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胤、胤详、胤就如同老鼠遇见了猫一般,一个个拉着脑袋跟着康熙一声不响的回到皇宫。由于康熙在路上一直面无表情,所以三兄弟也无法得知老爷子现在到底想把他们怎么样。从回宫的路上心里就一直惴惴不安,不晓得老爷子到底要怎么处罚他们才算了事。可是康熙老爷子回宫以后却没有一如既往的带着他们回永和宫,而是带着他们三个来到了乾清宫旁边的冬暖阁,这下就更令三兄弟摸不着脑袋了。
胤详和胤还是第一次进冬暖阁,他们两个以前也不是没有想偷偷跑进去的想法,可是这地方的太监太多了,有几次想偷偷跑进去就被太监们给发现了,于是立即就被康熙老爷子训了一顿敢了出来。于是胤详和胤就猜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宝贝使康熙老爷子不想让人发现。可等这两个小家伙进冬暖阁四周这么一瞟,顿时就大失所望,里面除了有张炕上面放了张桌子,桌子上放了些奏折,四周的墙上镶满了格子,格子里面放的既不是古玩也不是字画,而是密密麻麻的书。康熙老爷子进去以后一句话也不说,压根就不理胤三兄弟,仿佛这三人不存在一般,坐在炕上看他的奏折。三兄弟也不敢说话,太监们被康熙给赶出去了,所以整个冬暖阁宛如无人一般一片静寂。
其实此时的康熙皇帝心里是很高兴的,因为那个阿尔吉善在京城仗着他老爸的势的确是无法无天,搞的是天怒人怨,康熙早有心想整治他一下可就是找不到借口,这次终于把人发配去充了军,还连打代销的敲打了一下索额图的嚣张气焰,康熙觉得很是除了口恶气。因为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再就是胤三兄弟今天在顺天府的表现令他还是很满意的,尤其是看到三兄弟在关心百姓的疾苦,不占老百姓的便宜,主动赔偿了老百姓的损失,不像那些纨绔公子哥根本没有把老百姓放在眼里。觉得这么多年来的教育没有白费,更觉得三兄弟在认真按照他的要求在做,心里很安慰。可想到三兄弟越来越不像个话,就这么偷偷摸摸的出宫,身边一点安全都无法保障。要是被那些反清复明的人知道了后果还真不敢想象。所以康熙就想让他们自觉点上来认个错,自己也就驴下坡了事。所以进来后就没把他们三人怎么样,而是一直把三兄弟晾一边,自己在那里看着奏折,还时不时用余光瞟一下三兄弟,心里却在暗暗着急这三兄弟平时很聪明的几个今天怎么像个蠢蛋一样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不过,这也不能怪三兄弟蠢,主要是因为康熙长期身处上位很少去刻意的了解臣子们的想法,没有想到做臣子的是一定要在圣意揣摩准了才能行事的。像康熙此时喜怒不行于色,别说是三个嫩较色,就是放到明珠,索额图等这种在官场上混了十几年的老油条也是不一定知道皇帝现在内心的真是想法到底是喜还是怒。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一动不动等康熙老爷子发话了再来根据情况想办法。
终于,胤和胤详有点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他们两人一起清清的捅了捅胤的腰,示意让他来主动说话然后了解康熙心里的想法。因为在他们两看来。胤毕竟还小,康熙也不会真把他怎么样。胤倒是觉得自己出的馊主意害了两阁哥哥一起受罚,所以就上前一步跪下,对着康熙说到:“皇阿玛,此次出宫是儿臣一人的注意,皇阿玛要是有心责罚,就由儿臣一力承担,还请皇阿玛放过四哥和十三哥!”
康熙见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心里顿时暗暗的高兴,说到:“古语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们两个要是不想出宫,你一个人是偷偷出不了宫的,胤,胤详你们俩说是不是这个理啊?”康熙看着胤和胤详还是面无表情,说话的语气一直平平淡淡。但是此时的康熙还是给了胤和胤详一个暗示,示意光胤一个人认错,你们两个袖手旁观是肯定不行。
胤和胤详都是聪明人,当然明白老爷子话中话的含义,于是就一起上前说道:“儿臣不该带十四弟在未经请示的情况下私自出宫,请皇阿玛责罚!”
康熙见三个家伙还算识趣,笑笑说道:“要不是看在你们太子哥进宫给你们求情的份上,定然不会轻饶你们。都起来吧!”
“儿臣谢皇阿玛恩典!”三兄弟认真给康熙磕三响头以后恭恭敬敬的站了起来。
原来自从三人离开了太子府以后,太子还是由点不放心三兄弟的安全,于是就派人偷偷的跟在三人后面暗暗保护着。准备护送三兄弟回宫以后就返回的。可是跟着的人远远看见三兄弟到了买羊肉汤的地方在嘀嘀咕咕的商量了一番之后就转向往顺天府方向去,于是向周围的人打听了一下情况就立刻回太子府向太子禀报。太子一听觉得大事不妙,就立刻换衣进宫找康熙老爷子说情去了。没过多久,顺天府的人也进宫向康熙来说明情况,于是康熙就立刻微服出宫到顺天府,半路上遇见了匆匆向顺天府赶来的索额图还有被差役们请来的阿尔吉善,于是就有了“三堂会审”的一幕的发生。
康熙见三人站起来,又问到:“胤,你在顺天府里拿出来的50两银子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太子给你们的?”
“皇阿玛明鉴,这50两银子是我们找太子哥借的!”胤向康熙拱了拱手小声说道。
“恩,既然是借的,拿你们准备拿什么还啊”
“回皇阿玛的话,我跟四哥还有十三哥还没有想好怎么挣钱来还给太子哥!”胤满脸通红的向康熙回答道。因为胤详和胤作为皇子还没有爵位,是没有俸禄的。
“启禀皇阿玛,儿臣愿意从自己的俸禄中拿出50两还给太子!”胤早就被康熙授予“贝子”的爵位,朝廷每年是有俸禄发的。所以见胤受炯。连忙站出来回答。
“哦?胤详,胤,出宫你们两个都有份,喝羊肉汤的时候,在顺天府里拿出银子代表心意的时候你们两个都有份,你们说你们两个忍心让你们的四哥来独立还债?你们都是男子汉,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自己做了事情要为所做的事情的后果负责。所以你们要用自己劳动挣来的钱还债,这样你们才不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再说胤,我大清的俸禄是要你来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要你拿来袒护你的弟弟,用来做人情的,知道吗?”康熙开始还是很平稳的说着,可是越到后来越声色例惧了。
吓的三人连忙跪下来说道:“儿臣紧记皇阿玛的教诲,终身不望!”
“恩,都起来吧。以朕看来,不如这样吧,你们三个以后在听完老师讲课以后,胤你就到这里来给我磨墨,胤详你来这里给我读这些奏折,胤来这里代皇阿玛执笔,朕口述你写。为期一个月。你们要知道我大清堂堂七品县令一个月的俸禄才45两银子。另外,朕从胤下月的俸禄中扣出50两,做为对你这个大哥监管两个弟弟不力的处罚。朕的意见你们三个可有异议?”
“儿臣没有异议,儿臣愿意听从皇阿玛的安排!”三兄弟连忙跪下谢道。
“恩,都起来吧,我们现在就开始,咦,胤,你怎么不起来啊?”康熙奇怪的问道。
“皇阿玛,儿臣还有一个请求,请皇阿玛成全!”胤跪在地上高声说道。
“恩,你说说看!”
“儿臣是想请皇阿玛准许儿臣在一个月后能够拜皇叔福全学习兵法与武艺!”
其实胤这么说是有目的的。因为在阴曹地府的时候,陆判可是传给他一套兵法,一套剑法和一套枪法,可以说胤生来就会这个。所以他必须找个人来替自己打掩护,免得以后穿了帮谎话没法圆。
“儿臣也想跟随皇叔学习兵法与武艺!请皇阿玛成全!”胤和胤详听了胤的话以后也跪下来向康熙说道。
“恩。想我朝太祖皇帝就是靠着13付铠甲起兵,通过一代代先祖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大好河山,我们满人本来就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你们这种不忘本的想法朕很高兴,你们的眼光还蛮准的啊,福全可是个能征善战的将军。朕成全你们的心意。另外,这宫中的兵法还有武艺等书籍你们都可以随意翻阅。不过朕要提醒你们,学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所以你们要有思想准备,朕不想看到你们仅有三天的热情,然后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怎么样?”
“儿臣一定会有始有终,跟随皇叔学好武艺与兵法,将来能够保家卫国!”三兄弟齐声道。
“好,朕今天很高兴你们三个小小年纪就有这种觉悟。不过这事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现在你们的工作是要挣钱还债!我们开始今天的工作!”
“喳!”于是三兄弟立马站起来,磨墨的磨墨,读奏折的读奏折,提笔记录的提笔记录。很是认真。康熙老爷子倒是一片惬意的表情,时而看看胤详有没有读错字,时而看看胤有没有写错字,并指点一下胤的字怎么写比较公整有力。
就在四人开开心心的批阅奏折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走到门口,小心翼翼的说:“启禀皇上,德妃在店外求见皇上!”
“哦,德妃怎么到这里来了,恩,肯定是为了这三个小子!”康熙小声嘀咕了一阵子,说到:“请德妃进来!”
只见德妃开始进来的时候还显得神色慌张,待看见胤三兄弟的时候立刻神色就静了下来,脸上露出慧心一笑。连忙跪下来“臣妾给皇上请安!”
“爱妃啊,起来吧!爱妃到这里是不是为了他们三个?”说完指了指胤三兄弟。
“皇上明鉴,胤三人自今早放学回来就不曾看见,连午饭都没有吃,所以臣妾及其下人四处寻找,不得已臣妾前来求见皇上,看他们三人是不是跟皇上在一起,现在见到他们三人真跟皇上在一起臣妾也就放心了。失礼之处还请皇上赎罪!”
“呵呵,爱妃何罪之有啊。起来!说起来是朕的疏忽了,朕今日见他们三个放学后无所事事,就叫他们三兄弟来帮朕批阅奏折,忘了跟爱妃说声。害的爱妃四处寻找!还请爱妃原谅!”康熙回头冲三兄弟挤挤眼睛,然后笑嘻嘻的对德妃说。
“皇上这是说哪里话,见到他们三个臣妾就放心了。他们三兄弟懂事臣妾高兴还来不及了。皇上,臣妾先行告退。晚上臣妾摆好酒宴请皇上过去!”
“恩,好!爱妃先下去吧,朕和胤他们三个看完了奏折就来!”
“那臣妾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