为高僧坐化之时,将己身一世佛力修为结成舍利,化入钵内,所以这钵才叫‘舍利钵’,不止法力巨大,更有师祖将波罗密多心经与大悲咒刻于钵外,化形咒与往生咒刻于钵里,更添威能!”
问禅十分惊讶:“这个黑钵竟然这么厉害?师父,听您的意思,似乎这舍利钵只有北禅宗历代嗣法禅师的象征法器…师父你自己不留着,就把它传给我好象不大好吧?”
“问禅,我虽然把你当做唯一的弟子,但既没有给你持沙弥戒,也没有给你持比丘戒,我所图的不过是希望我北禅宗的佛法仍然可以延续下去,如今我已垂垂老矣,只想在有生之年游遍天下名山大川…看看先人修行的地方罢了。”觉明默然道。
问禅一听觉明的话,眼眶顿时也红了起来:“师父…您还是别走吧,我照顾你一辈子!”
觉明笑着摇了摇头:“傻孩子!你师父又不是老的走不动的人,再说了,你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我只不过是送你点东西给罢了,别弄的哭哭啼啼的,成什么样子!”
“师父…”问禅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心中想到,与自己度过十八年时光的师父竟然要外出云游,这本身也没什么,只是师父临走送给自己北禅宗最重要的法器与书籍,让问禅感觉到一种交代后事的气氛…
觉明挥挥手道:“别哭了!被你烦了一天!末了你倒哭起来,好象受了多大委屈似的,快点下山,我要休息去了,真是累死我了!”
“对了!这几天都不要上来了,到你去未央大学的前一天,到山上来吧,我有东西交给你!”
问禅点点了头红着眼睛就站了起了来,手里捧着觉明给他的舍利钵与《观心论》,走了出去。觉明盘坐在榻上,看着问禅的背影,眼睛里闪过一丝不舍而脸上的微笑竟是那么安详。
过了几天之后,问禅都窝在家里对着舍利钵与《观心论》发呆,手上捏着舍利钵是转过来又转过去,对着它又是念咒又是结印,可这破钵竟然一点反映也没有,气的问禅是拿着个放大镜对着它照了一遍又一遍,可除了在舍利钵上看到波罗密多心经、大悲咒、化形咒与往生咒之外,就再也没看到一点出奇的东西,于是问禅就摇了摇头,把舍利钵丢到一边,又专心研究起神秀师祖写的《观心论》来。
“有弟子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神秀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名为省要’。”
嗯嗯,原来只有观心才是修法成佛的最好办法,不过这怎么有点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问禅抓着没毛的脑袋想了想,还是没有想个所以然出来,只能继续看下去,这本观心论里夹着一本觉明写的小册子,他在里面将历代肆法禅师对于观心论的领悟与自己的看法通通写在了那本小册子,让问禅参照着看,让的问禅学的十分轻松。
“心是万法的根本,一切法都是由心而生,一棵大树,茂盛的枝叶和丰实的硕果,都必须以树根为基础,如果一棵树没有了树根,必死无疑。如果树根没有被挖除,将来一定会重新长出新的枝叶,而‘心’,就正像伐树必须除根一样,修行应该从心地上直接用功修行,不但省力而且成就也快,一切善业恶业,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心在决定,心能作恶,心也能造善,所以心是改恶修善的枢纽,修行解脱必须以改造心地为根本方法,如果离开自心求别的方法,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观心修禅一法,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法门。”
“心是一切善恶万法的根源,而心又有两种差别,一种是有漏无明的染心,一种是无漏真如的净心,由于有漏无明的原故,障蔽了无明真如而不能体悟,于是净心便迷执而成为染心,染心就是烦恼,有烦恼便会造恶业,有恶业就会轮回六道,成为凡夫而受生死大苦。如果能觉知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摆脱有漏的束缚,无漏真如之心自然显现,便能摆脱生死痛苦而超脱,每个众生内心都具有真如佛性,只要能恒常保持觉悟,不受无明的束缚,便能摆脱生死而证得解脱。因此修禅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摆脱无明的束缚而灭除染心。”
“无明染心的表现,就在于烦恼的存在,但烦恼虽多,不出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一切烦恼众恶的根源,由于此三毒心的支配,驱动眼耳等六根去攀缘色声等六尘,从而生起六识。反过来,六识又通过六根,对六尘产生贪恋等执着,由此造诸恶业,让内心的真如佛性不能显现,所以,六识就像六贼一样,‘盗取’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而随外境所染,损害众生的法身慧命。”
“因此修禅的根本原理,就是收摄六根,消灭六贼,去除执着,破除烦恼,摆脱无明染心,让众生内心真如清净佛性得以显现,从而才能证得解脱,但是,为什么观心修禅能摆脱生死痛苦而证得解脱呢?因为三界六道,生死痛苦,都是由于众生不能认识到自己内心本具的真如佛性而迷修十善,才会堕落三界六趣,如果能观心修禅,觉知自心本具的真如佛性,使其不受染污而恒常清净,则一切生死痛苦自然远离,三界六道便随之消灭,修行的目的就在于去除有漏染心而保持无漏清净真如佛性。”
问禅边看边学,心中的疑惑也渐渐被书中的文字所解答,心中大叹道:要是师父早点把这本书给我,我何止是现在这个禅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