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时突然想到广荣禅师如此牺牲,不能不去瞻仰一下,便道:“在走之前,不知能否让我瞻仰一下广荣禅师的遗容?”
广宁也起身道:“当然可以,请杨施主跟我来。”
两人走过两条走廊,来到方丈室,此时方丈圆寂还不到十二个时辰,根据佛门规矩还不能移动遗体,众僧人只在他遗体周围念经。
杨鹤到来并没有给众僧带来任何影响,庄严的念经声使方丈室中添上了神圣的气氛,这些高僧们都是带有修为的,大多在杨鹤之上。
广荣禅师的遗体已经变得十分消瘦,全身发黑,却在云床上闭目端坐,脸上带着一丝遗憾的表情。
杨鹤敬立在一旁,恭送广荣禅师上路,直到法事结束。
广荣禅师圆寂后十二个时辰整,众僧将广荣禅师遗体放入一个大缸中,仍然摆成端坐的姿势,盖上缸盖抬了出去,不知要埋到哪里。
房中留下的僧人们虽然没和杨鹤交谈过,但都能感觉到杨鹤的恭敬之意,都露出友善的笑容,一位老僧人走上前来,看见杨鹤背后的上清剑,合十道:“贫僧广明,贵客可是灵宝派的弟子?果然修为深湛,老和尚自问天眼通修得不差,居然看不出你的修为来。”
杨鹤听了汗颜道:“在下杨鹤的确是灵宝派弟子,掩盖修为不过是小道而已,在诸位高僧面前不值一提,在广荣禅师的大慈悲面前更是不值一提了。”
众僧合掌道:“阿弥陀佛!”
杨鹤见了众僧送别广荣禅师,心中颇有感慨,道:“今日得以送广荣禅师一段路,听他事迹,已经不枉我上山一次。我还是这句话,如果有用得上我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广明禅师回答:“想必广宁师弟已经和你说过了本派和阿吒力教的恩怨始末,杨施主也该明白我们的想法。师兄遗愿,不得不尊,能不开战端就不开。哪怕他们硬要动手,也当由我点仓派自己解决,杨施主好意,我们只能心领了。”
广宁禅师从人群中走出来,道:“杨施主,我们现在就要动身去崇圣寺,杨施主也尽早下山去吧,我叫本初送你。”
广宁不想再让杨鹤继续来趟这趟浑水,所以虽然双方都是去大理城,却不让杨鹤和他们一起走,就是怕万一路上再起事端,会把杨鹤卷进来。
杨鹤见这群高僧心意已定,躬身道:“既然如此,我便祝愿诸位可以圆满化解此事,在下告退。”
众僧再道:“阿弥陀佛!”
本初小沙弥走过来,在杨鹤前面带路。
两人一路走到寺门口,本初突然叫道:“我不服!”
杨鹤看向他,本初道:“对不起,杨……杨……”他想不出该叫啥。叫施主?他辈分小,用和长老一样的称呼他叫不出口。叫杨兄?那更不行。叫先生?杨鹤的年纪还轻,哪怕用幻术变成二十四岁样子,也没到叫先生的年纪。
杨鹤看出他的窘迫,便道:“没关系,叫我杨鹤吧,我从小就是这个名字,叫这个绝对不会错的。”
本初有些腼腆,支吾了一会儿道:“还是叫杨大哥吧,杨大哥,你说我们为什么受了委屈还要后退,又不是打不过他们,师父师叔师伯他们为什么不给方丈讨公道?”说这话的时候,他双手捏得紧紧的,用希冀的目光看着杨鹤,等待杨鹤的回答。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呀……
杨鹤心中毫无疑问地认为该为广荣方丈讨个公道,去和董家人斗法一场,轰杀他们几个高手为广荣方丈报仇。但是广荣方丈要以大慈悲之心化解这段由误会引发的争战,也是值得尊重的想法。
两种方法都没错,都是有理有据的,可是该如何向本初解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