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在玄门中占有极大的地位,与法术、遁术、丹术不分上下,玄门中的高人们都会对此下一番功夫,这是他们趋利避害最重要的手段。
一般情况下,卜算一个人或一件事并不是想算就能算出来的,卜算的人必须和被卜算的人或事有因果牵扯,借此才能算出点头绪来,于己无关的事是算不准的。这也是街头的算命先生收取卦资的原因,本质上是借着这层买卖结下的因果来为人算命。
当然,天地间除了天道本身是不变的,万物都在变。所以算命一道也不是这么简单,有道行在身的修士,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因果的力量,道行越高,对因果的需求越低,反之亦然。到了三清圣人阶段,本身不沾染因果,却可以将世间万事算得清清楚楚。
如果有一个算命的不收卦资替人算命,那么有两种可能,一是他在骗人,二是他修为极高,可以用两人见面这层极小因果来算出命数来。毕竟大千世界上亿人,其中两人碰着面的概率极低,所以每次碰面其中都有极稀薄的一层因果。如果遇到这种易学高人,那实在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杨鹤对卜算还是有些心得的,他见老人独自一人在厅中和闷茶,心中一动,暗道:“这次我在两天内两次遇到中平书院的人,又都和那个叫卢正的男子有关,师父说过,世间没有巧合,巧合的背后都是因果造就,今日如此巧合,想必他和我因果颇深了,让我来算上一算,看看有什么结果。”
杨鹤用手指掐了起来,此时还稍显生疏,好不容易一套动作做下来,倒也被他算出了一点东西。卦象显示,那卢正还在凤凰山里活得好好的,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但对自己第一次算卦就得到结果杨鹤非常满意。
本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想法,杨鹤跑到旁边一座假山边,使出无名指金剑,在假山上刻下了卢正的消息。
金剑与石头间摩擦发出“噌噌”的响声,立刻被那老人听见,他还道有人偷听,双目寒光一闪,飞身冲出了客厅,在空中拔出佩剑,做好了攻击的准备。
他落到庭院中环视一圈,见四周静悄悄的,“噌噌”声已经消失,也没有任何外人的迹象。
老人听出来声音是从假山上传出的,但是假山四周都是池塘,只有一座一人宽的小桥相连,小桥的另一端正对老人所在的阁楼门口,来人要走,不可能朝着阁楼方向走,否则一定被他看见。
池塘面积广大,老人以他的阅历,猜测道:“这假山竖在池塘中心,要从任何一个方向跨过池塘都要有进十丈的距离,来人轻功再高也无法一步十丈,必要借池中荷叶踏脚,方能度过。”
老人跨了几步,到池塘边看了一下,见荷叶周围水波不兴,安静之极,心中惊道:“这不可能,踏水无痕比一步十丈更不可能!难道他还没走?”
月光下的庭院是如此宁静,耳中只听到蝉鸣声,可越是宁静老人就越是担心,以为有大高手混进了府中,他将剑横在面前做出防御姿态,慢慢靠近假山,一步接着一步。
走到假山边的时候,仍然什么都没有发生,只看见假山上新刻出五个字来,写到“人在凤凰山”。
这对于自诩高手的老人来说是个极大的打击。
老人见自己实在无法发现任何人影,便道:“不知是何方朋友带来消息,还请现身一见,让老夫当面谢过……”
杨鹤听见了不由一阵无语,这老人家的戒心也太重了!
四周仍然静悄悄的,远处响起了脚步声,是刚才那三男一女,现在已经换了一身便装,但身上还是带着剑。他们听见老人的声音,便出来看看,见老人在假山边上,就走上前去和老人会合到一起。
李静问道:“师父,可是有人来过?”
老人叹道:“唉,被他跑了,只留下了这五个字。”
众人探头看去,只见“人在凤凰山”五字被刻在假山正中,铁画银钩,每个字都大如手掌。
李静又问道:“师父,这个刻字之人难道写的是二师兄的下落?”
老人道:“想必便是如此。”众人一边说话,一边回到了厅中,老人直觉认为那高手还在,本想用茶水写字代替说话,又想到可能己方一举一动都在其掌握之下,如此作为不但瞒不住,如果对方真是来帮忙的,还会寒了对方的心,便作罢了。又继续道:“只是那人武功极高,我听他刻字声再冲出来,就已经见不到他的影子了,如此高手,从没听卢正谈起过,想必两人并不认识,非亲非故的,他为何要留下这五个字?”
李静本想说这是高人发善心,知道了卢正的消息便来通知一声,只是她虽然年轻也知道江湖险恶,如今朝政崩坏,江湖也受到了影响,变得更险恶了。
老人已经是江湖上第一等的高手,江湖中人提起中平书院正气剑孟术,谁人不道一声“大高手”。如今平白无故出现一个隐匿功夫极深,可以瞒住他耳目的人,送来一个没头没尾的消息,又怎么能不去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