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百夫长
李绩本想听完高适讲述自己一行是如何突围,然而皇宫内侍却带来了睿文帝的诏谕――廷议陇州之战,只得匆匆而去。
听了高适描述的陇州大战,他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三十万秦军铁骑绕过了西关,从背后攻入陇州,这是否意味南宋与西秦已经达成同盟,否则宋国怎么可能借道给秦国行军呢?
陇州大败,不是军事的失败,而是政治的失利,外交的失势。外交的失势,也许不仅仅只是让15万儿郎葬身沙场,还会让更多高唐百姓置于敌国铁骑之下。
李绩心潮澎湃地踏上内侍带来的御用诏车。似乎想到什么,又探出头吩咐刘希夷去查一查高适的底细,然后才跟随内侍向宫城而去。
李绩去后,城东卫所内,杨贲问高适:“高将军,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兵部不会处置我们,所以才我们回来?”
高适笑了笑,只是轻抚宝刀不语。可是,武平一战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却在脑子里响起,“带走他们,不要让西关军大旗倒下!”
现在能否让西关军保留,他殊无把握,毕竟朝廷是没有给只有一百人残军保留番号的先例。
想要人救,必先自强。高适突然意识到李绩不让西关诸人喝酒,所潜藏的意思。只有这只军队的魂没有丢,那么迟早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百战,百战不殆,百折不挠。
他看了看厅中东歪西倒的众人,开口道:“从明天开始,按时出操吧!”
韩擒虎一愣,以为自己听错:“什么?高兄弟,你不是说笑吧。连酒都没得喝,浑身劲都没有,你出什么鸟操啊!何况院子就那么大,下脚的地方都没有,手中又没兵器,难道你让兄弟在院子里拿大顶么?”
韩擒虎当面反驳高适,倒不是说他和高适不合,相反二人私交甚笃。当日若不是韩擒虎当场格杀了数名不听指挥的逃兵,高适也不能快速掌握这支编制混乱队伍。
众人沉默。
杨贲替高适感到委屈:“韩大哥,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没有兵器,我们就不能练拳。别忘了,当初是谁把我们带出来。”
韩擒虎本想反驳杨贲,但看见高适怔怔看着纷扬而下的大雪,又把心中的话吞了肚中。那一日武平一托孤,他也在场。
他烦躁朝杨贲挥了挥手,“不和你说了,说了你也不懂!”找了角落坐下,生闷气。
沉默不语的高适突然道:“只有这几天了。”
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
皇甫冉又回来了,带了两把豹尾枪。
所谓豹尾枪,用豹尾装饰的枪,为天子近卫军――神策军所独有武器。
关于豹尾枪,《高唐会典》是这么记载的:“豹尾枪,长一丈一尺七寸,刃长一尺五寸,冒以木,黄油绘行龙,銎镂垂云文,下缀朱,垂环悬豹尾,长三尺三寸,柄长九尺五寸,制如戟。”
“韩将军,接枪!”皇甫冉喝道,直接把手中的一柄豹尾枪丢给韩擒虎。
韩擒虎楞了一下,下意识地接过豹尾枪,不明所以。不过,旋即醒悟过来,暗骂自己醉后胡说八道。虽然他粗鲁蛮撞,却也不是笨人。
“皇甫小子,你这是……?”
皇甫冉淡淡道:“没什么,末将就是想领教下将军的高招而已,还请将军赐教。”
“皇甫将军,韩大哥一时醉言,当不得真,还望将军赎罪。”
皇甫冉话刚出口,高适就知要遭。他没想到皇甫冉是一个这么认真的人,居然把韩擒虎的醉言当真。韩擒虎的枪术高适早就领教过,那一个叫狂风骤雨,不可阻拦。当年高适虽然和他打了个平手,可他一直认为韩擒虎是留有余力的。万一现在把这个府军右万的百夫长打残了,那就不可收拾。皇甫冉带是是真枪,不是训练用“软木枪”。
皇甫冉笑了笑,道:“那高将军也当皇甫今天是喝多了吧。”握在枪柄末端,单手几朵如梦似幻的枪花,一看就不是弱者。
转头向韩擒虎扬声道:“请吧,韩将军,让皇甫看一看当年神策九卫枪棒第一人的风采吧!”
高适使命向韩擒虎使眼色,让他认个错。可他就是假装没看见。他就是这种倔驴的性格,让他认错,比杀了他还难。
一掂手中的豹尾枪,也挽了几朵枪花,韩擒虎瓮声瓮气道:“皇甫小子,那老韩就不客气了。”虽然豹尾枪比他惯用的黑铁枪轻了不少,但也算合手。
二人在院子中站定,纷扬的白雪盖了一身他们都是。
“破!”皇甫一声断喝,放在身后长枪突然如毒龙一样,从肋下穿出。
枪势之快,让高适忍不住出声喝彩。
这一招是“毒龙式”,是“奇正十三枪”的一招。但凡在帝国军校呆过的将领,都应该学过这一路枪法。
天下枪术之最,当初号称“南杨北戚”,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南陆宋国的杨妙真,一个是高唐国的戚长征。
当年戚长征不服一名女子排在他的前面,于是十五年前只身南下,挑战杨妙真。没想到以一招败北,从此对杨妙真心服口服,并感叹:“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以后休提南杨北戚。”
从此“四娘”杨妙真的梨花枪闻名天下。而失意归来的戚长政,退出江湖,遁入了军校,创出一路变幻莫测的“奇正十三枪”。
高适的枪法也是“奇正十三枪”,他自然认得枪路。只是他的枪法是武平一代传,而皇甫冉则是戚长征亲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