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登基,一定要有人劝进。这日,汪兆龄率领各州县迎降的文士李时荣、谢凤洲、沈会霖等人为一队,徐以显率一班新降武将张其在、张以泽、一斗谷等人为一队,王应龙率旧将刘进忠、马元利、可望、定国、文秀、能奇等人为一队,把张献忠请出,一齐跪地,恳请张献忠早正大位。
张献忠连连摇头,正色道:“在下才蔬德浅,怎能登位呢?以前王军师(就是那个死了的算命王瞎子)法术高深,用梦游的方法,见得天帝,说我是天帝的儿子。命真武大帝、关夫子、王灵官分赐我金剑、金刀、金鞭,诛杀不顺天命的人。后来,果然从谷城起事以来,咱老子一路顺风顺水。不过,王军师由于泄露天机,法力尽丧,死了,现在无人引我上天。今日你们劝我称王,但我未奉有上天指示,不能答应你们。”
汪兆龄道:“大王既然是天帝之子,那就是天子,天子就应该有国号。有道是:‘天视自我民是,天听自我民听’。今天下人民皆称功颂德,盼大王称帝,则天帝之意已可知矣。请大王不必拘执,违了民心,便是违了天意。”
“你说的虽是至理,但我不能不等天帝明昭。虽说民意不可违,但现在我无法见到天帝,所以不知道天帝的意思。”张献忠还是拒绝。
“大王差矣,既然大王是天帝之子,自然能见到天帝。以前王军师只不过是因为大王是天帝之子的身份才能让大王见到天帝。现在大王只要斋戒三日,焚香祷告,自然就能见到天帝,到时可问他老人家旨意。”
三天后,众人分队来等消息。张献忠升座,很严肃的对众人说:“我斋戒了三日,昨晚沐浴更衣,焚香祷告,然后安寝。梦见太白金星给我送了一颗印来,说是奉我父玉皇张大帝之命,赐予我的。并说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他的第二个儿子,封在南方,以火德主世。我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应封在西方,以金德主世。今早醒来之后,果然在案上有颗金印,我老张也是认得几个字的,却发现这金印上面的文字弯弯曲曲,我却不识。你等看看这是何印?”说罢,命人捧出了斗大一棵纯金铸就的印来,摆在殿前。
汪兆龄、徐以显忙上前来认,却是“西王之宝”四个篆体字。汪兆龄首先向前跪下道:“此乃西王之宝。目前朱明运终,金德当旺,正该大王承运建国,以奉天命。”众人也跪地附和。
张献忠无奈道:“既然天帝命我只称西王,我便称西王好了,不能违背天意。”众人欢呼起身。
徐以显被汪兆龄抢了头功,也不甘落后,马上建议:“本年岁在葵未,六月二十三日甲子立秋,正是金旺之初。请大王即定于此日举行西王登位大典,受远近军民朝贺。”汪兆龄一看徐以显把自己的话给抢了,只好连忙附和,殿内剩下诸人俱点头称是,张献忠允了,命众人分头准备。
靠,连五德始终说都搬上来了,一定是汪兆龄操作的,自己也没什么准备的了,还是好好的去把自己的飞虎军重组,张文秀离开大殿后直奔火器库,去看看老沈头把鸟铳和佛郎机炮都测试好了没有。
张文秀赶到火器库,却发现大门紧锁,忙问老沈头怎么回事。老沈头说是王应龙已经接收了本库,不过他说张文秀如果要武器的话,只需向他说一声即可。看来有个熟人就是好啊,王应龙对自己的确不错。看来明朝人的乡亲观念还是很强的,张文秀非常强烈的感觉到王应龙对自己要比那三个便宜兄弟亲近得多,原因嘛,就是因为自己跟王老头都是一个县的,当然王老头说他还认识自己的亲爹,所以更亲近自己。这可能跟农业社会不流动有关系,不象在二十一世纪,邻居十几年都不认识都很正常。至于那句“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工业社会也适用,当然在这句后面还紧跟了有一句,那就是“背后打一枪”,当代社会不就最喜欢“杀熟”嘛。
张文秀叫人去告诉王应龙一声,然后问老沈头鸟铳和佛郎机炮测试怎么样了,还有那些能造火器的工匠现在在哪里。
老沈头非常高兴,说八百多枝鸟铳有六百多枝能用,而十三门佛郎机炮只有一门不能用。张文秀有点奇怪,以前不是说大明因为工匠地位低下,还有是贪渎严重,火器造的大多不合格吗?而现在情况却相反。老沈头说,南京造的相比北京造的火器要精良些,而且这批因为是紧急需要,所以不是现做的,而是把以前库存的重新测试一遍,合格的才运到武昌来的。原来是这样的,多亏了高迎祥当初没有来进攻武昌,否则现在自己也没有这些鸟铳和佛郎机炮了。
三十多个工匠到了,在老沈头的带领下对张文秀下跪,搞的张文秀莫名其妙。老沈头说自己赏给他的五十两银子给他们一人分了一两,他们是过来谢恩的。这些工匠自从十年前从南京拖家带口的跟火器一起来到武昌后,由于火器没有派上用场,他们也没什么活可干了,但匠籍又脱不了,所以活的很清苦。老沈头看到张文秀很重视火器,想趁此机会给这些工匠们找点活干,所以就带他们来谢恩了。张文秀问他们都会造哪些火器?鸟铳和佛郎机炮会造否,还有就是他们会不会简单操作枪炮。
老沈头马上表示造佛郎机炮他们最拿手了,因为大明第一只佛郎机火炮就是在南京诞生的,鸟铳也会造,至于操作嘛,会是会,但不熟练,毕竟很多年没有再碰过了。
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啊,这些工匠明明是熟练的蓝领工人和工程师嘛,若是放在二十一世纪,应该生活的非常滋润吧。但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明代,他们的日子过得这么差,社会地位更是下贱,怎能指望他们给大明的军队造出大量合格的枪炮呢。
若要最大限度的榨取他们的价值,就是给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于是,张文秀大手一挥,说废除他们的匠户籍,还要吸收他们参加自己的飞虎军,不过不是战斗兵,而是干老本行,给自己造鸟铳和佛郎机炮,现在每人每月五钱银子,两个月后如果干的好,工钱翻番,至于编制嘛,暂时挂靠在王应龙的工匠营。老沈头和这些工匠再次跪下谢恩,不过这次是发自心底的感激张文秀,因为还没有人能像他一样重视这些低贱的匠户。
老沈头更是感动得热泪盈眶,十年了,自己这帮人,过着半死不活的生活。虽然世代是匠户,身份低微,但是当初在南京,由于有活可干,生活倒不至于太难过。可是自从到了武昌后,已经不太需要造火器,可自己这些人只会造火器,别的活都不太会干,到外面去找活干,还要遭受那些地痞流氓的敲诈。现在,张帅主不但让自己有事可做,还废除了咱们的匠籍,让咱们参军,要知道,自己这些工匠很多都是一些半老头子,而现在在武昌,很多穷人都要求参加大西军,但自己这些年龄大的就算想当兵吃粮,人家都不愿收。现在好了,能参加大西军,而且还是大西王的义子的军队,并且还能拿银子,还不用拿命去拼,可以在后方继续自己的老本行,这样的好事也能落在自己身上,祖宗显灵啊。
不理会这些感恩戴德的工匠,张文秀让老沈头带领这些工匠花几天的时间教会自己的二百士兵操作佛郎机炮和鸟铳,然后赶紧给自己造枪造炮,要钱要材料尽管开口。由于合格枪炮比自己预计得多,现在还得回去再挑选一些士兵来训练操作鸟铳。
想到自己的火枪兵马上就要训练了,加上已略有所成的长矛兵,再过一两个月就可以组成一支真正的步兵方阵了。不过,火枪兵可也会跟敌军短兵相接的呀,到时总不能再拿长矛吧,好象这个时代的火枪兵都会配一把刀或剑吧。那么自己的火枪兵到底要配什么冷兵器呢,不如就配长刀吧,毕竟剑在这个时代已经不适应战场了。不知道现在王应龙的工匠营能不能仿制自己的那把倭刀呢,就算质量差点也没关系。
想到如此,自己也该去看看王应龙了,他是自己的同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长辈,总不能自己每次有事都派人传话吧。张文秀马上去找王应龙,主要是让他给自己打造一些长刀,顺便去看看他老人家。对了,还要让他给自己打一个面罩或面具。以后上战场,可一定要把自己保护好,面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中国古代,武将都有铠甲头盔的保护,却往往忽视了自己脸面的保护,结果有很多悲剧发生。单说明朝吧,自己记得,好象李自成就是在战场上被射成独眼龙的,张献忠被左良玉射重眉心,黄得功也是被人突袭射中咽喉的。还有一个例子,在正德年代,非常著名的“奸佞”江彬是个猛将,不过在作战的时候,一枝箭穿过他的面颊,直入耳朵,这位猛将兄竟然把箭拔出,继续战斗,真是太强悍了。张文秀毕竟从现代而来,从内心来说,比这个时代的人怕死。虽然自己不会在战场上逃跑,但自己的保护措施一定要做好,最起码张文秀觉得面部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以上几个例子就非常能说明问题,所以在战场上加一个面罩或面具就非常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