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前途迷茫
飞机在天空飞行了两个多小时后,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痴博士、海芋和季恒跟随着下飞机的人潮走出机仓。
“吴老师,您好!”痴博士拨通了吴老师的小灵通。
“您到了吗?”
“我们己经下飞机了。”
“我己安排王师傅去机场了,他应该早到机场了。这样吧,我让王师傅给您打电话。”
“您好,我是王磊,您到d口来吧,我在d口等您。”
“好,我们马上过去。”痴博士快步走向d口,季恒和海芋追他有些吃力。出了机仓后,他们先去了行礼托运中心,在大厅推了一辆行礼车,把托运的行礼放在行礼车上,季恒也被抱上了行礼车,痴博士推着季恒朝着d口指示牌的方向走去。尽管有指示牌,但是还是没有找到d口的标示牌,问了机场的工作人员,他们指了指上边,痴博士才注意到d口的标示牌。
“我先去门口打个电话,看看王师傅在哪儿?”
“好啊!”痴博士放下行礼车,季恒还在上边坐着,海芋想抱他下来,他不肯。一会儿,王师傅跟着痴博士进来了,海芋主动跟他打招呼,季恒也在海芋的提醒下,礼貌的叫叔叔。当王师傅要一个人提大行礼包时,痴博士忙过来帮忙,王师傅也感到行礼的重量了,还说幸亏开大车来接站,否则真的就回不去了。
“学校到黄鹤楼还有多远?”一路上,痴博士为了打破沉默的气氛,经常会找一些话题来聊。
“400公里。”
“武汉有三镇是指哪三镇?”海芋来之前对于武汉没有任何概念,季恒的幼儿园老师曾向她提起武汉有三镇,当时她很想知道,海芋一家在哪个区,可惜海芋不知道,老师有些遗憾。大约季恒的老师老家应该是武汉人,对武汉说的头头是道,老师光是自己说话了,没有机会让海芋跟她了解武汉的一些人文地理。
“武汉的三镇有汉口、汉阳、武昌。长江把武昌隔在了江北。”
“天河机场到学校都要经过哪里?”痴博士想到以后怎样去接姐姐。在走之前,姐姐己经答应痴博士一家在武汉安顿好,她们就来武汉玩。
“走经济开发区的路省时间,经过长江大桥、汉口,最后到达阳罗。武汉有很多的好景置,等过一段时间,黄书记会安排车带你们在武汉转转。”王师傅受到我们的感染,也开始滔滔不倔起来。
“今天,武汉的天气真不错。”海芋望向车窗外的郁郁葱葱的树木,田间的绿油油的油菜,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与北方皆然不同的景色。
海芋怀里的季恒不知什么时候,己经睡着了,车内暖阳阳的,很容易让人产生睡意,海芋不经意也打了一个哈欠,车子在路上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海芋只记得刚开始的一些事,再后来痴博士问的什么?海芋虽然没有睡,但是她一句也没听进脑子里去。在经过这些天的折腾,海芋只想好好的睡一觉。
痴博士快到的时候,王师傅跟学校的负责人联系,痴博士马上要到学校了。车子停在苏园交流中心门前,季恒也醒了。
“我们到学校了。”海芋盯着靠在她怀里的季恒说。
“是国宝档案吗?”季恒的不标准发音又开始了。
“是武汉,知道吗?”海芋把季恒的衣服拉平整。季恒的眼睛盯着眼前绿绿的树木,很好奇,非要下车看看。
“在北京哪有这么好的室外景色。”海芋也被眼前的美景折服了。
“学校里的草木都是黄书记亲自安排的,就连哪棵树应该放哪儿都是他亲自指导的。这些就像黄书记的孩子一样。”王师傅也从车上来。
海芋虽然不知道这个黄书记是谁,但是这个书记一定是园林专家,把学校装扮的真的太美了。王师傅还说起接他们前领导有吩咐一定要热情接待。海芋想起这里要招痴博士当党委书记的事,看来校方对博士还是很重示的。
痴博士给吴老师打了一个电话,痴博士打过电话后,就去了人事处。吴老师让他把机票交上来,做了报到登记。办好这些手续,吴老师带着痴博士一家去了交流中心,也就是以前痴博士在这里住过的。吴老师让他们暂时先到交流中心住下,等房子安顿好了,再搬过去。
痴博士一家在房间里休息了一会儿,海芋有一些饿了,她们到外面想找一个提供小吃的地方。看看手机己经是下午两点了,学校里有一种类似食堂的小饭店,供外来人员吃饭的地方,转了几家小饭店,都关门了,过了吃饭的时间,再加上寒假马上开始了,学生们大部分都己经回家了,于是,她们只好去学校的小超市买了两盒方便面,应对饥饿问题。这里不像北京是在哪里都能找到吃饭的地方,这里是远郊区,购物是极为不方便的。如果想去买大件物品,他们只好打个车去城里才行。
人事处的林敏处长来电话了,大意是说她在外地,并提到档案是否带来,具体的事情等她回来再说。林处长说她己经安排办公室主任黄老师安排痴博士这三天的伙食问题。
痴博士去黄主任那里做登记,海芋和季恒也出来走走。季恒指着黄黄的小桂花儿让妈妈摘给他玩,海芋忙说这是看的,不能摘,摘了他会疼的。季恒就不再要了,园里的桂花飘香,还有腊梅花也己经绽开,小小园中的风景,让海芋这个北方人,觉得太惬意了。季恒也在园里跑来跑去,兴奋不己。墙角的一小片竹林,格外吸引人,竹子有2米多高,树上的小麻雀叽喳的叫个不停,偶然也有灰喜雀落在桂花树上,寻找食物。如果从景置这一点来选择,这里真的给海芋一种世外桃园的感觉。记得在昆明那段日子,桂花开在5、6月份,这里怎么开的这么早呀?海芋想想也许是气候的原因吧。
“黄老师给了我们一些餐票,我们晚上在专家餐厅吃饭吧!”一个小时候,痴博士回来了。
“离这里很远吗?”海芋很好奇学校有多大。
“就在这个楼呀!”痴博士指了对面的楼说。
“这个楼是不是仿照苏州园林建的呀!”海芋觉得这个建筑风格真的太像苏州园林了。
“是呀!”痴博士拉着季恒的小手围着喷泉走来走去。
“用老家的话说这里太养眼了!”海芋想起那日姐姐和痴博士的对话,在昆明住久了,眼睛就会被惯坏。海芋再在就有种感觉,自己才刚到这里,就己经把自己是北方人的身份给丢掉了,只想自己马上就是武汉人的那种兴奋感。
“你这么快就被这里的景色给收买了!”痴博士讥笑海芋忘本了。
“我真的太喜欢这里了!”
“夏天,你肯定会讨厌死这里。”痴博士意指夏天武汉的桑拿天,是非常难过的。
“我会很快适应的。”海芋很自信的说。
晚饭,海芋、痴博士和季恒一起穿过长廊上了二楼的餐厅,走进餐厅先交了饭票,小女孩帮他们盛了一些菜,菜是有限制的,只能是一昏一素,多了不行的。菜色也仅仅是两昏两素,两素是素炒油菜、素炒白菜,两昏是肉片冬瓜、红烧土豆。主食就是自己可以盛的,米饭、玉米面馒头,油菜蛋花汤。
季恒只吃了一个玉米面馒头,海芋夹了几根菜给他,菜有些硬,季恒不想吃。海芋和痴博士也只吃了一小碗米饭。口味是不太合北方人的胃,米饭没有北方的米香。痴博士跟海芋解释原因就是南方多季稻,基本上没有北方一季稻的味道。对于海芋这个北方人来说,米饭是不理想的。北方人爱吃馒头,但在这里没有馒头,有也只是南方的做法,北方人不太习惯,海芋和痴博士都吃不下,姐姐在昆明定居后,每到周末姐姐就会蒸一大锅馒头,够一个星期吃的。海芋是不会蒸馒头的,姐姐曾问海芋,你在家没学过蒸馒头,海芋说没有,姐姐有些不可思议。海芋觉得蒸馒头是大工程,学起来太麻烦,也曾想过要学,可是痴博士觉得术业有专功,一个不擅长做饭的人,想要蒸好馒头,那可就是大工程了。学习最后的结果就是浪费食材,与其那样还不如省省力气做些别的。
“人事处让我问一问你们要不要再开一个房间。三个人两张床会不会太挤。”大约在20:00的时候,苏园服务中心的前台服务员来了。
“不用了!”海芋想想孩子一个人睡容易掉地下,海芋和季恒睡一张床,痴博士自己睡一张床。
“痴老师在吗?”在21:00的时候,人事处的林敏处长来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