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徐阳是公司的销售主管,他六岁的女儿天天天真活泼,象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浑不知人间的忧愁。天天偏爱留长发,我们皆以为她是女生所以爱美之缘故,天天解释说:“男生留短发,我是女生就留长生。”多么简单的思维,肯定受电视剧的影响,而且潜意识里说不定天天还有长发美女的影子。
徐阳生性懒散,而天天妈妈又因为工作关系无法常常在天天身边,教育天天的重任就当仁不让地落在了徐阳肩上。徐阳的理论的是孩子不用教育,随心所欲,随机应变。天天妈妈担心徐阳的放任不管会惯坏了天天,就嘱咐我这个徐阳的好友督促徐阳。怎样管好还是惯好天天我和徐阳心里都没底,天天想穿花衣服就买,天天想吃肯德基就吃,天天想看动画片就看,天天想什么就什么,所以天天很高兴,称徐阳和我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但我觉得长此下去肯定不行,天天现在就有一种公主的感觉,长此以往天天的欲望总有无法满足的时候,到时的反差与现在称心如意形成过于强烈的对比恐怕天天会承受不起。徐阳不以为然:“太简单了,看我的。”
徐阳开始处处限制天天的自由,以前所有的待遇统统取消,徐阳严格地制定了天天的作息时间和活动安排,一丝不苟地按照执行。天天抗议无效,反抗失败,最终只好妥协。天天成了世上最乖的孩子,她很听话很懂事,叫干什么干什么,让她唱歌就唱歌,让她跳舞就跳舞。徐阳高兴地对我说:“怎么样?小孩子的可塑性大,你想她怎么样她就会怎么样!”我不赞成徐阳的说法和做法。
天天妈妈回来了,听了我的汇报后大怒,向徐阳兴师问罪,指责徐阳在搞极端主义,一会儿酷暑一会儿严寒,孩子怎么能受得了?对待孩子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严加管制,要有个节制,让孩子感到你的管和不管都是爱她关怀她的表现。徐阳理屈嘴硬:“你说的头头是道,那你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天天妈妈哑口无言,是啊,怎么样才能最合理地安排孩子的一切呢?
我提醒他们:“问天天?看天天怎么说?”徐阳摇头:“小孩子能知道什么?问她她肯定说想玩想吃不想学习不想学琴!”
谁也不知道天天是什么时候躲在了我们身后,天天在我的身后说:“爸爸,你不尊重我。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征得我的同意。”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天天在说什么呀,她只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接着说:“我也想玩,但我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我想听话,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爸爸妈妈,你们不要争了,你们应该问问我对你们的安排有没有意见?我提出的建议你们不允许但要找理由说服我,虽然你们是大人,但我也是人,你们要尊重我的意见和想法。所有的事情谁能说服谁就由谁来决定,你们说好不好?”
徐阳张大了嘴巴一言不发,妈妈也难以置信地看着天天。我想这是我们几个大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尊重童心,这是一个六岁小女孩给我们上的一课。在所有的教育中,平等和尊重原来才是最重要的,方法倒只是排在其次的一个形式。我想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认同天天的话,因为她提出的是正当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