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节 张士伟_西明_奇书网
返回

西明

首页
第九十八节 张士伟(1 / 1)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

“温浦,求你件事。希望你能帮忙。”沈云祚的夫人张氏在晚饭后开口道。张文秀现在晚饭基本在老沈家吃了。

“伯母,你这是什么话。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好了,自家人说什么求。”张文秀装作诚惶诚恐。

“话不是你这么说的,飞虎军能有今天的局面,就是公私分明。你伯母的要求你能办到就办,不能办的一定不要勉强。”沈云祚很严肃的说道。

“你看咱们老爷在家里,也没有出来替你做事。现在咱们家嘛,也没有什么事情,所以呢,雨婷的舅舅也闲在家里。我想啊,让她舅舅出来做点事情,你看有什么活安排给他干干。”张氏说道。

“哦,是这么回事啊。既然舅舅肯出来做事,也算是帮我的忙了。我现在就缺舅舅这样有能力的又能信得过的人,那些书生都是眼高手低之辈,枉我一下子哪出了数百个官位出来笼络他们。舅舅呢?旬若,你把你舅舅叫来。”张文秀对沈雨婷九岁的弟弟沈旬若命令道。这个小子,就喜欢缠着自己这个准姐夫,最喜欢当自己跟他姐姐的电灯泡,张文秀有时怀疑是不是张氏故意安排这个小子在张文秀与他姐姐约会时跟着来监视的。

不一会,张士伟进来了。张文秀问道:“舅舅,听说你希望出来做事,来帮我的忙。不知道你希望到哪里,到军队替我做后勤,还是到外县去当个县官,还是别的地方。”

“帅主太客气了,在下哪能当得起帅主以舅舅相称呢,真是折杀小老儿了。”张士伟慌忙说道。

“舅舅你客气什么,雨婷的舅舅就是我的舅舅,你不让我叫你舅舅,难道你反对这门亲事?”张文秀故意恶作剧的问道。

张士伟连忙说道不敢,沈雨婷刚好端了个果盘上来,正听到这句话,羞得脸红。沈旬若看到姐姐手上的果盘里有新上市的香蕉,马上就抢了两根大的跑了出去,沈雨婷乘机追了出去。

张氏看到一双儿女追逐出去了,笑道:“这孩子,就喜欢吃这些零食果蔬。上个月他吃了太多的荔枝,吃得都流鼻血了。这香蕉好象只有会川县才有吧?”

“对,香蕉主要产于两广,不过咱们四川只有会川县也有,会川那边气候相对建昌炎热,跟广东广西差不多。前两年因为要积蓄粮食,所以这些水果素菜都种得不多。不过我已经让会川县今后多种水果如香蕉、荔枝、石榴、甘蔗等,少种一些粮食。到时候水果的价格也会降下来许多,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也吃得起了。”张文秀自从决定放开经济作物种植后,觉得会川县属于自己控制地方里唯一一个属于亚热带地区,非常适合种植亚热带水果,所以决定把会川变成一个水果种植基地,特别是甘蔗的种植,因为自己非常需要糖。

“对了,舅舅你还没说对什么职位有兴趣啊,我好替你安排啊。自家人做事,我放心。”张文秀问道。

“我这个人也没什么本事,不能帮帅主做大事。去当官只会坏你的事,到军队做后勤,如果出了点差错,更是后果严重。我听说现在各个矿场需要人去管理,你就随便安排我去个矿场做事吧。”张士伟战战兢兢地说道。

靠,老狐狸,消息灵通啊,张文秀在心里骂道。张文秀因为需要大量打造兵器、农具等,各个矿场、冶炼场超负荷开工。现在张文秀要用河曲马打造一支重骑兵,需要的铁铜就更多了。以前各个矿场都是军管,现在不是要大规模开战嘛,已经有好几万士兵开赴了泸州前线了,所以后方的军人比较少了。再加上军管的效率不高,张文秀决定把所有的矿场和冶炼场都实行民管,由政府派人去管理,给矿民和工匠更大的自由,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现在建昌府和马湖府包含东川府的矿场和冶炼厂很多,吸收的就业人口也有二十万。到一个大矿场去当管理者,其中油水很多。而军队由于张文秀的严格控制,根本就捞不到什么油水。至于当官嘛,张士伟当然不会去,自己是什么材料自己清楚,估计张文秀也就是随便一说,当不得真的。

张士伟听说各个矿场冶炼场要由军管变民管后,觉得是个机会,所以就让自己妹妹向张文秀提出出来做事。

虽然觉得张士伟有点奸诈,但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只要他不贪污就行,再说,这个职位虽然报酬丰厚,工场领导的薪水与产量成正比,但监督监察还是比较严格的,想贪污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许张士伟就是冲着那份高薪水去的,并没有存心去贪污。

“这样啊,那舅舅就到会川县的拉拉铜矿去当个场长吧。让别人去我还不太放心,你去帮我看着,希望你带领拉拉铜矿的矿工多开采出精铜和白银出来。”张文秀说道。

张士伟大喜,没想到这个外甥女婿这么给自己面子,竟然把境内最大的矿场交给自己管理,按照拉拉铜矿每年产铜二三十万斤,自己每年最起码能领到薪两三百银圆,比当个七品县官赚得多多了。

张氏对于哥哥能出任拉拉铜矿的场长也非常欣慰,现在自己和哥哥两家没有任何收入,自己老爷看样子在今年也不会出来给张文秀作官,家里积蓄的银钱早就用光了,全靠飞虎军拨给的每月三银圆补贴生活(张文秀对没有投降的明朝官员也发点生活费,不过数目不多,仅够生活的。如果给的生活费太高,不用投降也生活的很好,那谁还愿意投降出来作官呢。)虽然张文秀愿意补贴自己家里,但老爷是不可能接受的。所以现在哥哥能出任这个一个肥缺,马上就可以改善自己两家目前紧巴巴的日子,也是非常高兴。自己哥哥为了自己一家已经付出了太多,从老爷中举以后,一直给自己管家,到了建昌后,两个侄子虽然没有功名,但也是读书识字的,应该在建昌谋到一个薪水丰厚的工作,最不济也可以当个小学教员,但因为老爷一直没有投降飞虎军,他们俩也一直窝在家里。现在哥哥十几年来的付出也算有了回报。

“温浦,你把这个重要的矿场交给他舅舅,是不是有些不妥啊,毕竟他以前也没有在矿场做过事啊,搞不好会坏了飞虎军的大事啊。”沈云祚有点不放心。

“没什么不妥的,矿场的管理工作并不太复杂,就是有点累,正适合舅舅这样管了十几年大家庭的大管家。对了,伯父,等攻下了重庆和成都后,我准备让你择一地去当知府,你觉得怎么样?“张文秀试探道。

“等攻下了重庆和成都再说吧。重庆的曾英也是一员名将,而且重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虽然飞虎军强悍,但也不要轻敌。现在飞虎军已经攻下遵义了吗?”沈云祚还是避实就虚,并没有正面答应。

“曾英虽然是名将,可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现在重庆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赤地千里,禾苗全部枯死。听说重庆一斗米要卖十两银子,真是恐怖啊。没有粮食来救灾,你说重庆的老百姓会拥护他吗?大明为什么北方全部沦陷于流贼,还不是政府没有粮食救灾,流民都去当流贼了。到时候,等我的大军一到,重庆的城防马上分崩离析。至于南路嘛,遵义已经在三天前攻陷了,王祥保着王应熊逃到贵州去了。要说骑兵还真是好用啊,只要一个冲锋,马上就把王祥的兵杀了个干净。”卢名臣带领了两千骑兵加入了刘志翔的部队,参加了南路对遵义的战斗,这两千骑兵有一半是羌藏番人。

“哦,真是天不佑大明啊,这些年来,到处都是旱灾。现在四川旱灾还没有完,重庆既然这么缺粮,你就应该早攻重庆、晚攻遵义,早点攻下重庆也早点运送粮食去救济重庆灾民啊,现在建昌府储蓄的粮食不就是准备分发给新占地方的饥饿的百姓吗?”沈云祚悲天悯人,对张文秀的态度有些不满。

“先攻谁,后攻谁,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由参谋部的军事会议决定。如果先攻重庆,可能王应熊会组织各路明军去救援,虽然我飞虎军可以轻易击溃这些明军,但自身的伤亡可能也更大。而先攻遵义,占领王应熊的老巢,川中明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我飞虎军就可以各个击破了。”张文秀对于沈云祚这个幼稚的问题根本不想回答,但老丈人的面子又不能不给,所以还是给他做了个解释。参谋部,也是最近新成立的,其实就是把留在建昌的各大将领如张剑、汤志等人,粗通军事的一些信得过的文人如刘玄初、刘道贞等人组织起来制定一些大的军事战略。

“哦,是我多问了。你刚才说要攻占成都,难道是想跟你老子张献忠彻底闹翻?”沈云祚对此很有兴趣,甚至还有些期待。

“这倒不是。从情报上来看,现在大西皇帝已经在拆毁成都的城墙,看来这几天就要撤离成都了。成都平原可是个大粮仓,只是这两年因为大西不会治理才荒芜了。以都江堰的水灌溉,成都平原只要好好治理,可以养活千万人口。伯父你做过华阳知县,对这个地方非常熟悉,我看你还是替我先做两年的成都知府好了,把成都平原好好恢复生气,也算是为四川几百万老百姓做好事了。成都平原恢复好了,四川基本就可以平定了。怎么样?”张文秀乘机劝沈云祚出来作官。

看到老沈还在迟疑,张文秀赶快趁热打铁说道:“你放心好了,等你到成都的时候,我一定已经向大明的新皇帝送了归附表了,不再是叛逆了。这事就这么说定了。”

最新网址:www.qisu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