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辣椒_西明_奇书网
返回

西明

首页
第三十六节 辣椒(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肖宏满望着远去的吕庞,转身对张文秀赞道:“帅主胸襟真是开阔,不要说大人物,就是凡夫俗子都没几个能看得起民的,帅主不但收留他们,还给他们饷银,他们一定死心塌地的报效帅主的。帅主以前真的没有到过广东吗?怎么对民都如此了解?”

“好了,老肖你不要拍马屁了,我会骄傲的。你是这一带的地头蛇,你说说,湘南粤北还有多少向吕庞他们这样的民,他们可是天生的水军啊。我这个人嘛,唯才是举,只要对我飞虎军有用的,不管他的出身是多么的卑贱,我都会重用的。比如你,在一些士人看来,不过是胥吏而已,但我不这么看。现今天下,那些进士出身的官老爷们,大多对政事不通,府州县的具体事务都由书办小吏操纵。这么说吧,一个州县可以没有知州知县,但如果没有了书吏,行政系统马上瘫痪。当然书吏当中也有很多败类,当然你不是,所以对于你这样既有能力为人又还不错,我就重用,以后还得靠你帮我处理政事呢。扯远了,我问你话呢,你看我还招揽多少民?”张文秀发现自己很喜欢跟肖宏满这种聪明人聊天,能从他那里得到不少信息。

“属下谢帅主看重,一定尽心为帅主和飞虎军办事。民大多活跃于珠江下游特别是广州府附近。在粤北和湘南只有零星的民分布,帅主要招揽他们,那是他们的福气,相信他们都会来投效我飞虎军的。我估计在韶州府南雄府附近大约有几千民。”

对于这个回答,张文秀很满意,几千民中挑选一千精壮作水手绰绰有余。还有,就是飞虎军中的将士还是文职人员幕僚,提到飞虎军时都很自豪,看来归属感很强,而且他们从来不提大西,这也是张文秀非常乐于见到的。大西是靠不住的,因为经过张文秀的观察,张献忠虽然有很多小聪明,却无大智慧,而且心志不坚,所制定的战略如果遇到挫折,不是象李自成那样坚持,而是靠自己的小聪明去化解,重新调整战略。同样是被官兵包围,走投无路,张献忠选择的是向官兵诈降,李自成则是博命一击,失败后逃亡。

成大事者,要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大智若愚,发挥手下人的积极性,那个厚黑高手刘邦一碰到难事的时候就装傻问谋士“若何?”。而张献忠不太看得起读书人,很多事都是自己拍板,严重阻碍了底下谋士的积极性,所以现在他也没几个谋士为他出谋划策。

既然张献忠的败亡是不可避免的,自己才要早做打算,找各种借口保持自己飞虎军的独立性。张文秀平时也根本就不提大西,在自己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众人对张献忠和大西的认同感几乎没有。

“不过帅主,虽然您大人大量不歧视民,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您这样的远见,一定有不少人还是瞧不起民,如果不能让民有归属感,恐怕他们最终不能全心全意给咱飞虎军办事啊。”肖宏满小心翼翼的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看来自己思虑不全啊,民是属于贱民中的贱民,普通贱民都瞧他不起,更不要说士民工商的主体民众。要让他们,主要是自己的将士不歧视民,就必须让他们认识到民的能力和对飞虎军的作用。看到肖宏满胸有成竹的样子,张文秀笑道:“那老肖你赶快把你的办法说出来,我知道你有办法。”

“属下听说帅主在武昌的时候曾经组织将士横渡长江,还厚赏前十名。我观咱飞虎军最敬重有一技之长的人,不如帅主让吕庞组织十几二十多水性最好的族人和在武昌横渡长江的将士进行一次水性比试。由于是跟咱飞虎军水性最好的士兵比试,即使民输了,也会让他们在飞虎军心中增加分量,何况他们还不一定输呢。”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赶快办,最好明天就办,现在天气越来越凉了,我飞虎军却还在坚持让士兵游泳,看来要给他们吃点辣椒,不然在水里泡久了,会感冒的。”张文秀认为这个主意不错,自己刚才也是这么想的,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什么是辣椒啊?属下从来没有听说过啊。”肖宏满错谔。

“老肖你开什么玩笑,你们湖南人不是号称辣不怕的吗?那个剁椒鱼头可是名菜啊。”张文秀在前世有点怕辣,但也不拒绝吃辣椒,那种微辣的菜还是比较合自己口味的。到了明朝后没有吃过辣椒,也没有太在意。现在看肖宏满的表情不象假的,难道明朝人不吃辣椒,不对啊,辣椒虽然是原产美洲,既然番薯玉米已经在大明开花结果,那辣椒也应该早就传入中国了。

于是就把辣椒的形状性能还有来自海外跟肖宏满说了,老肖想了想:“既然是来自海外,有一种好看的植物叫做番椒,不过它是用来观赏的,从来没有听还可以吃的。”

番椒,应该就是辣椒吧,明朝人总是喜欢把海外传入的东西都冠以“番”字,如番薯,番茄等等,说明大明对外部势力包括欧洲还是有优势的,不象清朝末年把海外传来的东西都冠以“洋”字,连根铁钉都叫“洋钉”,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已经大幅度落后世界了。

想不到辣椒跟西红柿一样,人们只看不吃。张文秀问肖宏满现在湖南广东都有种植番椒吗?肖宏满说都有种植,都是一些富贵闲人当做花来种的,毕竟那红彤彤的番椒果实煞是好看,自己在临武县都有看见。

哦,连临武县都有,张文秀赶紧让肖宏满带自己去找,辣椒可是个好东西啊。想不到到了明末,自己还可以为老百姓的菜篮子工程作点贡献。

在黄姓乡绅的后院,张文秀看到了久违的红彤彤的辣椒了,现在正是辣椒成熟的时候,整个后院一片红,非常好看,难怪这些明朝富贵闲人要栽种辣椒用来观赏了,确实有观赏的条件。张文秀在硬塞给黄乡绅五两银子后,把所有的红辣椒全部摘回了军营。

既然湖南和广东都有辣椒栽种,那自己就不客气了。马上就下厨作了一个辣椒炒肉丝,本来自己还想做一个剁椒鱼头,但现在没有晒干的辣椒,只好作罢。

肖宏满本来还想用“君子远庖厨”来劝阻张文秀,张文秀嗤之以鼻,古人就喜欢断章取义,后半句“凡有血气之类弗身践也”怎么就不说了?我现在又不是做屠夫,怎么就就不能下厨了?肖宏满被张文秀顶得满脸通红,没想到被张文秀这个武夫引经据典反驳得无地自容。

不过他很快就被一股辣气给熏走了。

到明朝来一年了,还从来没有下厨,今天小露一手,请自己的十来个心腹,让他们来尝尝自己的手艺。看到众人踌躇不前的样子,张文秀有些气馁,只好自己亲自吃给他们看,不料由于一年时间没有吃过辣椒,还真受不了辣味,把自己给辣得满脸通红,这下他们更加不敢吃了。本来明朝人就没有什么尝试新事物的冒险意识,再加上张文秀的现场“反面”教导作用,只有刘志翔“舍命”尝试,不过他不是尝,而是把辣椒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就吞下去了,好象是喝毒药一般。

这么吃法,效果马上就显示出来了,刘志翔辣得象狗一样不停的吐舌头,看的众人哈哈大笑,不过刘志翔却大叫好吃好吃,竟然还有夹了一块辣椒慢慢嚼起来了,表情十分受用。众人看刘志翔的表情不像作假,纷纷开始尝菜,有人喜欢辣的,有人则有些怕辣,各人反应不同,但都觉得味道不错。不过让张文秀郁闷的是没有一个人赞扬自己的厨艺,看来“君子远庖厨”这被阉割的半句话真是深入人心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就是这样被人生生的割裂误解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儒家,最喜欢根据自己的需要截取经典,比如“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亡战必危。”,以前老是听到儒家每每都提前半句,在张文秀的记忆里,还从来没有儒家提后半句呢。

辣椒可是个好东西啊,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抗寒,以前红军长征在爬雪山之前都要喝一碗辣椒汤以抵抗低温严寒,结果效果不错。现在在这明末小冰河时期,天气可比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要冷得多,不说别的地方吧,就说广东,在明末的时候,连年大雪,经常山谷皆冰封。气候太异常了,广东可是亚热带啊,可在明末却经常大雪封山,自己去年冬天在潜山麻城也觉得冬天确实比较冷,大概最冷的时候有零下十几度,这可是长江流域啊,要是黄河流域那还得了,比二十一世纪要低最起码十度。

现在有了辣椒,冬天也可以多一样抗寒的利器,而且还是食疗。满清由于是东北人,不管是满八旗还是汉八旗,都是怕热不怕冷,所以他们经常都是冬天出兵,到了夏天都回去休整了。比如,明年的山海关大战后,满清和吴三桂本来是对李自成穷追猛打跟在李自成屁股后一直到了山西,可到了六月分的时候,竟然不追了,还回北京休整了。在满清进入关征服中国的头十年的时间里,一到冬季就发动战役,到盛夏就回北京或附近的大城市休整。因为他们是怕热不怕冷,毕竟江南的冬天再冷还冷得过辽东吗?

而自己以后是以南方作为基地的,明末的南方也是很冷的,连岭南都大雪不止,更不要说长江流域的气温了,所以抗寒也是自己的一个重要的任务。现在有了辣椒这种便宜的食品,最好不过了,自己不用就是傻瓜了。于是,张文秀命令这三个月准备驻扎在湘南和粤北的各个负责人收集番椒种子,并严禁说出番椒可以食用的话。虽然这种事很难长时间保密,但能保密几年也是不错的。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