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绝世传奇(11)_天堂有多远 天使的心_奇书网
返回

天堂有多远 天使的心

首页
48.绝世传奇(11)(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寒玉真是心疼自安,因为长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照顾他的缘故,没有谁比她更能感受到自安的“脆弱”――自安做事太投入了,就像写书,那分明就是在写自己的“悲惨世界”,在那么悲惨的世界里,能看到光明、能走出来,太不容易了;哥哥别看他说他会带小孩,能做心理工作,其实,他什么都不做才好,能将那样一本书完成,就已做了最好。寒玉的意思是说,哥哥做什么太忘我,比如带小孩,他会为孩子的欢笑而欢笑,为孩子的难过而难过、痛苦而痛苦,如此不是在苦自己是什么?!

寒玉看自安抱着孩子总是很感动――他的神情,分明也是孩子的父母亲人!!生命在他面前显得如此弱小、无助!!!这一日不由弹着吉他,为他有感而发的赋上一曲曾有一定影响的《摇篮曲》:

小宝贝,快快睡,梦中会有我相随,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小宝贝,快快睡,你会梦到我几回,有我在,梦最美,梦醒也安慰……

丹晨是冰雪聪明,不过,如不是大姐寒梅在,她也就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了!赶紧与大姐心领神会,上前打断寒玉再唱下去!再唱下去就不好了,寒玉这是怎么的了?!

自安明白寒玉最想唱给他“摇篮曲”的接下来的部分――花儿随流水,日头报春归,粉面含笑微不露,嘴角衔颗相思泪,山间鸟徘徊,彩霞伴双飞,惊鸿一蔑莫后退,离开也让春风醉;看朦朦的睡眼,有谁值得你留恋,同林鸟,分飞雁,一切是梦魇;传说中,神话里,梦中的我在梦你,神仙说,梦会醒,可是我不听,流水葬落花,更凭添牵挂,尝过相思百味苦,从此对情更邋遢,寒风催五谷,摇风到天涯,枯木也能发新芽,馨香播种摇篮下……

寒玉的忧伤,一时自安都不知如何是好,不明白寒玉有误,误在哪里?!

寒玉是在心痛自安哥哥的“自不量力”:也是的,看那么多朦朦的睡眼,真有那么多人值得你留恋吗?多少同林鸟都已成了分飞雁,难道就是做了一场噩梦?可是怎么也不愿醒来――传说中,神话里,梦中的我在梦你,神仙说,梦会醒,可是我不听,磨难坎坷越多,倒更平添许多牵挂、放不下,即使什么都看透了,倒更愿去相信播种在摇篮下的馨香,哪怕枯木也能重新焕发生机……

事后,丹晨、寒梅不能不找寒玉来拉拉姐妹情长――明白了她只是一时失态,心痛自安哥哥,就忘了这首《摇篮曲》在可枫哥哥、心语小妹面前是不适合唱的,幸亏姐姐给打断了,否则再唱下去,可枫哥哥、心语小妹真会多想,她在怪他们呢!好在他们沉浸在为人父母的喜悦之中,是“两耳难闻窗外事”,幸福着呢,来不及多想……

尽管如此,丹晨、寒梅还是有些担心寒玉――她到底想怎么看待与她自安哥哥的关系,定位在什么程度好呢?!

寒玉倒有意思,在下意识中认为她与自安哥哥的关系应该就像《红楼梦》里那个气质美如兰的妙玉与贾宝玉的关系比较好;如此才是最好的在替自安哥哥分担责任。嗨!这也是她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隐约当成了书中的主人公造成的匪夷所思――

在红楼梦中妙玉与贾宝玉,是也只能是志同道合的仰慕与惺惺相惜,绝无婚配的可能了,这才是她与他最好的结局

说到《红楼梦》中的妙玉,这里还要嗦一下,寒玉认同自安在所著之书中的认识、对妙玉的评价,从而引出对宝玉及红楼梦一书的看法:妙玉是一个高洁的人,是一个为了他人勇于献身的人,而高鄂所续写的《红楼梦》,完全曲解了妙玉这个在原作者笔下,笔墨虽少,却是十分重要的、十二金钗中一个分水岭式的人物;而后续书者竟让她被强盗掳去,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寒玉与自安基本认同妙玉这样的结局----贾宝玉最后成了和妙玉一样的“槛外人”,却是在十分困苦、甚至要沦落到要饭的地步下渡过的,是那个天真无邪,总是好将二字发音不准,咬舌头,叫他爱哥哥的,可爱的史湘云表妹相伴他渡过了艰难时光,从而使贾宝玉不致那么孤寂,而促使贾宝玉能有人相伴的正是妙玉。

肮脏在古汉语里读(唐驵),古汉语中肮脏也就是不屈不阿的意思!肮脏的妙玉、高洁的妙玉、从不肯向权贵屈服的妙玉,为了救出受制于权贵的贾宝玉,不惜违背师父临终的遗言,要她不要南行,她本为避祸才北行的,她为救出贾宝玉,不得不南行,而自己却不惜冒身陷泥潭的危险!

妙玉的人生不能不让人感慨,“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人的一生不过如此,她还什么放不下呢?妙玉的舍身相救,那是宝玉心中的最痛,哪怕为了妙玉,他也要走好自己的人间路。即使如此,宝玉的个性决定了他在人世间的结局亦是显得很悲惨……

宝玉与他身边的众多不忍弃、不忍离的红颜知己一样都来自天界。至始至终,从警幻仙子给他的梦中警示中,他都应清楚地意识到他的红颜知己的不羁命运。在命中注定中,他不得不向命运低头――表面上看,他活在人世间就是在不得不向命运低头的一个过程,而实质更是一个奋争的过程。看着为他付出那么多的红颜知己一个个离他而去,他却无能为力改变这一切,这种伤痛是很难让人承受、又不能不去承受!特别是黛玉、宝钗、妙玉、湘云一个个那么鲜活、高贵的生命、在人世间的枯萎、凋谢……

黛玉的离去是注定的,但她的离去并不悲惨,是带着与宝玉的真爱,笑着离开红尘的;宝钗与宝玉算得上是金玉良缘,只是让宝玉汗颜的是他不能把全部都给了宝钗,已有那样一颗心亦随黛玉而去。宝玉多希望红颜知己都能有一个好归宿,他知如他给不了宝钗好的归宿,旁人更是不可能。因为他知宝钗心意所在,更知宝钗一样会红颜薄命、命不长久――如此更不能不把真爱给她,让她带着人世间的温暖撒手人寰……

宝玉很清楚,家族的败落是注定的,那是一个什么家族呀,勾心斗角、算计来算计去、把自己一样算进去了,一些人的作为太让人失望了,牵连了多少人呢。一朝主子一朝臣,他的家庭不可能再有什么皇恩浩荡、又得以什么大富大贵。这从湘云的遭遇就可看出――湘云本是嫁给了青年才俊、国家的栋梁,很是幸福的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只是丈夫年轻气盛,参与了对保守派的斗争,却没能获胜,从中不幸殒命了。湘云因此受株连,险些被卖入青楼。而此时湘云唯一可以依赖的表哥宝玉家也已经败落了,湘云侥幸得以逃脱,因无以为生,一时竟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因家庭的败落,宝玉的生活也是举步维艰,曾靠当街兵,住在没有房盖、四面只有半堵破墙的贫民窟中的贫民窟勉强度日……

湘云与宝玉正是同命相怜、宿命相连,在妙玉的指引下,有一天二人终相遇在一起――不由不笑,这笑是含泪的笑、亦是开怀的笑。在困苦中竟能和那么至亲的人相聚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很自然二人结合在一起……

湘云、宝玉相伴在一起,早已不是沉湎在红尘小爱里那么简单了,而是充满了人间大爱!现在没有谁能比湘云明白宝玉心意所在了,她甘愿助宝玉完成心中最真的梦――《红楼梦》。宝玉相信红楼梦是冥冥中上苍促使他肩负的使命,为了亲人挚爱,也是他留在人世间、无论如何也要、也能走下去的最大理由……

宝玉是才华横溢――他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天文地理无一不晓,只要他愿意依附权贵,完全可以再过上安逸的生活。只是在那样的环境中是很难拥有独立的人格,不只是怕,而是完全可以确定会破坏自己既定的路。有关这一点,他是不可能去屈服的,任何人也改变不了!说什么他也不会去为那些权贵涂脂抹粉,他早看透了他们……

宝玉亦非常明白,他无论如何也要将心愿所了、也能将心愿所了,因为他不能、也不忍让红颜知己默默无闻的离开尘世、白白的牺牲,要让人知晓她们的作为、知晓她们的可爱、可怜,她们的不忍弃、不忍离。也是让世人明白,警醒世人,荣华富贵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人世间唯有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能永存天地间,感动天地间。

湘云是陪伴宝玉最长的、几乎过半生的一位红颜知己,没有她的陪伴,也许宝玉不可能在那么艰难困苦条件下(甚至在皇历上写草稿)了却红尘中的心愿……

湘云是在贫穷困苦中悬崖撒手、离宝玉而去的……

湘云与黛玉、宝钗不同,黛玉、宝钗与宝玉基本是在锦衣玉食条件下走完生命的终点,而湘云是在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伴宝玉走过那么漫长的人生路,所以说宝玉与湘云感情最深,更显难以割舍的真情之所在……

随着湘云的离去,宝玉对人间彻底失望,在完成心愿后,亦很快追随湘云回归天界……

其实说来说去,红楼梦向我们展示的应该是作者曹雪芹自己升华了的经历、内心世界,向人世间的不平呐喊、抗争。再苦再难,曹雪芹(宝玉)也能、也必须坚持下去、也能坚持下去,就如现在这样一首歌所表达的一种感慨吧――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今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人间坎坷辛苦,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又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曹雪芹实质完成了所著,只是因、特别是后部分不符合当时所谓的盛世,有离经叛道给盛世抹黑之政治之嫌,而被有意删改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幸,当然也是一种万幸吧!因为这种残缺美,谁又能想到后来倒成了一门学问,被人研究、探讨,这不能不说更是一种成就。多少人自有他心中的一部有关红楼梦的宏篇大著……

寒玉认为她自安哥哥已基本将红楼梦释圆了,完全可以应答作者在完成心愿后的感叹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最终作者(宝玉)是幸福的,因为在他心中装有一个美好的天界。而他牵挂的人,终有一天会相聚在天界里,幸福到永远……

至少,作者(宝玉)做到了,让牵挂的人静静地坐在红楼里永不凋谢!任“楼”外寒来暑往、花开花谢……

寒玉对红楼梦的这一番见解,二位姐姐不由面面相觑该如何是好?!寒玉怎么走出了基督教的束缚,这回被什么而禁锢又看破红尘了?!难道她要鼓动她自安哥哥与她“踏入世外之地”吗!!!可了不得了,如此,还真得找自安好好商量商量……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