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买的是民用设备,结构比军用声纳设备简单不少,但是两个人都是正儿八经的门外汉,相关知识是一点都不懂。说明书又都是用英语写的,专业词汇还挺多的,两人光翻译说明书,就用了不少的时间。
两人回到寝室之后,水都没喝一口,就翻开说明书,开始研究。可是书都快翻烂了,连边角旮旯的字都研究过了,一直鼓秋到天黑,显示器才算有了反应。原来一个也不知道代表什么意思的键子没拉下来。
阿平点点头,打开开关,并将频率调到中档,吴学军将声纳发射器对准自己的脉博。
屏幕上出现一个亮点,并慢慢开始有规律变动。只是跳动的幅度太小,精确度太低,即使如果不仔细分辨,根本分辨不出来。关于精确度的问题,买设备的时候老板也曾讲到,这套东西也只是当做业余爱好玩玩,如果要买高精度的声纳系统,没有个千儿八百万根本拿不下来。
阿平根本没那么多钱,况且就算有,那些高精度的军用设备也不太可能向普通民众出售。
将亮点跳动的信息记录下来,示意吴学军坐下,号了下他的脉,并根据自己号的结果与声纳测试仪显示的结果对比了一下。发现错误率极大,看来在数据处理的时候还应加入容错机制和识码识别。
整整一周的时间,两人都在研究如何降低功率的同时提高声纳系统的精度。这其中又涉及到了太多的电工学知识。
有句话讲,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这套声纳系统虽然说了阿平一千大元,但为了研究其结构,两人几乎将它拆得零碎,画成了详细的结构图。
阿平趁吴学军不在时候,偷偷地用劳力士扫描了一下。接收到意念指令,一道红光自劳力士发出,逐行落到声纳系统里。
四五台设备,虽然扫描没用多长时间,但能量消耗的可不少。几乎把中午加晚上吃的那点能量全都消耗光了。
幸好,这段时间伙食还不错,能量储备了不少,还没发生过饥饿过度晕倒的现象。
阿平也没意识到扫描的结果会是啥样,只是觉得劳力士这种东西连人体结构都可以描扫,扫描个普通物体难度应该不大吧。
谁知结果让阿平大吃一惊。劳力士不但将声纳系统的详细结构建成模型,连一些电工结构等具体参数,都一一详细标注。
“太逆天了吧。”阿平惊讶得合不拢嘴。
外星产品果然不是盖的啊。只要能够接触到实物,然后这么一扫,那些技术参数立马就出来了,比雇间谍偷来的资料都详细。有了这种超级间谍表,以后干脆成立个间谍公司得了,专门偷那些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资料,然后卖给山寨公司,让他们再德瑟。飞毛腿的技术直接拿到南非去换驼鸟蛋。宝马的技术卖给奇瑞,象征性的收两块钱意思意思得了。苹果的技术直接送给神舟,给钱都不要,要是联想表现好的话,也可以考虑送给联想一套。ibm的技术干脆就无视了,有了苹果技术,谁还要ibm的技术啊,犯不着浪费那能量。”
想到这些,阿平险些笑出声来,似乎幻想着金钱、美女如潮水一般朝自己涌来,躲都躲不开。
“不知利用镜面反射原理将劳力士发出的光反射回劳力士上,能不能扫描到他的内部结构。如果能够分析到劳力士的结构那就爽了,到时侯制造一百二十几个山寨版的劳力士,组建个异能者帮会,就叫无极会。不管是东兴、红兴,三合会的,只要不服,啥都不说,上去就是揍。和他们火拼,连刀都不拿,光着膀子就是往前冲,子弹、片刀往身上招呼就是了,连闪都不闪,警察来了,集体瞬移,实在瞬移不了的,就地跪下当良民。哈哈哈。
吴学军正在那闷头查资料呢,一听阿平无端傻笑,一脸莫名其妙地问,“老二,你不会是崩溃了吧。别着急,万丈高楼平地起,只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声纳系统咱总能整明白的。”
对于,吴学军的话,阿平干脆无识,意念飞快地跳跃着。声纳发射器,接收器,换能器结构图一张张地在脑海中过目。越看越欣喜,越看越心惊。只是短短半个来小时研究的结果,比自己和吴学军两人瞎琢磨两三天明白的还要多。
又调动劳力士的智能模拟功能,模拟运行了一下。
嘀的一声响,劳力士发出一阵悦耳的女声,“模拟运行结果,发现古科技技术产品……”
真他妈的嚣张,劳力士不但将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出来,甚至给出了一些评估。
高中物理是讲过电路方面的知识的。什么电阻、电容的、北桥、南桥啥的,阿平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是看到劳力士综合分析出来的电路图,阿平脑袋都大了。见过猪走,和吃过猪肉果然不是一回事啊。
就那么几个破电容,破电阻,怎么就能组成那么复杂的电路、搞出那么多花样来呢。连接线虽然已经被劳力士自动简化了,横平坚直的,但看起来依旧是密密麻麻的,跟蜘蛛网似的。看着扫描出来密密麻麻、黑乎乎的一片,阿平感觉不是一般的晕啊。
就算阿平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那抠扯了半天,累得脑袋瓜子生痛,也没整出个子丑寅卯。
他不由得有些泄气了。看来当初自己想要从这些元件的电路结构图,来研究他们的工作原理似乎有点异想天下了。换一种说法或者可以说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以为知道什么是电容、什么是电阻就是电工了。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不是被压雷锋塔下二十年,而是他妈的东风已起,万事俱备,却发现砍不断捆船的绳头。
不过,阿平最大的优点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有在那黯然神伤、自怨自艾的功夫,还不如做点有用的事儿来得实际呢。
他知道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电工方面的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稳定的地基,想要建成摩天大厦,确实有点难度。所以,恶补电工方面的知识是当务之急。
这两天,吴学军从图书室借了不少电工学方面的书籍。
阿平躺在床上,将一本电厚的参考书拿在手里一页一页的翻了起来。这本书是华清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一位老教授写的。书嘛,写的还不错,挺通俗易懂的,就连阿平这种基本上算是没啥基础的人看起来都不是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