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一声饱含苦恼的叹息传来,碧霞山后草地上躺着一个相貌英俊,天庭饱满的少年,如今满脸的无奈溢于言表,低低的在呢喃着一些话语,靠近了才能听到一些:“又过去一年,如今我已十六了,到底要不要下山呢?还是再坚持一下试试,也许会成功呢?”
少年的嘴角边挂着一丝绝望沮丧的苦笑,难道自己永远都无法踏上仙道了?
想到这,少年不禁又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指甲深深地刺进了血肉中又不自知,仿佛一点也没有疼痛的感觉。
这少年名字叫道凡,从小就生活在青乙门碧霞山上,这十六年来,他从一个朦朦不知所谓的孩童变成了如今这般花样锦绣的少年,也渐渐理解到了愁苦的滋味,谁说少年不知愁的,要是现在有人在道凡面前这么说,他肯定会抡起拳头就上去揍人一顿解气。
道凡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父母又是何人,他只知道从小就被老道士抱养,被教读书写字,与其他师兄弟一起听老道士讲解修炼之道。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碧霞山上的师兄弟们都个个修炼有所小成了,常常聚在一起研讨法术,比较修为,而这个时候,道凡却总是躲得远远地,因为这十六年他没有修炼出一点道力,即使他比其他人更为努力,在同门中,很多人都耻笑他是废物。
道凡感到了深深的耻辱,同样的修炼,为什么别人都能够有所成就,偏偏到自己这却变得如此艰难。
老道士曾查探过道凡的身体,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输入真气探寻道凡体内时真气都会莫名其妙的消失在丹田内。
老道士甚至请来了其他三山掌座共同为道凡诊断,最终结论却是道凡先天不足,如果说每个人的丹田是一水壶,修炼的过程就是注满水壶并且不断扩大水壶的过程。
而道凡的丹田与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修炼的真气全部都用来完善水壶了,也就是说道凡想要修真只有先使自己的丹田没有缺陷达到完美才行。
虽然青乙门的最顶级灵药妙清丹可以补全这方面的不足,但是为了一个门内无关紧要的弟子,又有谁会同意呢。
老道士曾经劝过道凡让他放弃,可是道凡坚持如果他继续修炼就能补全丹田不足,继而成就仙道。
就这样,自道凡明事起在碧霞山修炼也有十年了,这十年间不知道受了多少屈辱,尤其是每月发下修炼药物的时候,让其他人颇多怨言,说他浪费了大家的丹药资源。
道凡从未想过放弃,每次都会认真地记下老道士所讲的内容,虽然这样做看似无用之极,可却也印证出了他不畏险阻,一颗坚定求道的决心。
道凡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别人能做到的他坚信自己也可以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努力,但是,能否成功连他自己也不清楚。
修仙之道分为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分神,忘我,归真,大乘八个境界,练气期有十三层,第十三层达到大圆满境界,这个时候天资优异的人如果服用一颗筑基丹基本可以完成筑基,甚至有些资质特别卓越的人不服用任何丹药也可以顺利步入筑基期。
自筑基后每个境界都分前中后三个阶段,每突破一个境界都会经历一次心劫,从而淘汰掉一批又一批心智不坚之人,归真修至大乘境界的时候天劫与心劫齐至,双劫之下更是难以保全,往往上百人中只有一智慧修为天道体悟远超同期的人才可以安然渡劫,大乘之后就可以随时飞升上界。
天华大陆有史记载的一万六千年间能够飞升的只有不到千人而已,五千年前发生了一场修真界大劫,高阶修士一夜之间俱都消失不见,各派传承功法出现了断层,现在天华大陆修为最高的人类也不过是元婴后期而已,突破元婴的功法都残缺不全,各派都在摸索探寻新的功法,每逢发现古修遗址抑或出现一些线索的时候,都会引起各大派以及许多散修竞相争夺,但是每次出土的莫不是一些遗宝材料,连那些拥有神奇功效的丹药都很少见,这也更加促了所有门派人士的探寻,一旦某派先发制人寻到元婴后的功法那必然会使门派中徘徊元婴后期多年的前辈率先踏入分神境界,从而改变格局。
碧霞山后依林傍水,一条山涧蜿蜒盘旋于山林小道,泉水淙淙流淌向一座山谷深处,山谷名称幽云,谷内白雾重重,笼罩整个山谷,使之三步不能视物,这雾也十分奇特,无毒无害,却又怪异,无论修为有多高深的人进谷,神识都无法散发出周身五步开远,自青乙门在此地开派以来,历代都有一些修为结丹境界之人进谷探索,然而每次都毫无收获,甚至有几次还陷进去几个门中前辈,自此了无音讯。
最为深刻的一次便是五百年前门中一位达到元婴后期顶峰境界的长老失踪在谷内的事了,那次事情发生后,在青乙门引起的震动不亚于一次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