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闻名得忍愿
48.现证不退愿
必成正觉第七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我建超世志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
誓不成等觉复为大施主普济诸穷苦
令彼诸群生长夜无烦恼出生众善根
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
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愿我智慧光
普照十方刹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
悉舍三涂苦灭诸烦恼暗开彼智慧眼
获得光明身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如佛无碍智
所行慈愍行常作天人师得为三界雄
说法师子吼广度诸有情圆满昔所愿
一切皆成佛斯愿若克果大千应感动
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妙华。以散其上。
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积功累德第八
阿难。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及诸天人大众之中,发斯弘誓愿已,
住真实慧,勇猛精进,一向专志庄严妙土。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
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无量劫,积植德行,不起贪嗔痴欲诸想,不
著色声香味触法,但乐忆念,过去诸佛,所修善根,行寂静行,远离虚妄。
依真谛门,植众德本,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志愿
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
奉事师长,无有虚伪谄曲之心。庄严众行,轨范具足,观法如化,三昧常
寂。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静无染。
所有国城,聚落,眷属,珍宝,都无所著。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禅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众生,住于无上真正之道。
由成如是诸善根故,所生之处,无量宝藏,自然发应。或为长者居士,豪姓
尊贵。或为刹利国王,转轮圣帝。或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于诸佛所,尊
重供养,未曾间断。如是功德,说不能尽。身口常出无量妙音,犹如檀,
优钵罗华,其香普薰无量世界。随所生处,色相端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悉皆具足。手中常出无尽之宝,庄严之具,一切所须,最上之物,利乐有情。
由是因缘,能令无量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圆满成就第九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
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所发誓愿,圆满成就。如实安住,具足庄严。
世尊告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
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去阎浮提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有世界名曰"极乐"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萨
声闻之众,恭敬围绕。』
皆愿作佛第十
佛说阿弥陀佛为菩萨求得是愿时,阿王子,与五百大长者,闻之皆
大欢喜,各持一金华盖,俱到佛前作礼,以华盖上佛已,却坐一面听
经。心中愿言:『令我等作佛时,皆如阿弥陀佛。』佛即知之,告诸
比丘:『是王子等,后当作佛。彼于前世住菩萨道,无数劫来,供养
四百亿佛。迦叶佛时,彼等为我弟子,今供养我,复相值也。』时诸
比丘闻佛言者,莫不代之欢喜。
国界严净第十一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
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
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
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
而住?』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
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
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
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而。』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
除疑网,故发斯问?』
光明遍照第十二
佛告阿难:『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遍照
东方恒沙佛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若化顶上圆光,或一二三四由旬,或百千万亿由旬。诸佛光明,或照一二
佛刹,或照百千佛刹。唯阿弥陀佛,光明普照无量无边无数佛刹。
『诸佛光明所照远近,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
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
『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是
故无量寿佛,亦号无量光佛,亦号无边光佛,无碍光佛,无等光佛。亦号智慧
光,常照光,清净光,欢喜光,解脱光,安稳光,超日月光,不思议光。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命终皆得解脱。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
其国。』
寿众无量第十三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
达,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
『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
夜,悉知其数。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
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
不及一分。
『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以一毛尘,沾海一
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
『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彼佛寿量,及
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宝树遍国第十四
『彼如来国,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
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
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
『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
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各
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耀,不可胜视
。清风时发,出五音声。微妙宫商,自然相和。是诸宝树,周遍其国。』
菩提道场第十五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
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华果敷荣,光辉遍照。复有红绿青白,诸摩
尼宝。众宝之王,以为璎珞。云聚宝锁,饰诸宝柱。金珠铃铎,周匝条间。
珍妙宝网,罗覆其上。百千万色,互相映饰。无量光炎,照耀无极,一切
庄严,随应而现。
『微风徐动,吹诸枝叶,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清畅哀
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若有众生,睹菩提树,闻
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彩,念树功德,皆得六根清彻,无诸恼患。住
不退转,至成佛道。
『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此皆无量寿佛,威
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堂舍楼观第十六
『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亦皆七宝自然化成。复有白珠摩尼以为
交络,明妙无比。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
『中有在地讲堂。诵经者,有在地受经,听经者。有在地经行者,思道,及
坐禅者。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经行,思道,及坐禅者。或得须陀洹,或得
斯陀含,或得阿那含,阿罗汉。
『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各自念道,说道,行道,莫不欢喜。』
泉池功德第十七
『又其讲堂左右,泉池交流,纵广深浅,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
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洁,具八功德。岸边无数檀香树,吉祥果树,华
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条密叶,交覆于池。出种种香,世无能喻。随风散
馥,沿水流芬。
『又复池饰七宝,地布金沙,优钵罗华,钵昙罗华,拘牟头华,芬陀利华,
杂色光茂,弥覆水上。若彼众生,过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
腰腋,欲至颈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温者,急流者,缓流者,其水一
一随众生意。开神悦体,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栏徐回,转
相灌注,波扬无量微妙音声。
『或闻佛法僧声,波罗密声,止息寂静声,无生无灭声,十力无畏声;或闻
无性无作无我声,大慈大悲喜舍声,甘露灌顶受位声,得闻如是种种声已。
『其心清静,无诸分别。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随其所闻,与法相应。其愿
闻者,辄独闻之。所不欲闻,了无所闻。永不退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十方世界诸往生者,皆于七宝池莲华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虚之身,无极之
体。不闻三涂恶恼苦难之名,尚无假设,何况是苦。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
彼国名为极乐。』
超世希有第十八
『彼极乐国,所有众生,容色微妙,超世希有,咸同一类,无差别相。但
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
佛告阿难:『譬如世间贫苦乞人,在帝王边,面貌形状,甯可类乎?帝王
若比转轮圣王,则为鄙陋,犹彼乞人,在帝王边也。转轮圣王,威相第一,
比之忉利天王,又复丑劣。假令帝释,比第六天,虽百千倍,不相类也。第
六天王,若比极乐国中,菩萨声闻,光颜容色,虽万亿倍,不相及逮。
『所处宫殿,衣服饮食,犹如他化自在天王。至于威德,阶位,神通变化,
一切天人,不可为比,百千万亿,不可计倍。阿难应知,无量寿佛极乐国土,
如是功德庄严,不可思议。』
受用具足第十九
『复次极乐世界,所有众生,或已生,或现生,或当生,皆得如是诸妙
色身。形貌端颜,福德无量。智慧明了,神通自在。受用种种,一切丰
足。宫殿,服饰,香花,幡盖,庄颜之具,随欲所须,悉皆如念。
『若欲食时,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
无食者。但见色闻香,以意为食。色力增长,而无便秽。身心柔软,无所
味著。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复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所居舍宅,称其形色。宝网弥覆,悬诸宝铃。奇妙珍异,周遍校饰。光色晃
曜,尽极严丽。楼观栏,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
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应念现前,无不具足。』
德风华雨第二十
『其佛国土,每于食时,自然德风徐起。吹诸罗网,及众宝树。出微妙
音,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流布万种温雅德音。
『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安和调适,犹如比丘得灭
尽定。
『复吹七宝林树,飘华成聚。种种色光,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
柔软光洁,如兜罗绵。足履其上,没深四指。随足举已,还复如初。
『过食时后,其华自没。大地清净,更雨新华。随其时节,还复周遍。与
前无异,如是六反。』
宝佛莲光第二十一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
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亦然。
『复有无量妙宝百千摩尼,映饰珍奇,明曜日月。彼莲华量,或半由旬,
或一二三四,乃至百千由旬。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
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
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决证极果第二十二
『复次阿难:彼佛国土,无有昏暗火光,日月星曜,昼夜之象,亦无岁月
劫数之名。复无住著家室,于一切处。既无标示名号,亦无取舍分别,惟
受清净最上快乐。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皆悉住于正定之聚,决定证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十方佛赞第二十三
『复次阿难: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
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
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
是。
『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
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
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三辈往生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修诸功德,愿生彼国。此等众生,临寿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
在其前,须经臾间,即随彼佛往生其国,便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智慧
勇猛,神通自在。
『是故阿难:其有众生欲于今世见阿弥陀佛者,应发无上菩提之心,复当
专念极乐国土,积集善根,应持回向,由此见佛。生彼国中,得不退转,
乃至无上菩提。
『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
阿弥陀佛,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
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
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
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其下辈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以至诚心,愿生彼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
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
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此人命终时,如在梦中,
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