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古话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所以会被人们沿用至今,正是因为它的神奇。
而我现在就又一次应验了这句话的神奇――邻桌两个中年男子开始扯到我感兴趣的话题了。
男子甲说:“老兄,上次我做的那个梦还记得不?前些天我找胡半仙解过了,你别说,还真灵!”
男子乙说:“哦?胡半仙怎么说?”
男子甲说:“他说睡姿不正、入梦虚浮;四更梦蟾蜍,主凶;有碎石,主疾病;有水,主疾生肤外;有雷声隐隐,主疾发于五七日之后。果然如他所言,昨天我发了一身疱子,幸亏发现得早,不然治起来还真麻烦。”
男子乙笑道:“凭你这不知死活的生活习惯,要不是有人提醒,疱子长在脸上都不知道。怎么样,谢过人家胡半仙没有?”
男子甲说:“那当然!锦旗、牌匾,哪一样少的了?要我说呀,胡半仙就是一活神仙,护佑咱们丽水一方百姓!”
我听得心中暗笑。说什么胡半仙有仙法,能趋福避祸、预知吉凶,那我是半点不信。其实他很有可能是个中医高手,会通过“望”人的气色判断一些疾病。不过这并不重要,我看重他的最主要原因是:像他这样自命半仙的算命先生,极有可能懂得传说中的一门技术――风水秘术。
所谓风水,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是算命先生骗人的把戏。郭璞《葬经》中有云:“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也是一种“灵气”的表现。古人选宅择穴,都讲究一个风水:生宅风水好,能使做官的平步青云,经商的日进斗金;阴穴风水好,则能保尸体永存,荫福子孙后代。所以我希望能通过风水学,找到赵怀礼墓的下一条线索,哪怕希望依旧渺茫。
“请教两位大哥,不知道要怎么找到胡半仙?”我饭也没心思吃下去了,直接走到邻桌搭话。
“看小兄弟是外地人吧,怎么也知道胡半仙的名字?”男子甲饶有兴趣地发问。
“哦,我是从温州来的,听一个丽水朋友提起胡半仙的大名,非常敬佩。正好我有件事不能索解,于是赶来丽水想请胡半仙帮忙。”我编瞎话根本不需要经过大脑,张口就来,毫无破绽。
两个男子听说胡半仙的名声居然传到了外地,都十分自豪,好像胡半仙的功劳也有他们一份似的,很干脆地告诉了我找胡半仙的方法:胡半仙每天晚上都会在南街口摆个测字摊,摊名醒目,非常好认。
既然得到了有用的信息,我就不在“处州风味馆”逗留了。走出店门,我直奔南街口,寻找那个胡半仙的测字摊。
果然摊名醒目,果然非常好认。大老远的,我便看见南街口竖了一面写着“半仙”二字的幡旗,旗下是个测字摊,摊前挂着太极八卦图,周围绘有各种道家符号。一个五十来岁的秃顶老头坐在测字摊上,不少求算命的和看热闹的人聚在跟前。
这胡半仙的生意还真不错,我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挤到测字摊前面。我正准备编个理由和胡半仙套近乎呢,突然看到一个让我心跳加速的的东西:
道家符号!
常见的道符,都是写着“辟邪”、“如律令”之类的,辅以弯弯绕绕的符号。而这张八卦图周围的符号,竟隐含着三个无法让人相信的字。它们是用小篆写的,故意有些扭曲变形,但仍能看清是什么字:
赵、怀、礼。
千真万确!
我心里顿时萌生出一个不好的念头:这难道是个阴谋?从拿到古卷开始,本来以为这是个大海捞针般困难的计划,想不到线索却一条接一条地冒出来。尤其是这个算命先生,简直像为我量身定做的,连风水都没扯到,就直接把答案写在测字摊上告诉了我――这会不会太巧合了点?
我额头上冷汗直冒,不断提醒自己要冷静,不管它是不是个陷阱,先分析明白再说。
首先,那册古卷绝对没有问题,我坚信我的鉴定事正确的,那是一件明代真品,并无现代人伪作。这么说,赵怀礼和他的神秘寿礼极可能确有其人其事。退一步讲,即使这册古卷是伪造的,那也是明代的某个家伙所伪造,和胡半仙不会有任何关系。
那么,胡半仙为什么会在测字摊上写“赵怀礼”三个字呢?是警示,是试探,还是诱饵?这点太难猜测了,他的动机可能有成千上万种。为了进一步了解他的想法,我决定投石问路。
“年轻人,说说看,想算什么?”胡半仙见我坐到他面前,微微抬了抬眼皮说。
“有几个字,想请半仙算算。”我伸出手指,在半空中虚点几下,意思是不便口述,需要用手写。
胡半仙把手伸过来,我在他手心上写了“赵怀礼”三个字。
“哦?”胡半仙的表情似笑非笑,向围观的群众抱了抱拳说,“诸位,在下和这位年轻人借一步说话,这摊今天就摆到这儿了,请大家见谅,见谅。”
群众们渐渐散去,胡半仙把摊子收到一块,装在架子里背到背上,对我笑道:“怎么样,年轻人,有没有兴趣去寒舍一叙?”
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跳,冷汗又不自觉地冒出来了。现在已经是晚上九点,跟这个神神秘秘的家伙回家,谁知是吉是凶?我虽然还算有些身手,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孤身一人去个从没去过的地方,危险性可想而知。
不过胡半仙确实多多少少知道些有关赵怀礼的内容,测字摊上的字就是明证。有道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哪怕胡半仙家是龙潭虎穴,我也得冒险去闯一闯。
“好,那就请老先生带路吧。”我不动声色地答应了胡半仙,右手却伸进裤袋里盲发短信,向大胖报告情况。
胡半仙不知是真没看见还是装没看见,带着我沿着南街往回走。这片大概算是丽水的贫民窟了,穿过一条条阴暗的小巷,我们来到一座低矮破败的二层小楼前。
胡半仙指着小楼的木门说:“这就是寒舍了,请进吧。”
我观察了一下周围,这座小楼位于许多低矮的建筑物之间,地形更加复杂,而胡半仙那张老脸似乎也更显狰狞了。
事已至此,担心也没用,我尽量不表现自己的紧张,跟随胡半仙走进他家门。
一楼和寻常人家一样,有客厅、卧室、厨卫,家具也很现代,总体来说没半分仙风道骨。胡半仙没有在这层逗留,直接带我上了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