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了,原来她对自己的感情竟然可以到这样的地步,而自己却在记忆里渐渐地淡忘她。也许这就是那种叫忠贞不愈的爱情吧。其实,仅仅只是爱情吗?可能已经超出了爱情的范畴了。
沉默。
李星叹了口气,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知道此时飞燕还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对眼前现实一时间的难以接受,或者说是对她自己曾经心目中忠贞的东西变的出乎预料的抵制吧。他岔开话题问:“你这次回家会呆几天的吧?”
“不,我每次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我爸爸肝炎又犯了,你知道我妈就指望我出钱,可我不想钱经过她手。”她说完都有点吃惊,尽管李星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变了样,但自己对他不设防,就像对亲人,一个永远值得信赖的朋友。想到这里,她心下软软的,温柔地望向眼前这个大男孩,他曾经是自己多少梦想的主角。
飞燕带着李星到了村外,李星就下了车。飞燕并不下车来,摇下车窗问他:“考上了,记得跟我报个讯,你答应的。”
李星还矜持了一下点了头,挥手再见。
“地址收好哦。”两人飞头走了,红色的轿车在山村的土路上卷起一路尘土。
“小星,坐车回来耶,我都不敢认你了,哈哈。”二叔大约是去镇上,来到李星面前下了自行车,“是苏家山的吧?”
李星脸红了,问:“二叔去镇上啊,今年效益不错吧?”二叔是西瓜专业户。
“还可以,考的如何?”
“成绩出来了才晓得。爸妈都在家吧?”李星小声跟二叔商量,“刚才你看到的千万不要说出来哈,路上碰到了她叫我搭车顺路的。”说完鄙视自己。
尽管李星知道肯定会传到父母耳朵里,但他还是尽量不去想这件事,也许两个人从此就没有了交汇点了的。
弟弟马上上高二了,他是个内向的大男孩。成绩平平,选择了理科,李星给不出什么辅导,父母也不需要他帮忙做农活,所以他每天就是在家做三顿饭。
无聊的日子过了十几天,虽然小山村的夜晚是那样宁静,白天更是一番忙碌欣欣向荣的景象,亲情也围绕在自己身边,但李星总觉得这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生活。飞燕一身的珠光宝气,钱包里应有尽有的钞票给了他很大的震动。本来对成绩漠不关心,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的他,却在成绩出来的前两天晚上失眠了。
他不可遏止地想起了王芬,小丽,还有飞燕如今的对比,究竟什么样的人生路将是自己今后要走的,自己期望的是什么样的路呢?他给不了自己答案,却隐隐向往城市那干净明快,又车水马龙的生活。
兄李林来信说他现在已经当上了一个台湾外资企业的主管,月工资有两千了,这给了李星很大的刺激。李林在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是个蠢笨捣蛋的家伙,自己却是所有亲戚邻居眼中当然的希望。两千块钱,也许在飞燕这样的人眼中完全不值一提,却是父母半年的收入了。
而自己要比过李林,高考成绩无疑是最好提取信心的东西。他很后悔自己当初对待高考的态度。
成绩还是无情地出来了,他考的当然不理想,只高了一本录取线一分,要是自己再负责任一点,以及那不及格的英语成绩能再好一点,相信上自己的第一自愿复旦都不是没希望的。
但现在复旦已经是个梦想了,四川大学成了自己最高的要求。根据各省地域性的录取规则,李星还是有希望的。
他很轻松地接受了大表姐的邀请,去她江油玩。就是李白同志的第二故乡,海灯法师也是那里的名人。
大表姐是李星大姨妈的大女儿,高中毕业经舅舅的关系去了市军分区招待所作了服务员,遇上了现在的表姐夫。表姐夫的父亲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个石匠,凭着精明的脑袋,抓住了开放的好机遇,成了江油市第一批成功的“揽子”(包建设工程的老板),是如今赫赫有名的亿万富翁。
这个大表姐和李星的关系非常好,亲姐弟可能也不过如此。表姐说,她家里穷,那时候舅舅还在读大学,是小姨妈(李星的母亲)周济她们家,衣服,米粮,钱源源不断的支持,她才能上完高中的。李星记得小时候父亲承包了生产队的米粮加工房,那时候算是比较殷实的。
表姐同李星差不多一样高,一米七八的身材,加上一对明亮的大眼睛和娇好的脸蛋,成功地俘获了表姐夫的心。表姐夫其貌不扬,却是很塌实的人。
表姐虽然不是大学生,但她博览群书,继承了她那个浪荡哥儿父亲的精明,对李星这个从小就漂亮聪明的小表弟爱护有加。
李星第一次来玩,每天都有一百元的零用钱,叫他必须花完。表姐说:“会花钱的男人,才会挣钱。”李星惊为天人,他也忘了提醒表姐:姨夫不是会花钱么,怎么却老是向你伸手呢?
李星当然不是老实人,经不起诱惑的家伙,除了第一天没完成任务,到后来几乎都可以超额了。红塔山他已经不抽了,改为玉溪,还尝试了中华。
但到了八月二十号,也没有从班主任那里得到通被录取的消息。
舅舅和三姑都开始支持他再复读一年,李星一概没有表态。
到了二十三号,还没有一点消息,李星几乎要崩溃了。他从来没有这样绝望过,失恋也没有。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复读对于他来说只有毫无退路的时候才会去想。
表姐可能也没有想到他本一的分数居然连个专科录取通知书都没有,连忙和丈夫商量。
“小星,不要着急,”表姐夫对他说,“在川大建筑系我认识人,你愿意调配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