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吉为张文秀送上了一百匹良马作为见面礼,其中还有一匹高大的伊犁马,算是张文秀送给和硕特汗国一百五十万斤马铃薯的报答。另外,还带来了一百骑兵来给张文秀助战。
达尔吉在自己面前象个温顺的小猫,这让张文秀很是不解,不过,达尔吉想要在建昌玩出什么花样也是不可能的。
“台吉,在建昌可还住得习惯?如果不习惯的话,既然现在咱们两家已经和解,贸易也正常了,台吉过两天也可以回去复命了。”张文秀决定还是把达尔吉赶出去,留在建昌还浪费自己的粮食。
“王爷说哪里话,大汗让我到建昌来为王爷效力的。在建昌我也很习惯,跟在青海草原的饮食也相差不大,牛羊肉和奶酪都不缺。”达尔吉通过翻译说道。
建昌的饮食跟确实有些胡风,特点就是肉食多,蔬菜比较少。现在,建昌府的屠夫是个好职业,每天都要杀猪宰羊,忙得要命。建昌府肉类中最多的就是羊肉,几乎每天都有从大凉山罗倮人、嘉绒土司、康区羌藏、青海蒙古等地来的商队赶着羊群来到建昌贩卖。现在建昌府的羊肉价格很低,所有的人都吃得起,每斤羊肉也就十文钱(现在张文秀境内一银圆价值五百文,而不是一贯)。羊肉这么便宜,现在建昌府大部分老百姓每天都能吃一顿羊肉烧马铃薯,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
建昌府第二大肉类竟然是猪肉,这让张文秀颇有点意外。其实这要归功于张文秀带来的番薯。由于自己主推马铃薯,对番薯并不重视,当初在建昌种植的番薯大多给农民作猪饲料了。没想到猪吃了这番薯后,长得挺快的,结果很多农户都种植了不少番薯来喂猪。因为番薯产量太高,种一亩的番薯就能养好很多头猪,结果养猪的农户越来越多,猪肉大量供应。结果猪肉也是价格低廉,每斤十二文铜钱。
肉类中另一个大头就是建昌鸭了。现在建昌鸭也是在各县普遍养殖,昔日还算比较高端的建昌鸭也上了普通人的餐桌。
牛肉也有,不过比较少,主要是从西番过来的牦牛肉,因为牛是重要的农业资料,随便宰杀是要受到严厉处罚的。
另外,建昌府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家禽和野生动物,而野生动物比如山鸡、鹿、野猪、豪猪等等,都是大凉山罗倮人狩猎获得送到建昌来卖的。张文秀甚至还在市场上看到熊掌和老虎皮,看来这些大型猛兽也不能幸免啊。
有肉就有鱼,在张文秀的鼓励下,很多农户都挖池塘养鱼,在加上建昌、马湖、雅州水网密布,光是大型河流和湖泊就有大渡河、金沙江、打冲河、邛河、泸沽湖、马湖等等,渔业资源丰富。所以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的鱼虾上市,而且价格绝对便宜。张文秀曾经只花了八十文铜钱就买了一条四五斤重的大鲤鱼,送到了沈云祚家的厨房里。
但是,在建昌蔬菜瓜果相比鱼肉却少了很多,老百姓的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肉食多而蔬菜少,结果对茶的需求大增,这倒是张文秀所未料到。由于茶主要是对外战略物资,要向西边与羌藏蒙古换马匹等牲畜,对内地供应不多,结果茶叶价格大涨。所以张文秀现在又得让雅州、名山那边多种茶,建昌、马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多栽培一些茶树。
所以,达尔吉说建昌府的饮食跟草原上差不多,就是因为肉食多。张文秀问达尔吉为什么要带一百骑兵来,难道是怕飞虎军要对你不利吗?
达尔吉说不是,就是来建昌府长长见识。管你是什么目的,既然来了就不要浪费自己的粮食,张文秀就让达尔吉和他的那一百骑兵好好在建昌府给自己的骑兵好好讲讲蒙古骑兵的战术和一些养马护马知识。既然大家都结盟了,你就不要藏私。张文秀对达尔吉又打又拉,并许诺,以后他在和硕特汗国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支援,自己决不袖手旁观。
达尔吉是个人精,自己这次争取来出使建昌,就是存了跟张文秀搞好关系,结交张文秀以作为自己的一个外援。在自己爷爷的十个儿子里,各房也是明争暗斗,拼命扩大自己的势力,等爷爷过几年一闭眼,一翻争斗可免不了。所以,对张文秀的这些“无礼”要求,达尔吉并没有拒绝,希望以后张文秀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送一些精良兵器护甲给他。
结果达尔吉在建昌住了一个月,尽行传授骑兵马匹等知识后才回去向他爷爷复命。毕竟张文秀当初要固始汗派孙子来做人质也就那么一说,固始汗有十个儿子,估计孙子有一百来个吧。对于统治者来说,如果真正发生了战争,人质的安全是不会考虑的,损失百分之一,根本就没有什么嘛。
重庆上游的浮图关,杜立波的船队在这里遇到了麻烦。从八月中秋后,船队到了泸州后,杜立波先是扫荡了重庆上游的富顺、内江等地,活捉了四川巡抚马乾,这样,控制了这一带的产盐之地。然后根据探子回报,曾英、于大海、李占春等人在飞虎军攻占叙州、马应试弃泸州后,马上收缩战线,放弃了江津县,只在浮图关和重庆布下重兵,准备死守。
到了浮图关,只见高山峭壁耸立在江中,李占春在靠近浮图关的江岸扎下了马叉撞杆,不让飞虎军的水军船只靠近。这样,飞虎军要进攻山上的守军,就必须先把这些障碍物清理干净。而在浮图关山上,有守军一千余人,山下有拒马多排,内掘陷坑。关上多备滚木擂石。如果飞虎军侥幸清除了江中的马叉等物,在进攻山关,这些滚木火弹等物就会招呼来敌。
这些防守还不够,最后在浮图关下游的江面上有十数根的铁索横亘,拦住飞虎军的船只。你船只再大,也冲不过去,到时候,飞虎军那么多船只就堵在这里,明军只要在上游偷偷放几只火船顺流而下,飞虎军就会船只起火,不战自乱。
“大帅,这些马叉撞竿等障碍物实在太多,咱们靠不了岸,要怎么办?”
“咱们船队离浮图关山顶大概有多远,能否在大炮的射击范围?”杜立波问道。
不一会,炮兵营的游击将军李廷举跑来报告道:“报大帅,属下用矩度测量过了,咱们这船离浮图关山顶距离为一里又十丈,其实根据以前的情报档案,浮图关其实只有十二丈高,只是由于李占春在江岸边放置了障碍,把咱们的船只现在挤压到江的中间。”
“很好。那现咱们有多少门炮可以打倒山顶?”杜立波再问。
“回大帅,现在咱们船队共装有舰炮五十六只,其中重千斤以上的有三十八门,这些舰炮都可以炮击一里半,现在四五十度仰射,正好可以把炮打到山顶。”
“好,曾英怎么也想不到咱们船只上还能装舰炮,而且威力还这么大。你赶紧把炮舰移到外边,给我很狠的往山上打。”杜立波意气风发道。
李廷举敬了个礼就去指挥炮战了。而下游的铁索横亘在江面也是很麻烦的,如果一直被拦在江面很容易出问题的。
炮兵李忠秀正把炮口瞒瞒调高对准山上后,然后站在甲板上火炮的右边把事先用铳尺测量好的一定数量的火药包放进炮口,再用推杆把火药包推进去。站在火炮左边的王忠文马上把炮弹装进炮口,右边的李忠秀马上用推杆把炮弹与火药包紧密贴住。守侯在炮尾的黎林等前面两位完成后,用一根大针在炮管后部上方的小孔把火药包刺破,然后把引线插入火药包,再点火,终于在五分钟后把第一发炮弹发射出去了。另外,在黎林身旁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强的,脚边放了一桶水,手里拿着抹布。
他们四人就是一门舰炮的炮兵,在一起紧密合作了很长时间,其中黎林是这门炮的炮长,因为他识字,接受了几何知识训练,所以这门炮的性能手册由他保管,并指挥其余三人,刚才李忠秀调整火炮向上仰四十度就是由他根据手册上射程对照表来指示的。
李占春的亲兵看到底下船队中有火炮时,建议马上发射火弹压制一下。李占春马上否决,一是对方在江心,自己火弹够不到,二是自己根本就不相信对方可以把炮打到山顶。
在黎林这一门炮发射后,一门门火炮陆续向山上发射,三十多门火炮在五分钟内响个不停,一时间江面山谷震耳欲聋。
在第一炮炮弹发射出去后,孙强马上把用水把炮膛底部的火星,用干抹布把他擦干。等孙强确认炮膛干了以后,李忠秀就把火药包放进炮口,重复第一炮的工作,紧接着王文忠与黎林都按顺序重复,这样,用了六七分钟,第二炮也发射出去了。他们四人的工作就是这样循环反复,直到接到上级命令。
由于飞虎军的大炮是错开发射,所以虽然每门大炮发射间隙需要五到十分钟,但三十多门依次发射,山上的李占春感觉到的就是底下飞虎军万炮齐射。山上山下的各种拒马、栅栏等物,还有士兵都受到炮弹的袭击,其中最前面几排士兵就呼啸而来的铁弹铅弹砸了个稀烂,有些士兵还算幸运,脑袋直接被炮弹砸重,立马断气。而有些士兵被砸重四肢,那可就惨了,死又死不了,倒在地上痛苦的呻吟,却没有人来救。
亲眼看到飞虎军的炮弹打到山顶,李占春简直不敢相信。虽然知道张文秀有极为厉害的红夷大炮,可那也仅仅是攻城用的,没想到这炮也能在船上发射,而且是从江面向山顶开炮,结果还能打中。早知道对方有如此利器,自己就不该守在山上,而是在江上用火攻。
现在李占春就一个希望,那就是浮图关下游的铁索能拦住飞虎军近百只船一个时辰,这样曾英的火船就能赶到,还有翻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