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亮是土生土长的凤洞人,20来岁,父亲是个转业军人,英年早逝。母亲生他时天气严寒,出血又多,父亲当时在老林区一个偏远的山埸干活,摔伤了腰,没法回来。母亲月子里无人照顾,凡事还得亲力亲为,落下了产后病,从此不能生育,所以亚亮是独仔。父亲后来腰伤好了,可是又发现上腹经常胀痛,到医院一查,是肝癌,在亚亮5岁那年就走了。母亲也没再嫁,含辛茹苦带大了他。
亚亮从小就很有个性,虽然个子不高不大,但力大如牛,打架从来不输,同龄小孩愿意和他做朋友,不仅因为他能帮他们打赢架,还因为亚亮有正义感,从来不打糊架,无理取闹的架他不打,占理的架一定不打输。上学后,学习成绩数一数二,当着班长,可是威望凌驾全校,有不少男女“亮迷”,一下课就围着他,身前身后跟着叫“亮哥”。一路读到初中毕业,本来考高中肯定会中,可是上高中得到县城,他妈身体不好,不能干活,办了病退,家中没人照顾,亚亮只好从此放下书本,回到林埸做工,挣钱养家。他在林埸表现突出,活干得漂亮,还经常给领导出点子,改良管理,领导看他热爱林埸,品行端正,有文化,有能力,正所谓根子正,苗子红,有心培养他,发展他加入了共产党。
知青来之前,林埸领导班子开会,经董埸长提议,全体通过,让他和随队来的王队长一起带领知青,先当付队长,等王维兴任期届满回故乡后,再让亚亮全盘负责。同时还抽调了4个会说普通话的老职工到知青队当辅导员,这4人男女各2人,其中一个男工,年40岁,工龄已21年,是党员,姓木名多。其余3人也是年轻人,工龄都在10年以上。
亚亮看房间和床位都安置妥当了,就来到王维兴房间,先敲了敲门,里面说:“请进”,就推门走进去了,王维兴正在笔记本上写东西。
亚亮说:“王队,”话还没说完,王维兴就打断了:“不要叫我队长,以后就叫亚兴,我叫你亚亮,好不好?”
亚亮也是爽快人,立即说:“好哇,这样好,说定了。”停了一下又说:“不对,我叫你兴哥吧,你比我大,我不能没大没小啊。”
王维兴说:“好吧。我还是叫你亚亮,我觉得这名字响亮。”又问:“晚上有按排吗?”“是的,董埸长刚才陪廖主任去了,他交代我给你说,晚饭后在食堂开欢迎大会,林埸
总部全体职工都参加。”
王维兴问:“几点开始?”
“八点半。”
“这么晚才开始?”
“工人们下班都较晚,回来后吃饭洗涮完了才开会,要这么晚。”
“哦,我明白了。那我通知一下。”
“不用了,我已经逐个房间通知了,我先回去了,等一下你带大家到食堂吃饭。”
“好的,一起吃吧。”
“不用了,我妈在家等我哪。”
今天晚是招待,除了刚来的知青,还有一些单身汉老职工,加上董埸长和廖主任,几个队长,大约60人,占了食堂大半坐位。饭桌上摆了不少盆盆碟碟,菜很丰富,不单有鸡鸭鱼肉,老职工还送来了自家有的知青们从来没尝过的野山猪肉和城市里少有的新鲜磨菇和嫩笋,烟熏腊肉。就连米饭,也都是新米煮成,香喷喷,软糯糯的。甚至还有糯米酒,也是老职工自家做的。还摆了一堆林埸自产的水果,有香蕉,菠萝,柚子。看着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知青们不禁食欲大开,放开肚皮大吃又大喝,连不会喝酒的女生们,也都喝上几口,个个面若桃花。女生中数周美红最会喝酒,她和王维兴对饮了两杯,引来一片喝彩声。
王维兴酒量大,他轮着向董埸长,廖主任和老职工敬酒,敬一次他喝一杯,接着又和周理平,李子汉,陈东,林木森,高俊才,高江各碰了一杯,当他走到女生这一桌时,脚步有点浮了,李莲叶站了起来,挡住了他的酒:“王队长,别喝了,我们女生不会喝。”又贴着他耳朵悄悄地说:“等一下还要开会,你还要讲话,喝醉了你怎办?”一句话提醒了王维兴,是啊,不能失态啊,要开支委扩大会,完了还有大会讲话哪。他马上就放下了酒杯,喝了口浓茶,又吃了块菠萝,好象酒意消了一半。他心里暗暗地赞赏着李莲叶,不禁抬头看了她一眼,发现李莲叶竟然是那么美丽动人,叶眉,丹凤眼,瓜子脸,一头乌黑的长发,从肩上披下来,恍惚西施再世,貂婵重生,其实,醉眼看人,有时会看走眼,丑人会变美,美人也会变丑。李莲叶并不丑,但也不至于美比西施貂婵,这都是酒给害的。
县里来的廖主任,双眼却是一刻也没离开过周美红,眼神有点怪怪的,说不上是什么意味。周美红也感觉到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已,她环视了一下周围,好象又没发现什么。
董埸长、廖主任和王维兴,提前离开食堂,亚亮已经在埸长办公室等他们了,他们要开个小会,商量和决定知青队中建立党团组织一事,到会的还有林埸党支部组织委员,一位女性老职工,叫杨梅花。王维兴拿出笔记本,先汇报知青队的情况。知青队一共39人,加上他本人刚好40人,其中10个女的。有共青团员11人,共产党员只有一个,就是他自已。这些人学历不一,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学二年级学历的一人,高中毕业学历的22人,初中毕业学历的14人。有3个是小学6年级学历。40人里面有4人不属知青范畴,其中两个是有前科的社会青年,陈东是单位解聘人员,且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他自已是退伍军人。
听完王维兴的情况介绍,董埸长说:“看来这知青队也不纯粹啊,不过中坚力量还行。今天这个会算是支委扩大会,我是党支部书记兼埸长,我们林埸党支部5个支委,除了在分埸回不来的,到埸的有我、亚亮、杨梅花,过了半数。廖主任和王维兴队长都是党员,也是负责知青工作的干部,你们参加了就算我们开了支委扩大会,这符合党章规定,在这次会议上我们共同做出的任何决定和决议都将代表支部,也都是有效的。”说到这,董日落停了一下,王维兴心里想:董埸长是个讲党性原则的人。
董埸长接着介绍了林埸领导班子日前做出的抽调老职工到知青队当辅导员和亚亮去知青队任付队长的决定,廖主任和王维兴都说很好,称赞措施得力,有利于知青成长。董埸长接着提议,第一,知青队现有王维兴,亚亮,木多三个共产党员,成立党小组,由王维兴任党小组长。第二,组建知青团支部,具体工作由杨梅花和王维兴、亚亮三人会商后一周内提出议案,党支部再讨论批准。最后,董埸长说:“如果大家没有别的提议,请举手表决。”在埸的人都举手表示同意。董埸长说:“好,全体通过。梅花,你把记录给大家看看,然后签字。散会。”亚亮看了看表,说:“刚好8点半,该开大会了。”他们几个又回到食堂来。
吃饱喝足,食堂工人收拾干净桌子,参加开会的老职工也陆陆续续地来了,不久食堂就座无虚席,后来的只能在周围站着了。董埸长走上主席台,举起双手,向下面摆了摆:“同志们请安静,我们开会了。”食堂里的喧闹声就渐渐平息下来。欢迎大会正式开始。
会议首先由廖主任讲话,他代表县政府和知青办对林埸积极做好各种迎接知青的准备工作,并以如此热烈的仪式和丰富的招待晚餐来迎接知青表示衷心感谢,接着他做起形势报告来了:“同志们,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气势向前发展,红卫兵小将破旧立新气势如虹,全国到处都有大批判大字报,革命浪潮如火如荼,不久的将来,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将会刮到每个角落,希望知青同志们不要辜负毛主席老人家的期望,在林埸这个广阔天地里,向老林工学习,接受他们的教育。要积极投身文化大革命,经受考验,脱胎换骨,做一名新时代合格的接班人。”廖主任一口气作完了报告,台下的人,有的听得明白,有的听不明白,听不明白的是老职工,他们长年住在深山老林里,交通和信息都较闭塞,文化大革命是何事何物,他们中大多数人要嘛就不了解,要嘛就不关心,更不会主动去参与。林木森想:“如果有一天,他们都投身进去了,那肯定是外来力量起作用。”
廖主任讲完话后,董埸长说:“知青同志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林埸的名字叫凤洞吗?听前辈老人说,是因为后山上一个岩洞里发现过凤凰,凤凰来朝啊,这里是仙山宝地啊,你们一定看见了,这漫山遍野都是宝,不说杉松杂木,只说竹子,这些竹子是宝中宝,外国人稀罕它,每年出口这些竹子,给国家换来大把大把的外汇。还有,山中还有珍贵的药材和动物,你们在来林埸的路上,已经亲眼目睹红腹锦鸡是多么美丽,这可是国家2级保护动物哦。今天,凤凰又飞来了,凤凰就是你们,你们就是凤凰。”
立即,台下“啪啪啪”掌声雷动,知青们都感动了,年青人血气方刚,情绪容易激动,董埸长把他们比喻为凤凰,那是对他们多高的评价啊,他们都站了起来,一齐鼓掌。
董埸长又举手向下摆了摆,说:“大家请坐下。你们远离家乡亲人,来到这里,来干什么?我知道,你们不是来作客的,你们是响应毛主席号召,到这里来要有所作为,要大有作为的,你们是林埸的新生力量,有了你们,林埸的发展会更快,林埸的前途会更辉煌。当然,”董埸长话峰一转:“这里山高林密,远离城市,交通不便,生活单调,既没有灯红酒绿,更没有风花雪月。每天干完活后,你会又累又脏,开始你可能会有怨言,有牢骚,甚至会打退堂鼓。但是,只要你咬紧牙关,挺起腰杆,坚持三天五天,你就习惯了。坚持几个月半年,你就能在广阔的天地里自由翱翔了。这里的每一位老职工,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不管你原来是龙还是虫,到了这里,你能坚持住,能长期扎根在林埸,你就是好样的,记得有个大人物说过,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说到这里,台上廖主任眼睛睁得大大的,台下林木森和王维兴也都有反应,后者有些兴奋,前者有点惊讶。兴奋的是因为他觉得董埸长观点正确,深入浅出的宣讲了人生哲理。惊讶的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大人物说的这句话有可能成为封资修的内容而遭到批判,现在董埸长引用这句话,未来不知是福还是祸。其他知青都不清楚说这句话会有什么后果,所以听了也就听了,但董埸长说的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倒也记在心里,当然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了。
董埸长接着把埸领导班子和支部扩大会的决定宣布了,指定王维兴主管知青队全面工作,着重抓政治思想和组织工作,亚亮主抓生产和生活后勤保障。最后,他说:“文化大革命运动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我们坚决拥护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各项政策,积极投身运动,在文化大革命中提高觉悟,辨明是非,但我们不要搞无原则纠纷,必须保持林埸生产正常进行。顺便再说一件事,林埸老职工大多数不会说普通话,你们呢,又不懂当地方言,在这对茅盾中,你们是主动的一方,也就是说,交通语言的主角是你们,你们要努力学讲这里的方言,语言能沟通了,彼此都有利。最后我祝知青同志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董埸长在又一阵掌声中结束了他的讲话。他的讲话获得大多数知青的共鸣,对高江来说,董埸长已经是他心中的明星。
知青队长王维兴也讲了话,而林木森作为知青代表也在会上发言,王维兴事前已经通知了他,他做了精心准备,因此言简意赅,既充满激情,又文彩飞扬,虽然有些老职工听不懂他的某些词语,但知青们和领导是听懂了的,所以,当他讲话结束时,既博得热烈的掌声,又收获了台下的芳心及敬意。
欢迎大会开过了,也意味着知青们新的生活开始了。展现在前方的,是坎坷的弯道,还是平坦的通途?